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秦沣 《经济改革》2010,(7):27-29
他14岁从父亲开办的书馆出逃,做了穿街走巷赶乡集的小贩。他首次把罐头生产线引进宣威,将农家手工腌制的土产宣威火腿做成罐头,不仅销往全国,而且推出国门。他信仰三民主义,并追随孙中山先生成为北伐军的少将。他的名字并没有太多人知道,但他的一个女儿后来却成了名人,她就是邓小平的夫人卓琳。  相似文献   

2.
桥头堡丹东     
《经济》2002,(11)
最早与朝鲜做生意的是丹东人,在丹东如果你想知道和朝鲜人做生意的故事,随便找一个本地人,他都能滔滔不绝地向你讲述一段,这些故事大都带有一夜暴富的传奇色彩。如,有人与朝鲜做海鲜贸易,几年就有几千万元的身家;有人正在将计算机倒卖往朝鲜,每个月可以赚几万元  相似文献   

3.
红色之盾:罗斯柴尔德 迈耶·罗斯柴尔德出生在备受歧视的犹太人居住区.在迈耶10岁的时候,父亲便开始传授他做生意的方法.迈耶不但从父亲那里学到了赚钱的技巧,也培养了对古钱币和其他古董的兴趣.他十分起劲地收集中东、俄国以及欧洲的古旧钱币,加以整理后出售.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在"中国,温州现代商业文明论坛"上,当有人向全国政协常委胡平问起温州人的优缺点时,他冒出一句话:"温州人会做生意,但没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企业家."近20年来,温州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家族企业,但很少有用现代管理手段经营的名牌公司.本文主人公叶进博,今年25岁,和父亲都是土生土长的温州商人,不同的是父亲干的是传统生意,滚雪球似的发展,干了20多年资产不足500万元,而他干的是反传统生意,爆炸似的发展,从8万元开始,干了一年资产突破亿元.有专家预测:叶进博现象,预示着温州新一代要出大企业家.  相似文献   

5.
可以出一个迷语,迷面是:童话写在海面上。提示一下,这个海专指中国的商海。打一个中国当代的作家名。迷底是:郑渊洁。 一个人可能不知道哥本哈根的地界在哪儿,但他一定能知道安徒生是谁。说到童话,还可能知道格林兄弟。可他们都是外国人,现在,九十年代了,中国,要说到童话,让最有发言权的孩子说,十有八九都能告诉你一个名字,就是:郑渊洁。至于他的作品名称一下子说  相似文献   

6.
说“慎独”     
“慎独”始见于《礼记·中庸》。原文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觉按一定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做任何越轨的事情。 在这方面,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美谈。晋武帝曾经问他的大臣胡威:“你同你父亲谁更清正廉洁一些呢?”胡威回答说:“我不如我父亲。我清正廉洁,唯恐人不知道;我父亲清正廉洁,则唯恐人家知道。”还有南北朝的顾协棒打送礼的;明朝周新“悬鹅示廉”;清代刘统勋“当众斥贿”等等,都留下了“慎独”的传世佳话。  相似文献   

