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立智 《中华商标》2011,(10):46-48
商标侵权行为发生后,权利人为保护自己的权益,一般需要进行诉讼。商标侵权诉讼是指商标权利人对侵犯自己商标权的行为人所提起的一种民事诉讼,其提起侵权诉讼的目的是制止侵犯自己知识产权的行为,维护自己的民事权利。  相似文献   

2.
原琪 《中华商标》2011,(11):6-7
一、从商标权的属性看商标国际注册白的必要性(一)商标权的属性特点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具有鲜明的排他性、地域性、财产性等知识产权的属性特点。地域性:地域性是知识产权的主要属性之一,这在商标领域表现的颇为明显。从世界范围来看,要想在一定区域内获得商标专用权保护,则一般需在该区域内获取商标注册。注册商标所受法律保护范围及于其注册的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3.
郑华聪 《中华商标》2008,(10):67-69
一、未注册商标保护的依据 对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制度的设立和完善,主要是为了解决商标权的使用取得和商标权的注册取得之间的矛盾。起初,各个国家在对商标权的取得途径上都是规定使用取得的时候,不会存在注册和未注册商标之分,这种情况下,也就没有所谓未注册商标保护制度之说。  相似文献   

4.
商标是用于识别商品或服务并证明其来源的标志。对商标专有权的过度保护极易导致商标权人的权利滥用,而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产生则很好地平衡了商标专有权与社会公众权之间的关系,它是在承认商标权人对商标专有权积极使用、排除妨害的同时,又对其作出必要的限制,这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5.
邓丽春 《中华商标》2011,(12):56-56
一、依照法律规定,版权自作品完成之时就自动产生,无须履行法律手续,但是如果他人将已经自动产生且享有版权的作品申请了商标,而作者却无法举证证明自己是版权权利人,造成自己的作品被他人无偿使用而又不能通过法律手段获得保护的尴尬局面。二、图形商标商标权保护力度强,而版权保护力度弱。  相似文献   

6.
商标平行进口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未经商标权人(包括商标所有人或商标独占被许可人)许可,第三方进口并出售带有相同商标的相同商品,该商标商品是在他国市场上合法取得的。商标平行进口是一种跨国的行为,各个国家对商标平行进口采取不同的态度,在商标法理论上的一个依据是商标权权利穷竭的普遍性和地域性的分歧。持普遍性穷竭的国家主张允许商标平行进口,对商标权不构成侵权;持地域性穷竭的国家态度则相反。权利地域性与国际贸易跨国性产生冲突,而这种冲突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协调,则会阻碍国际贸易的自由流通,单纯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就会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隐性”的壁垒措施。因此对平行进口问题的协调就成为必要的、必需的。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当前的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7.
商标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权人(或其授权的人)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将其注册商标许可他人使用.并可就给予的使用权取得报偿的制度。我国商标法对商标许可使用制度做了明确规定,并把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规定为商标权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目前,由于我国商标立法的不完善,司法实践监督管理处罚不严以及人们的商标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商标使用许可出现了失控现象。  相似文献   

8.
徐春成 《中华商标》2006,(12):51-54
侵犯他人在先权利获得注册的商标,其注册人能否取得商标权?一般的回答是否定的。其根据是保护在先权利的知识产权冲突处理规则。但是,在“(香港)成昌行粮食有限公司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商标行政纠纷一案”中,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和北京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却恰恰相反。因此,进一步的问题是,如果侵权注册人能取得商标权,  相似文献   

9.
我国商标权的刑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1979年《刑法》在第127条规定了假冒商标罪(知识产权犯罪仅此一条),而且对商标权保护的范围也很狭窄,仅限于“工商企业假冒他人注册商标”。1997年《刑法》在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了三条与侵犯商标权犯罪相关的罪名。现行《刑法》集中规定侵犯商标权犯罪,无疑改变了以往商标权刑事立法较为分散、零乱、不全面、不系统的状态。就此而言,我认为现行《刑法》已基本确立了商标权的刑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0.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商标法》的修改共有四十七处。其中.第五十三条将原来的行政“责令赔偿”改为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行政的“责令赔偿”则由司法机关单独执行。这是一项重要的修改,强化了我国的“法制”、“法治”,增强了保护商标权的力度。  相似文献   

