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认识交通运输业本质属性刻不容缓 “八五”期间,国家加强了交通统筹规划,各种运输方式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铁路建设出现了新的高潮;公路建设明显加快;沿海港口建设进一步完善配套;内河建设突出了重点;民航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交通运输布局有所改善,综合运输能力大幅度提高,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装备也有了较大改进。但是,与国民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相比,我国交通运输从  相似文献   

2.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概念及发展 发展内涵。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指实现旅客和货物位移所需要的由各种运输方式基础设施、技术装备、运输服务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具有各种运输方式既独立又综合发展特征的交通运输系统的总和。较综合运输体系概念而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双重考虑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各自和综合发展,既强调各种运输方式在经济社会所提出的需求下自成体系发展,更强调综合运输体系概念提出的“各种运输方式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在物理上和逻辑上实现一体化”和符合当代主流价值观的发展,还强调了将基础设施、技术装备和运输服务三大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中国“十五”期间交通运输的发展,分析“十一五”交通运输面临的形势及制约,指出“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是:全面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以运输大通道为重点,突出铁路发展;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促进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发展;加强特大城市和城市化地带交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4.
我国交通运输结构发展历程简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交通运输结构是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时期内相互竞争、相互合作而形成的。对我国交通运输结构发展历程的研究,有助于分析我国运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为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起到理论指导作用,促进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笔者在我国积极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政策背景下,主要通过对运输结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理顺其发展过程,为分析我国目前运输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12月28日,2011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提出,“十二五”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初步形成涵盖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的安全畅通便捷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  相似文献   

6.
四川是西部大省,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公路、铁路、航空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理、交通和经济区位优势。“十一五”时期,四川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结构调整的新路径,加快发展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努力推进道路运输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运输网络逐步完善,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交通运输物流业,交通运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是交通运输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福建省根据本省特点,提出加快建设“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的运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输体系是由彼此协作、相互补充与紧密配合的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线路、站港和枢纽所共同组成的,并以交通线路为连接线,交通枢纽和站港为连接点,具有一定的组合结构与等级层次的、可进行直达运输或联合运输的交通运输体系。目前,为刺激内需,我国运输系统正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这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带动其它行业的发展将起重要的作用,也对未来我国的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早春二月,喜讯传未,吉林省运管局荣获吉林省“行政执法先进单位”称号,一个基层运管所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全国交通运输文明执法先进单位示范窗口”称号,两名基层运管所所长受到交通运输部、省总工会表彰。近年来吉林省运管局本着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所赋予的行政职权,依法实施行政管理,在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和促进道路运输改革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从运输组织方式的角度,对联合运输的产生,定位,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再认识,提出了“联运化”的概念,阐述了运输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意义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