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我国指数基金跟踪误差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雅琼 《经济论坛》2006,(2):123-124
指数基金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它是按照证券市场中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原理来构建投资组合,以使自身的投资收益率与股价指数的收益率基本一致的一种证券投资基金。  相似文献   

2.
指数化投资,是指投资主体设计的投资组合严格拟合目标指数,实现投资收益与目标指数同步的投资策略。经验表明,在资本市场进行指数化投资,非常符合稳健的社保基金的投资选择。  相似文献   

3.
李娟 《经济论坛》2005,(21):123-124
一、问题提出 指数基金是一种按照某种证券市场指数构成的标准购买该指数所包含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证券的基金,其目的在于追踪市场指数的变化并试图取得与目标指数所代表的整个市场平均收益基本一致的收益。指数基金属于一种典型的被动式投资方式,以“有效的市场学说”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冲基金风险收益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冲基金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工具.本文采用马科维茨的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及相关的投资组合风险收益分析工具,对对冲基金的收益和风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对冲基金全行业平均收益率高于标准普尔和全球债券指数收益率;(2)对冲基金收益率的时间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其三维和四维的分布特征表明其历史收益率虽然出现异常波动的概率较低,但一旦出现,损失很大;(3)对冲基金收益率与代表传统投资工具的股票、债券收益率之间没有稳定的相关性,对冲基金在牛市和熊市都能获得绝对收益.因此,在不考虑数据偏差的条件下,投资对冲基金期望收益更高,但并不比传统投资工具"危险".  相似文献   