11.
新修改的《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规定,可以用知识产权作价出资[1]。商标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内容,可以作价出资自无异议[2]。但鉴于商标权自身的特性和现行法律规范的尚欠完备,在以商标作价出资(包括接受商标出资,下同)时,如不能对  相似文献   

12.
胡瑜 《中华商标》2013,(9):83-87
正商品市场经营管理者对于市场中存在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行为虽试图保持中立,仍常被商标权人以构成帮助侵权为由起诉。商标间接侵权制度在英美法中确立的初衷在于更好地保护商标权,其实质是一种对商标权的扩张性保护,使商标权人得以向并未直接实施商标权禁止行为的市场主体主张侵权责任。而我国商标立法中所规定的"帮助侵权"缺乏对于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方式的细  相似文献   

13.
杜燕霞 《中华商标》2014,(11):50-53
正显著性是商标的首要要素,是一件可识性标志成为商标的先决条件,同时还决定了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可以说,离开了显著性,商标就无从谈起。本文将运用比较法对商标显著性展开论述。各国(地区)商标法均规定,商标具有显著性是商标可注册性的前提条件。我国《商标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申请注  相似文献   

14.
田龙 《中华商标》2013,(1):42-44
正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及核定使用的商品为限,且商标经核准注册后,对注册商标标识本身的使用亦具有严格的规制,不允许商标权人在使用中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显著特征,否则便不再属于商标法保护的商标专用权的范围,当然,商标的不规范使用行为并  相似文献   

15.
汪泽 《中华商标》2004,(4):18-20
侵害商标权的构成以商标使用行为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如果第三人对某符号的使用不属于商标意义上的使用,则侵害他人商标权就无从谈起。正确理解商标使用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以及商标使用的方式,是认定侵害商标权行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商标权的限制与漏洞补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任何权利都是有限制的,即使象商标权这样一种具有排他性、垄断性的知识产权也不例外。许多国家的商标法除了从有效期、地域性等方面对商标权的范围加以限制以外,一般还从权利内容方面对商标权加以限制,但是我国商标法在历经两次修改之后,至今尚未对商标权的内容规定合理的限制。虽然从  相似文献   

17.
阳平 《中华商标》2006,(3):46-50
在早期欧洲大陆的用法中,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一词指的是作品享有的著作权保护,很少用于指对商标及其他标志性图案的保护。时至今日,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都已包含了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但如何在知识产权的概念中体现商标权的因素,以及如何看待和处理商标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地位,至今存有广泛争议。这些争议及其解决,归根结底都与对商标创造性的理解有关。  相似文献   

18.
马君  刘岳庆 《中华商标》2007,(11):65-68
作为知识产权之一,商标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所谓地域性,就是一国确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该国的范围内有效。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多,商标伴随商品出口到其他国家,与当地商标权产生了冲突,就产生了商标平行进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姜鹏 《中华商标》2012,(3):38-42
正混淆作为侵权判断标准的演变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制定商标法的国家,美国较早的商标保护是由法院根据普通法对未注册的商标保护进行判决。1837年,马萨诸塞州法院开始受理有关商标的诉讼案件。联邦法院从1844年开始受理英国制造商控告一美国公民侵害其商标的诉讼案件。在侵权诉讼当中,合理的法律依据是判断被告方的商标是否侵犯了原告方的商标权首先要考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如何在国际贸易中加强对商标的保护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议题。商标的边境保护措施成为商标保护的重要手段,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给经济带来迅速增长的同时,侵犯商标权的非法货物贸易也明显增多,正常的国际贸易受到了大量出现的侵权货物贸易的巨大冲击,实施有效的商标边境保护措施正逐渐成为各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