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洪印 《中国报业》2023,(7):250-251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众观看新闻的路径变得更加多样,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实时了解新闻内容,新闻传播效率不断提升。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需要与时俱进,针对电视新闻编辑对其多样化展开探究,以提升节目对受众的吸引力,有益于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时效性强、真实性高等特点,且面向的收视群体非常庞大,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电视新闻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加大了电视新闻的制作难度。所以,如何提高电视新闻质量成为每个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首要任务。由于电视新闻是集采、编、播于一体的综合型工作任务,所以新闻制作的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特别是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工作,不仅要体现新闻本身的传播价值,还要考虑到受众群体的感受及说服力,所以电视新闻制作团队必须要加强对后期编辑工作的重视。才能提高新闻的传播效率。该文主要通过对电视新闻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其后期编辑工作的重要性及具体技巧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清平 《中国报业》2023,(5):104-105
文章通过分析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特点与编辑工作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编辑人员在处理事务或编辑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电视新闻选材的新颖性的措施,引进电子化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用户在网页或应用程序中的浏览记录,掌握用户的实际需求及其对电视新闻的兴趣点,以此为社会群体提供质量更优、素材更新颖的电视新闻内容。同时,根据不同电视新闻编辑类型,应用多元化的电视新闻编辑处理手段,实现为受众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新闻资源。  相似文献   

4.
张夏菲 《中国报业》2023,(10):142-143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探究多样化发展的道路。本文探究了电视新闻编辑在观众需求、艺术发展和行事方式等方面的多样化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以期帮助电视新闻编辑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工作需要,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和观众满意度,促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铭 《商》2013,(18):198-198
一、电视新闻编辑在信息全球化时代,我们并不缺少信息,重要的是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如何发现新闻、选择新闻和报道新闻,这个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落在编辑身上。电视新闻编辑既是一种职业角色,又是一项业务工作。电视新闻编辑既指电视的新闻编辑业务,也指从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人。电视编辑工作主要是指后期制作,即节目的编辑处理、节目编排播出等环节。一档节目,从稿件的撰写、配音到图像的剪辑都非常重要;一档节目,要想有好的收视,就要不停地吸引观众。观众喜欢曲折复杂、悬念迭出的故事。所以,新闻专题节目中细节、悬念的设置是吸引观众的关键,法制类专题节目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电视新闻的编辑水平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编辑必须掌握多种技能,具备多种素质,立志做品牌编辑,才能适应新传播环境下的编辑工作,编出优秀电视新闻,确保电视新闻节目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晓霞 《中国报业》2014,(18):82-83
电视新闻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中,同时深深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随着电脑、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产生和运用,新闻的采写和编辑较以往都有了重大的改变,但是唯一不变的是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说服力。新闻之所以叫新闻,关键在一个"新"字。新闻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新鲜事,新闻工作者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信息,再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给大众,这就要求新闻采写和编辑要跟上时代的进步,这才能赋予新闻新的血液和动力。本文主要分析新闻采写和编辑创新路径理念,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郑爱霞 《中国报业》2023,(19):230-231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问题备受关注。当代社会中,电视新闻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传统电视新闻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这一变革潮流,电视新闻编辑需要进行多样化转变和创新,可从编辑团队多样化构成、信息传播多样化形式、情感表达多样化角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电视编辑工作是关键环节之一,电视编辑的思维方式和电视作品的质量息息相关。在当今新媒体环境的发展下,电视新闻的编辑也有新任务,不管是从美学角度还是从群众需求角度,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丰富多样的编辑方式是电视新闻的手段,同时还要不断对编辑思路进行拓宽,多层次满足群众的观看需求,整体提高电视新闻的编辑水准,提升电视节目在当今新媒体环境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刘珍羽 《中国报业》2023,(4):108-109
新媒体时代的今天,作为传统电视媒体的新闻编辑,必须要切实认识到当前我国电视新闻编辑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及提出相应的创新策略。本文从新闻观念、内容深度、节目形式等方面,对新时期我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策略及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吴志霞 《中国报业》2023,(7):122-123
融媒体环境让传统媒体格局发生改变,作为新闻编辑要积极思变,对传统工作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全面认识新媒体环境对新闻编辑工作的要求,优化新闻策划能力,满足群众需求。本文就电视新闻编辑策划意识的重要性和培养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杨伶姬 《中国报业》2014,(12):65-66
电视新闻画面是展现电视新闻的重要手段,画面后期编辑对延伸电视新闻画面的视觉感、强化新闻本身的真实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新闻画面后期编辑同时也是一个对电视新闻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本文以实现电视新闻传播功能与电视新闻播出效果的提高为出发点,对电视新闻画面后期编辑中的再创造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于梅 《中国报业》2024,(5):160-161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编辑面临新的挑战。记者编辑需要具备创新思维与想法,创新工作理念,为受众带来更具创意的新闻产品,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提升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分析了融媒体时代记者编辑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提升记者编辑创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张锐 《中国报业》2023,(15):202-203
为了改善电视新闻的质量,吸引更多观众群体,电视新闻编辑利用新媒体,从多个角度进行新闻价值分析,对材料进行处理,对新闻“再创作”,满足不同观众的信息服务需求,使电视新闻具有更大的竞争力。本文浅论如何实现电视新闻编辑的“再创作”。  相似文献   

15.
陈楠 《中国报业》2024,(4):102-103
媒介融合是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要求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作能力,能够对新闻素材进行精准整合,对受众需求进行分析,对媒介融合发展趋势进行解读。本文着重分析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刘静舒 《中国报业》2023,(3):126-128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群众对信息的需求愈加多样化,新闻媒体作为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应对复杂的媒体环境。电视新闻编辑要结合群众需求和信息特性,调整工作方式,完善媒体职能。本文总结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分析现有工作体系的短板,并提出实质性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肖亚楠 《中国报业》2014,(22):54-54
电视新闻是借助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即使在网络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仍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同时电视新闻的竞争也呈白热化趋势。电视新闻的采编对于提升电视新闻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电视新闻为对象,从一个新闻编辑的角度出发,探讨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的重要性及相关编辑技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孙月婷 《中国报业》2023,(14):152-153
创新是电视新闻行业的活力之源,也是推动电视新闻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日趋多样,这给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大挑战。电视新闻编辑在进行新闻编辑与制作的过程中,可从受众需求角度出发,通过实现电视新闻内容、形式、方向的创新,提高观众对新闻内容的认可度,从而有效增强观众满意度,助力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雪梅 《中国报业》2014,(20):60-61
电视新闻节目的很多操作环节都是建立在优质采编的基础之上,采编是新闻节目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影响电视节目品质与群众反响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就是新闻采编的质量。一套成功的电视新闻节目离不开善于发现社会热点的采编工作者,优秀的采编人才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最宝贵财富。所以,只有做好采编工作才可能向社会展现优质的电视新闻节目。本文根据电视新闻采编的特点,就新闻采编工作实践进行具体阐述,希望对提高电视新闻采编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谭红平 《中国报业》2014,(18):65-66
随着人民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迫在眉睫。本文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现状中存在的不足出发,具体以《新闻联播》为例,强调了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给观众带来的小清新感受,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电视新闻编辑创新策略,以期对电视新闻工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