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推广应用,使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有增长活力的部门和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与此同时的信息技术发展与广泛应用使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推进提上了日程,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也给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电子文件归档与纸质文件归档有何差异影响乃至内在联系.电子文件归档工作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举措、新要求.档案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出来.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科学知识,逐步掌握信息技术为档案工作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文件和档案是历史记录,具有保存凭证、留存历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价值.随着数字化的迅速发展,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的纸质文件和档案.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办公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的推进,电子文件和档案具备更多优势,一方面电子文件具有资源共享快捷、多样性、节约资源及随时可办理归档手续等特点,而纸质档案需要档案工作人员花...  相似文献   

3.
我们公司文件归档采用纸质文件归档和电子文件归档并行的方式,其中纸质文件为一年一总结,电子文件则要求即时归档.本文将分别从六个方面对电子文件归档进行论述,这六个方面包括文件收集、文件整理、文件鉴定、文件归档、文件保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李莉 《民营科技》2011,(6):55-55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电子档案"这一概念的出现代表着档案管理工作从原始的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变,开启了档案管理新的旅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这表示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自那以后,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办公自动化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手段与方式,也使档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其结果是使需要归档的文件产生了两大门类: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目前在我国,办公自动化尚未完全社会化,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将长期并存。因为二者的载体不同,差异很大,存贮和获取信息的方式有着根本性区别。因而,在文件材料的归档上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使传统的文件立卷归档的理论与实践受到了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6.
李丹辰 《活力》2010,(10):202-202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这些电子文件在归档过程中无论从载体形式、归档办法.还是从本质属性、来源等方面看都与纸质文件有很多不同。现从档案业务管理工作、档案学理论的角度谈一谈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区别及须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郝国 《活力》2010,(23):134-134
一、电子文件归档方式和途径的选择 电子文件的载体材料主要是磁性物质和光盘.聚酯底基是磁盘和磁带的支持体。聚酯底基具有易产生静电而吸引尘埃导致卷曲、易与磁粉脱离、伸长后不易恢复等缺点。与纸质档案载体相比.电子文件载体材料的寿命要短得多.一般仅为5~15年。这就说明纸质档案的载体较为稳定安全.而电子文件的载体稳定性差。易损坏,因此归档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陈桂莲  杜金杰 《活力》2005,(12):150-150
一、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难点 纸质文件其内容、形式、结构都统一地呈现于载体之上,一旦生成便与载体成为不可分离的整体,一经修改便会留下痕迹。而电子文件其同一内容可复制到不同的存储载体上,且对其修改很难被予以证实。电子文件内容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使电子文件的原始性无从辨别,电子文件内容的易更改性使其真实性鉴定成为归档管理的一大难点。而识别电子文件必须首先掌握其产生和运行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如何识别和利用电子文件是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另一大难点。同时,对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的依赖性使电子文件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成为归档管理的第三大难点。为了攻克上述难点,使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具有可操作性,许多档案界的专家与学者在课题研究中提出了不少新的管理思路和方法,“电子文件集”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电子文件整理的一种特殊方法,也是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新近颁布的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中,电子文件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形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电子文件归档,是将应归档的电子文件,经过整理确定档案属性,从电子计算机存储器或其网络存储器上,拷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起到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大,我国也因此迈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越发成熟对企业文件和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大冲击,传统纸质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出现了落后性,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设施,为此,就要积极探索加强企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措施,以便可以对企业管理水平进行提升,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国家标准档案是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和材料,是标准化科学研究和标准应用的重要档案史料,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目前,纸质的标准档案管理是按GB/T11822《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标准档案管理办法》执行的,但对国家标准档案资料中的电子文件迄今尚未系统地收集和归档管理。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国家标准制修订速度的加快和数量增多,电子文件的数量正在迅速增加。1999年国家发布了《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本文就如何落实该管理办法,提出粗略的看法。1提高对标准电子文件归…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电子档案归档工作相关概念进行区分,然后通过对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针对所存在的电子文件档案归档的问题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浅谈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霞 《活力》2011,(14):126-126
一、电子文件对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1.传统的档案工作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而应用计算机后,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它是由拟稿者直接写在磁盘上.并在磁盘上进行修改,一经形成后.马上存贮到办公信息数据中,由档案人员、技术人员所共享。这就使得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实践,  相似文献   

14.
尹孝江  王荣连 《活力》2006,(5):248-248
一、电子文件的特点及与传统档案的区别 1.电子文件的特点。电子文件不再是直接的纸质文件,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以共享的。它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推广应用,档案信息化对档案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文中针对档案管理从传统的手工纸质文件材料向档案信息数字化转化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李福琴  何晓军 《活力》2005,(12):153-153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办公自动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实现网上无纸办公的单位越来越多,随之产生的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归档也为档案部门提出了新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周德红 《企业导报》2013,(9):251-252
电子文件的产生是人类记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与以往记录方式、记录载体的变化相比有更深刻、更广泛、更具实质性的含义和意义。本文立足于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共存公用的现状,着重分析了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共存关系、电子文件管理和纸质文件管理的关系,进而提出了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的关系发展的主要趋向。  相似文献   

18.
刘丽 《价值工程》2014,(25):191-19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文件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不同的归档和管理模式对于电子文件利用效率的影响是存在区别的。本文分析了高校一般的电子文件归档和管理模式,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化,形成的电子文件信息越来越多.电子文件以其操作方便、传递快捷、存储空间小、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具有传统文件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件生成的主要形式,进而成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主要源头.下面,就如何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文件相比较而言,电子文件具有非人工识读性,对系统的依赖性,载体与信息的分离性、信息的可变性等等特征。高新技术给生产水平带来高回报的同时也必然潜藏着高危风险性。电子文件本身具有的不兼容性从根本上来说没有实现档案与文件的一体化,因此,也就没有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但是,我们需要有这样的认识,即使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都将不可能用电子文件取代传统的纸质文件,在对电子文件的使用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或者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