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绍文 《魅力中国》2011,(9):17-17,19
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成败,本文以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为例,通过其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主要问题的研究,提出了丰富辅导员社会实践经历、提高应聘标准,改善辅导员队伍结构、加强培训,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完善辅导员激励机制、明确界定辅导员的工作职责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罗晶 《改革与开放》2016,(10):94-95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增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双因素理论出发研究辅导员职业认同为我们研究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和高水平的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是当前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专业化团队对于稳定辅导员队伍、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提升学生工作水平有着重要意义。辅导员专业化团队的构建要坚持分类培养、多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化团队分为教育和管理两种类别,分别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团队、学风建设研究团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团队、资助育人工作研究团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研究团队、日常事务管理研究团队等六个专业化团队。  相似文献   

4.
谈心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校辅导员谈心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辅导员谈心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运用心理咨询技术提高辅导员谈心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队伍在新形势下,面临着更高的要求。运用绩效考核理论,研究辅导员工作评价的主体、权重和指标,其目的是通过考核评价来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技能。选取了四个评价主体,包括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21个,三级指标35个。该评价体系能够较好体现辅导员职业能力水平,反映出辅导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6.
专业化是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期,我国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师生精神风貌整体良好,为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大学生群体新特征,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发展进程。为此,要切实转变辅导员工作观念、着重加快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法律法规体系、情理相融地开展辅导员工作,有效提升辅导员工作专业化水平,增强学生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处理日常工作、辅导员个人发展的职业优化方案,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将影响到辅导员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本文在研究《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校实际情况,对高职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分为四个部分,并进一步解读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困境,总结出高职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工作职责、工作目的和主要任务出发,总结归纳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原则,分析辅导员素质养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辅导员必须具备的品德素养。  相似文献   

9.
工作的内容难以界定,造成了大学辅导员选拔和培训的指标不易设置。从胜任力的视角对大学辅导员的工作进行分析,能够解决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明晰,难以描述的问题。文章从胜任力的三个研究视角出发,提出要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辅导员工作胜任力的构成,以指导选拔和招聘;关注经验对于良好胜任力形成的重要性,要注重引导辅导员对工作认识的深入,提高辅导员总结工作经验的能力,从情景具体性角度区分辅导员胜任力的构成,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心理咨询培训"等技术行业胜任力的培训。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工作存在着创新、科研意识不够和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难度。要实现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转化,应注意不断完善辅导员的培养和选聘机制,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