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欣 《辽宁经济》2013,(8):76-77
沈阳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核心区坐落于法库财湖东侧,总规划面积68平方公里,建设面积25平方公里。基地分为研发制造、运营培训、综合配套、休闲旅游四大版块,到2030年,区域总人口达到12万,基本形成中等城市规模,将沈阳通航基地打造成为沈阳地区通勤机场、沈阳经济区通用航空应急救援基地、辽宁通用航空运输枢纽中心、东北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基地、中国通用航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城市首位度理论,在计算得到沈阳经济区城市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的首位度数据,以及产业集群发展相关指标的首位度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规模呈首位分布,建议充分发挥沈阳的核心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提高周边城市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国十大港口之一的营口港年吞吐量现增至2亿多吨,对营口临港产业乃至东北、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建设辽宁沿海产业基地、东北物流枢纽和现代化特大港口城市"将产生根本性的支撑作用。本文仅就营口港产业集群的形成、港口产业集群的作用、如何做强港口产业集群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世杰 《辽宁经济》2005,(4):116-116
本刊讯 备受瞩目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各市市委书记、市长联席会议,4月7日下午在沈阳丽都喜来登饭店召开。这标志着辽宁中部七城市(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正式牵手结盟,共同打造振兴辽宁“航母”。  相似文献   

5.
日前,记者在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辽宁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沈抚连接带总体发展概念规划》通过验收后正式对外公布。这是全国第一个同城化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也是辽宁实施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来第一个由省政府组织编制的重要规划。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充分借鉴和吸取产业集群理论精华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形成产业集群的优势条件,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产业空间布局为“六大发展区”: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区,陶瓷产业发展区,铜产业发展区,医药、食品产业发展区,建材、光伏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产业发展区;“六大工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出口加工业基地,陶瓷工业加工基地,铜工业加工基地,钢铁与光伏产业基地和生物医药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7.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在国家经济发展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 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 在区域布局上提出“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 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永辉 《辽宁经济》2009,(10):10-11
记者:2008年4月,省发改委组织沈阳经济区各市和有关科研单位经过一年的努力,编制完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并得到省政府的批准。近期正式启动了沈阳经济区申报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并起草了《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请问张主任,该意见稿起草的背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过去30年国际上最重要的经济现象,成为越来越强劲的全球性经济发展潮流。沈阳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同样需要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本文分析了沈阳经济区的产生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于提高区域经济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鞍山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已有的产业、资源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借助沈阳经济区的战略优势,自觉接受沈阳核心城市的辐射,搞好经济区产业分工协作,实现错位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让鞍山成为沈阳经济区中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加快鞍海经济带西部产业带、中部生活带、东部生态带建设,优化产业布局,让鞍山成为沈阳经济区中一条重要的产业大道,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和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经正式对社会发布,综观整个《规划》,在发展理念、产业导向、集群打造、政策举措等方面有四大亮点值得关注和肯定  相似文献   

12.
构建沈阳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在科学判断形势、正确认识省情基础上,着眼于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自2006年沈阳经济区规划实施以来,营口作为沈阳经济区唯一的出海通道,积极主动地融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港口和沿海优势,以把营口建设成为宜居、宜游、宜创业的沿海经济强市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必须通过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集约化模式实现。文章研究了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分析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培育辽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扩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彰武县地处辽宁西北部,隶属阜新市,东南与沈阳市的法库、新民毗邻,西北与阜蒙县和内蒙接壤。全县总面积3641平方公单,总人口42万,是以农为主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彰武的经济发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极大关注,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大沈阳经济区,成为省委、省政府“突破阜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王阳 《辽宁经济》2009,(10):14-14
在沈阳经济区进行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这为辽宁特别是抚顺加快转型振兴提供了难得机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围绕这一主题,抚顺既要保持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实现大发展、快发展,又要加强支持、配合和服务,为加快沈阳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打造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及沈阳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的规划构想,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政绩考核体系、有效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打造核心城市、建立城际紧密联系等若干实现沈阳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模式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打造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源泉,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阐述了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针对辽宁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对优化辽宁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东南一月     
《开放潮》2004,(12)
15年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九大支撑体系 福建省将着手编制《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规划》。《规划》将在2005年上半年基本完成。 《规划》将围绕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规划、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统筹协调的城镇支撑体系、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支撑体系、外向带动的开放支撑体系、互利共赢的协作支撑体系、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安全可靠的防灾减灾支撑体系、可  相似文献   

19.
沈抚同城产业先导区由沈阳市东陵区、抚顺经济区和抚顺县部分用地组成,规划面积为255.64平方公里。2007年6月19日,时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同志在沈阳抚顺连接带进行工作调研时明确指出:“产业发展是推进沈抚同城化的关键,要逐步形成开放度大、集群度高、承接力强的新型产业区。”  相似文献   

20.
最近,省政府连连出手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先是在5月6日召开全省工业振兴暨产业集群发展大会,制定下发《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陕西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之后是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近期频繁深入工业企业和各地市就此展开调研。随着两个文件的出台,我省完成了对全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谋划和全面部署。按照规划,我省将在6年时间里打造20个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预计到2015年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0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