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当一些国家的企业纷纷摆脱办食堂、建幼儿园的包袱时,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一些美国企业,却在建幼儿园办托儿所,背上种种理应由社会背上的“包袱”。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谈起搞活企业的困难,许多人习惯于归结为“产权不清”、“资金不足”、“历史包袱”,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往往被忽略。去年一家报刊披露,某重型机床厂虽然拥有引进的现代化设备,可产品质量还不如一台28年前出厂的旧机床。这无论如何不能与产权和历史包袱联系在一起。据统计,近历年我国的工业品平均合格率仅为70%,每年仅不良品损失一项就达2000亿元。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表明: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但要关心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引进,更要关注“人”的问题。所以本期以“激励”为主题,谈谈如何调动职工积极性问题。美国行为…  相似文献   

3.
柳州是广西工业重镇和老工业基地,全市工业涌盖30多个行业,有工业企业2500多家。长期以来,柳州市在工业布局上都背负着“企业在城中,城在企业中”的历史包袱,很多企业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4.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老账”占用货款,为当地粮食收购市场放开前企业无库存对应的各项贷款。搞好此项审计是妥善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问题,利于防范和规避贷款风险,促进农业发展银行粮油信贷业务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拟就如何审计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老账”占用贷款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不少技术精,经营好,效益高的企业和集团公司,而从整个国有经济来考察,企业结构“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低水平引进,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低水平趋同化和不合理状态,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在组建企业集团和股份制改造中,有的地方和部门采取“装口袋”、“归大堆”、“拉郎配”的办法,要求优势企业带个困难企业,把资产重组变成了“扶贫”、“救济”、“消亏”,结果不但亏损企业没有新生,反而使优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就出现了有人说的“十个集团九个空,还有一个不成…  相似文献   

6.
三、利用卓越绩效三大基石跃过“龙门” 今年,我们希望在卓越绩效的“市场聚焦与定位”、“独特能力”、“绩效底蕴”三大基石方面都能提供具有关于中国企业的深刻见解。为实现这一愿望.设计并进行了一轮新的问卷调查,并收到了近百位中国大型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的回复,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见解,并帮助我们发现了中国卓越绩效企业是如何在竞争中利用三大基石实现领先地位的。  相似文献   

7.
以多种形式实现公有资本人格化杨承训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搞得不活,除了历史原因(三大历史包袱)和客观原因(社会负担重)之外,就其内部机制来说,主要是资本未能实现人格化,从法人代表、经营管理者和全体职工,基本上处于人人有份、人人不负责的状态,浪费、低...  相似文献   

8.
近年,不少企业(包括交通和乡企)由于资金包袱沉重,亏损有增无减,几乎是所有企业利润向利息转移,一些企业由于资金成本高,企业出现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一般企业也存在“四高”现象。当前,剖析企业资金成本高的表现、原因及危害,探觅降低资金成本之对策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正>时下,减人增效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这对于甩掉企业冗员太多的历史包袱,增加经济效益,不失为一重大举措。然而,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一些企业由于认识上的滞后性和狭隘性,致使以“增效” 为目的的“减人”步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10.
寿县众兴塑编厂自1995年建立以来,一直是一亏到底的包袱企业。从今年4月开始该镇巧施外力,仅用两个月时间就使企业活了起来,生产经营出现了良好势头。他们的基本做法就是一个“租”字,实施租赁经营,想租、敢租、善租。解放思想,把企业租出去。众兴塑编厂是一家...  相似文献   

11.
产品经营→品牌经营→资本经营→文化经营这一螺旋式上升过程是20世纪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发展的基本轨迹,中国企业也不例外,纵观20年的中国企业发展史,其基本趋势与上述特征大致吻合,值世纪之交,中国企业呈现出三大“热点”:资产重组热、高科技热与企业文化热,但由于种种原因,三大“热点”在不少企业迅速转化为三大“热症”,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引起了企业界与理论界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12.
余立 《广西会计》1999,(7):10-12
国有企业历史债务包袱严重。据国家统计局企业追踪观测系统调查,由于长期对国有企业实行统收统支甚至是竭泽而渔的政策,使得企业自我积累很少,企业每年实现的销售利润甚至还不足当年银贷利息的几分之一,以至不少企业都陷入了“为银行打工”的无奈的困境。商业银行面对...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其实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其中,物流也是优胜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要摆脱物流传统的“包袱”角色,让物流贡献于供应链增值,企业物流的“独立自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已不再是土地、劳力、资本,而是知识。知识是企业最稀缺的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于是作为知识载体的人才,成为企业争夺的焦点,一个企业辛辛苦苦培养的技术骨干、管理精英一夜之间可能被人以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薪水挖走。那么,在这个人才流动频繁的社会,企业怎样才能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呢?第一步,“选”,即选才,选天下英才称其职。让人才在工作中感到快乐,他才会为了明天更大的发展而留在你的企业里。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乐在工作”有三大要素,分别是能力、价值观和人生志趣。在这三大…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朱副总理在辽宁省考察时强调,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这就更增加了我们搞活国有企业的紧迫感、责任感。联系我市工业战线围绕抓管理、增效益,加快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开展学邯钢活动的实际,我认为,当前搞活国有企业必须走出四个误区。走出“没有优惠政策,国有企业就难以生存”的误区有的同志总认为,国有企业包袱重,没有特殊政策扶持是难以生存下去的,因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不是主动出击,而是被动等待。对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已经走出了依靠国家减税让利的初始阶…  相似文献   

16.
孙跃进 《活力》2007,(8):135-135
“包袱”是相声演员的专业术语,通常指构成相声“包袱”的“笑料”。“包袱”是相声的灵魂和命根子。是相声“逗乐”的主要手段。没有“包袱”的作品称不上相声。  相似文献   

17.
德国贝塔斯曼集团是世界上第三大媒体企业,是拥有50余家子公司的大型跨国出版企业,业务遍布全球S6个国家和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传媒帝国”。  相似文献   

18.
管洲 《企业研究》2002,(5):43-45
战略规划一直是小企业经理的包袱。目前我国的多数企业缺人才,缺资金,缺时间,缺乏推动企业快速成长的经营战略规划,然而,“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倘若哪家企业希望能在某一领域脱颖而出,并迅速成长壮大起来,那么战略性的超前思维就成为这个企业成长不可缺少的推助器。  相似文献   

19.
张福康 《四川会计》1998,(12):14-16
一、股份合作制企业财务存在的主要问题1.资产运作上的问题。(1)固定资产负效运营。改制企业为摆脱困境,卸掉包袱,将营业设施、设备及营业场所低价租赁给承包人,其低微的租金收入不足以抵付该出租设备购置时的贷款利息,结果是固定资产负效运营,企业包袱越背越重...  相似文献   

20.
张嫣 《经营者》2013,(9):34-35
事实与舆论纷争的背后,是耐入寻味的罗生门。每年“3·15”,总会波及一些汽车企业,而今年,中枪的除了大众汽车,还有德系三大豪华品牌。央视质量报告节目曝光了奔驰、宝马、奥迪三大品牌使用沥青阻尼片,导致车内空气质量严重污染。这—下就让三大品牌陷入舆论风暴的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