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国际化和会计方法选择空间的日益扩大,上市公司出现了普遍的盈余管理行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上市公司适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有利于农业企业筹集资金、获取适度农业补贴,间接的促进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但过度的盈余管理问题会带来诸多隐患。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指出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对农业上市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科学管理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金天 《经济师》2003,(10):120-121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和原因 ,所采取的手段与制度空间 ,提出应建立完善防范体系以阻止其泛滥的观点 ,并从市场监管方面提出了急待改进和加强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证券声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本文首先分析了盈余管理与会计造假的区别,然后针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在企业准则以及会计方面等的动机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加强盈余管理的管理力度,能更好的为企业以及整个资本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多、筹资规模不断扩大,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丑闻不断爆出,不利于证券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盈余管理因而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文章研究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对于解决盈余管理的滥用问题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探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和常用手段,并针对会计操纵型盈余管理和交易操纵型盈余管理两种不同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完善会计准则和监管指标体系、加大信息披露力度和违规披露的处罚力度、进行投资者教育和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等建议以规范我国企业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仍处初级阶段,监管规则及制度规范尚不完善,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进而操纵利润的行为普遍发生。本文以结合案例的方式分析了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揭示了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盈余管理盛行,因而盈余管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该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而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盈余管理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对各种动机所产生的盈余管理类型进行了归类,认为合理的会计管制应能把盈余管理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刘红卫 《经济师》2009,(6):155-156
文章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出发,引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以及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可能会出现的新的盈余管理方式,并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旨在促进我国会计准则和规范的进一步完善,促进我国会计市场的规范化,并且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作出更合理的经济决策。  相似文献   

8.
刘滨娜 《时代经贸》2007,5(9):145-146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一个十分普遍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公众十分关注,希望加以治理和规范的紧迫问题.本文分析了盈余管理存在的动机及方式,旨在使上市公司合理使用盈余管理,避免过度滥用盈余管理,影响投资者决策.  相似文献   

9.
新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权威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它作为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配套法规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有着很大的约束作用,对于规范我国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此背景下,介绍了企业盈余管理的涵义动机,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鲁大立 《技术经济》2005,24(12):61-64
美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信息披露规范约束下的博弈行为,各博弈方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进行相互博弈,从而达到“纳什均衡”。文章首先分析阐述了美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博弈主体及其行为,然后分析了盈余管理博弈的动机以及博弈过程,得出博弈的均衡解,即“纳什均衡”。文章最后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借鉴美国上市公司管理经验加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伶  李延喜 《技术经济》2013,(8):107-112
在考虑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公司治理的情况下,利用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高管、董事、监事、股东、债权人、供应商、分销商、员工、政府和社区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高管、独立董事、供应商和股东与盈余管理正相关;董事和债权人与盈余管理负相关;监事和分销商与盈余管理相关但不显著;影响盈余管理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供应商、股东、高管和债权人。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将影响盈余管理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激励型、约束型和综合型三类,并提出相关的治理意见。  相似文献   

12.
以2006—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操纵性应计利润作为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代理变量,以高管年薪、持股水平分别作为衡量其短期、长期薪酬水平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高管的长、短期薪酬水平及两者的交叉变量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高管的短期薪酬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诱因之一;高管年薪与持股水平的相互作用也会加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3.
用Baidu指数作为投资者"信息获取行为"的代理变量,以2007-2011年间的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告事件为样本,本文重点探讨中国投资者是否具有信息获取能力这一基本问题。结果表明,在"业绩预告"公布之前的四个交易日内,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力度日益增加,并在预告公布当日达到顶峰,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McNichols and Trueman(1994)关于"公开信息披露刺激投资者私有信息获取行为"的理论推断。本文接下来进一步探讨投资者的信息搜集活动是否影响到股价对业绩预告的反应。结果表明,随着"业绩预告"前投资者信息获取力度的增强,股价对"业绩预告"的即时反应却较弱。这说明,投资者的信息获取行为具有价格发现的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对"业绩预告"的信息作出反应。此外,本文还发现,随着投资者信息获取行为的增强,股票交易量也显著增加,从而呼应了信息获取影响股价变动的观点。基于此,本文认为中国投资者具有信息获取能力。  相似文献   

14.
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测精确度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以2004~2005年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我国财务分析师在预测上市公司未来盈余时影响其预测精确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预测机构数量的增加、盈余可预测性以及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将伴随着高的盈余预测精确度,而盈余波动程度越大、公司规模越大,预测的精确度则越低。同时,可预测性、盈余管理、盈余波动以及公司扩张速度对分析师的悲观预测有显著的影响,而可预测性、盈余管理以及公司规模则显著影响分析师对盈余的乐观估计。  相似文献   

15.
由磊 《时代经贸》2007,5(3X):20-21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焦点,我国刚刚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在会计计量、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上都作了较大修改,在遏制盈余管理负面影响的同时,也增加了许多可操纵因素。本文根据新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上市公司可能采取的盈余管理手段、原因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操纵性应计作为盈余管理的代理变量,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年薪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操纵性应计对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存在显著影响,但影响程度小于经营活动现金流与非操纵性应计;非经常性损益对高管年薪的影响并不显著;高管操纵盈余的动机随着年薪与报告利润相关性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7年交叉持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公司如何利用股票投资的会计政策选择管理盈余,从而实现其特定目的。实证结果表明,2007年除股票投资外的盈余增幅越高,公司越倾向将股票投资计入不继续增加当期盈余的会计科目,以实现盈余平滑;而短期偿债能力低的公司,更倾向将其股票投资计入不影响流动比率和损益的会计科目,以避免偿债能力和盈余水平的波动;2006年业绩亏损的公司,为避免连续亏损更倾向在2007年年报中将股票投资计入增加当期盈余的会计科目,以实现扭亏;而处于受管制行业的公司,则规避披露较多盈余。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梅 《时代经贸》2006,4(9):70-71,74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追求的是银行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本文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利用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作为衡量银行的盈利性指标,建立了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6  
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是投资者保护程度在现实经济中的具体体现。然而,已有文献在盈余管理频率或者幅度方面所提供的证据还远远不足以揭示客观事实。本文运用所有研究样本的报告盈余信息,通过假设报告盈余服从混合正态分布,运用参数估计的方法对阈值处的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进行推断。研究结论表明,中国上市公司从1995年至2003年间都存在为避免报告亏损而进行的盈余管理。1996年、1997年以及2001年至2003年的盈余管理频率和幅度较高,并且2001年至2003年逐年呈上升趋势。2001年至2003年平均有64·4%的亏损公司在阈值0点上进行盈余管理并达到避免报告亏损的目的,平均盈余管理幅度为提高ROA数据0·065。研究还发现2001年至2003年期间的盈余管理更加具有隐蔽性。  相似文献   

20.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项经验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杜兴强  温日光 《财经研究》2007,33(1):122-133
文章以盈余管理程度的反向作为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志,构建了一个会计信息质量的综合指数,采纳“泊松回归”分析方法,对公司治理的六个层面(包括股权集中度、高层管理当局薪酬、最终控制人性质、高层管理人员数量、高层管理当局持股比例、公司治理中的会议频次等)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相应的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