5.
我国指数型开放式基金业绩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评价指数型开放式基金业绩,是一个现实而有意义的课题。其中的实证设计直接涉及如下主要因素:样本基金的选择、基准组合的选取、无风险利率和基金周收益率的计算、数据来源及应用软件的确定等。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收益率评价法和风险调整收益法,对所选10只样本基金业绩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样本基金的业绩与证券市场行情密切相关,受到股票市场环境的主导性影响;这种主导性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开放式基金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影响上。研究同时表明,指数型基金在我国目前市场状况下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时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6.
本文使用上证综合指数权重前50的股票作为投资范围,运用指数滑动平均方法(EWMA)估计其协方差阵,分别在允许卖空和禁止卖空的情况下考察了积极型组合管理的马科维茨(Markowitz)有效率边界和常量跟踪误差波动(C-TEV)有效率边界,给出了C-TEV模型约束下从输入列表(协方差阵、预期收益)的估计到最优权重的确定的指数基金组合管理的完整例子,比较了允许卖空和禁止卖空两种情形下基于C-TEV模型策略构建的增强型指数基金的事后跟踪误差.在我国基于C-TEV模型构建策略的增强型指数基金面临着两难的困境,即在允许卖空时基金的事后跟踪误差往往超出预先的限制,而在禁止卖空时增强型指数基金又会"退化"成复制型指数基金.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消极投资策略分为指数化投资策略和买入并持有投资策略,并通过实证验证对这两种投资策略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我国资本市场是否存在增长率陷阱。增长率陷阱是指受股票价格和红利再投资收益率的影响,长期中高速增长的新兴行业股票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率低于增速较低的传统行业,进而导致买入并持有投资策略优于指数化投资策略的一种现象。本文基于上证50指数,构造上证50指数投资组合(即指数化投资策略)和完全派生投资组合(即买入并持有投资策略),对我国股票市场上是否存在增长率陷阱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不存在增长率陷阱现象,相反上证50指数投资组合的年投资收益率(几何)高于完全派生投资组合,所以指数化投资策略优于买入并持有投资策略;资本市场不成熟可能导致实际上存在的增长率陷阱没有被检验出;我国股票分红较少、指数基金较少也是可能导致我国股市现阶段不存在增长率陷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基金持有人选时能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单个证券投资基金层面上对基金持有人的现金流加权收益率与基金资产组合平均收益率进行对比是判断基金持有人选时能力的一种新方法.实证结果表明,在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当假定基金持有人的买卖行为发生在季度末时,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持有人实际获得的现金流加权收益率月均为0.39%,与基金资产组合月平均收益率2.4%相比,相差2个百分点,年均相差27%,基金持有人不具有选时能力.进一步的稳健性检验也支持我国基金持有人没有选时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2002年,我国内地首只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基金设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指数基金规模不断扩大,设计模式和运作方式不断优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品种开始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本文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科学选取6只样本基金,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绩效评估方法,对样本基金的拟合程度、跟踪误差、风险调整后收益、择时选股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我国内地首只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安上证180指数增强型基金设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指数基金规模不断扩大,设计模式和运作方式不断优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品种开始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本文根据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科学选取6只样本基金,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绩效评估方法,对样本基金的拟合程度、跟踪误差、风险调整后收益、择时选股能力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指数型基金跟踪误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指数型基金是指采用指数化方式构建投资组合的基金,它与标的指数的选择密切相关.指数基金的构建有三大要素:标的指数、样本证券、权重分配,其目的是与标的指数之间的跟踪误差尽量小.虽然流动性、噪音、处置效应等均会影响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但是,在一个较高有效性的市场中,指数型基金与标的指数间的跟踪误差要比新兴市场的小,这主要是因为该市场的流动性较好,成份股的选择有较大的余地.而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 转轨"市场中,指数基金往往会因为标的指数成份股数量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标的指数成份股越多,相对应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就越大;复制型基金完全复制策略下的跟踪误差要比增强型指数基金非完全复制策略下的跟踪误差要小;大额申购与赎回对指数基金跟踪误差产生明显影响.因此,指数型基金投资组合的构建应坚持被动投资,力避主动投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中国A股市场数据验证分析师关注度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分析师关注度相对于业绩预测与投资评级能够提供更多更确切的信息;分析师更多地关注大市值、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运用剩余关注度模型的分析发现,分析师关注度高的公司股票相对于关注度低的公司股票具有显著正的收益率;假想的零投资组合能够为投资者带来显著正收益;运用Fama-Macbeth方法的回归分析发现股票收益率与分析师剩余关注度正相关,但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式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亚历.   《资本市场》1998,(8):60-61
<正> 指数基金在西方非常普遍。西方主要国家中很大一部分机构投资者的资金都实行指数化,或使它密切跟踪指数。举例来说,美国养老金市场总资产中约35%被指数化。在英国,这个数字大约为25%。而在15年前,这两个国家指数化的比例大约只有10%和2%。一些成长很快的零售共同基金也是指数基金。比如美国的范格尔指数基金是去年美国成长最快的零售共同基金,现在它已经成为全美最大的共同基金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基金市场的投资方式分为两种,单笔投资和定期定额投资,后者简称“基金定投”,类似于银行储蓄的“零存整取”方式,即每隔一段固定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于同一只开放式基金。由于基金定投可以平均投资成本、避免选时风险,并且自动扣款、手续简便。因此也被称作“懒人投资”。由于基金定投的制度安排非常固定,对于投资收益而言,可作为一个给定的已知条件(常量),因此它是一个外生变量,属于外生因素;而投资时点、投资额度以及宏观经济变动等因素随时会有变动,因此它是投资收益率的内生变量,属于内生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金投资策略、绩效与市场有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金的投资策略主要分为积极投资与指数投资两类。问题是这两类不同的投资策略对基金的绩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表明不同市场的效率吗?本首先对美国市场进行了实证检验,从大、中和小盘股基金的收益来看,指数投资总体上优于积极投资策略。并且也表明市场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对中国市场实证检验表明,积极投资优于指数投资策略,中国股市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基金管理公司可以运用证券组合投资通过分散投资达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标。采用Markowitz理论中的约定,风险证券的评价采用预期收益率和收益率方差2项指标,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建立证券组合投资模型,以确定最优化的投资组合。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信息含量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良  潘贤林 《经济论坛》2005,(22):117-119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所指的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信息含量是指基金折价所包含的未来基金收益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NAV收益率)的信息,这一问题通常在“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研究中被涉及到。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是指基金通常以低于其单位资产净值(NAV)的价格出售的现象,这一现象由于违背了有效市场假说而倍受各界关注,国外研究者提出了众多的理论来解释这一谜团,但迄今还没有一种可以提供全面而准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2007,(1):9
“没有最多,只有更多。”这是流传在2006年炒基金的股民中的一句话。截至2006年12月6日,有37只基金收益翻番.这是2006年开放式基金的简单业绩答卷。更大面积的基金80%、90%多的净值增长让今年的基金业体验了空前繁荣。看最近的数据.2006年11月份基金投资组合表现:指数型,股票型和混合型三类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7.46%、17.33%、14.91%。  相似文献   

19.
管理基金(managedfunds)又称托管基金或信托投资,是将投资人的资金由专业人员进行管理,选择最佳投资方式以达到资产增殖的一种投资形式。相对于个人投资而言,管理基金可以是对一种盈利方式的投资,其形式主要包括股票、政府债券、不动产或者是货币投资,也可以是多种投资的组合。由于资金投资得到专业投资人员的管理,其投资回报率通常要比个人投资更大,也更稳定。以货币投资为例,在澳大利亚,一般来说,由于通货膨胀以及上缴利息税等原因,存款利息几乎所剩无几,因此在货币市场进行短期货币投资不失为一种货币增殖的方法。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主动投资的操作风格处于主导地位,但是从国外长期的实证结果来看,主动型基金整体上不能达到市场的平均收益。反而,美国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主张消极管理的指数基金在长期上升的市场中享受了股市的平均收益,并且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结合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分析了指数基金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