7.
刘惠兰  田甜 《经济》2014,(7):122-125
正题记:"金融危机后,外国表业销量下降,中国钟表业逆势而上,国人消费回归理性,不再盲目追求外国品牌。中国钟表企业抓住机遇,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努力,中国钟表业的强国梦就不难实现。"——罗西尼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商建光如此表示,他对实现钟表业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张卫华 《经济》2007,(3):84-85
在进入北表厂(北京手表厂有限公司,下同)20年,任一把手8年后,苗洪波做了一件令国内钟表业甚至国外同行都大跌眼镜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9.
从海外回国经商的吕苗在遭遇了种种不讲信誉给她带来的损失和烦恼后,给我讲述了她在美国做生意时接受的一个教训.1989年创业初期,一家公司想赊账从她这里提走一批货.吕苗看来人的公司名气挺响的,便同意了.其实她并不知道,这家公司在经济上已近崩溃,当他收到这笔货后便宣布破产.有好心人提醒吕苗:“为什么你不去查他的账就同意和他做生意?”接受了这个教训,从此吕苗每做一 笔买卖前,都要先去“信誉档案所”查对方的信誉情况.吕苗对我说:“只要有业务往来,我就会花20美元先查他以前作过多少生意,是否有过不良记录,以便心中有数,不会再上当受骗.”信誉是企业的灵魂,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大多数人的头脑中,商人“无奸不商”这句话似乎已成为真理.“难道老实人真的就做不成生意?”针对我的提问,以办理经济案子出名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江浙一带出现了创业高潮.他们多为草莽出身,学历不高,他们白手起家,勤劳肯干,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积累.可是这其中,把企业真正做大、做强的并不多.蒋锡培,这个中国江苏农村的小伙子,以修理手表起家.虽然创业初期遭遇波折,但他凭借韧性和执着,从不被人看好的电缆做起,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如今,身家数十亿的蒋锡培,说话办事依然保持着当初的本色.他是中国草根创业的典范之一.◆放弃字业,开始创业之路可以说,蒋锡培的创业之路和家人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在高考落榜又复读一个月后,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没有继续复读考大学,而是选择跟随二哥学习修理钟表:在第一次创业失败后,他抓住大哥给的信息,做起了电缆生意.  相似文献   

11.
《财经文摘》2010,(12):44-44
“如果把马军和姚明、章子怡的头像一道印在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上,大多数路人都不知道他是谁。”美国《时代》周刊写道,“但知道的人会说,中国需要像马军这样的人,而且对这类人的急切需求远超过一名体育巨星或一位电影明星。”  相似文献   

12.
老龙头月报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认为,任何人均必有甚多弱点.有效的管理者择人任事和升迁,都以一个人能做些什么为基础.所以,他的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倘若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著.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是十项全能.一位管理者如果仅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见人之长,因而刻意避其所短而非眼于展其所长,则这位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有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他不能做什么?”而问的是“他能做些什么?”所以他们用的都是在某“一”方面有所长的人,而不是在“各”方面都大致不差的人.  相似文献   

13.
韩鹏 《经济》2013,(9):162-163
2009年,Time2U横空出世,在中国钟表业激起一阵旋风——它来得狂野而又清新,灵动而又大气,彪悍却又透着生机勃勃。它为中国表业做了新的定义:快时尚。表类快时尚并非没有先例,比如国际知名品牌CK、GUESS,比如SWATCH这个国际表业的泰斗级品牌,但前者是服装衍生品牌,只能叫表类的"准快时尚";而后者是钟表界的巨无霸,有巨量的其他品类互补和支撑;单打一靠手表做快时尚的,也就Time2U敢这么想了。  相似文献   

14.
重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许你会说:那是老生常谈.但也许不少人忘了这“老生”是谁?他竟是中国画坛宗师董其昌.虽然董的本意与今天的通解并不一样,但我想,倘若董其昌在世,他定还会极力倡导画家要有“书卷气”以得“脱去胸中尘俗”的境界.康德说:“人只能看见你知道的东西”.如何才能“知道”,如何才能从美的角度审视这“东西”,那么,只有读书,否则我们只会是“行万里路”途中的匆匆过客,什么也没“看见”.  相似文献   

15.
瑞士是举世闻名的钟表王国,它的钟表工业已经有近五百年的历史,是瑞士第三大支柱性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瑞士机械钟表由于受到日本石英钟表的冲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近半数的钟表企业破产倒闭,生产人员被迫裁减一半,造成了失业,许多钟表公司因此背负了巨额债务。在瑞士钟表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尼古拉斯.海耶克拯救了瑞士钟表业。  相似文献   

16.
卖冰人的孩子皮尔·卡丹出生于1920年7月2日。他的家在意大利著名的水城威尼斯近郊。卡丹的父亲是一个种葡萄的,一生都没有什么钱。皮尔·卡丹是家中的第七个孩子。望着不断增添的人口,卡丹的父亲并没有什么得子的喜悦,反而是满面愁容,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养活一大群孩子。风调雨顺的年头,葡萄的收成好了,父亲把葡萄卖给酿酒商,卡丹也能吃饱肚子,遇到年成不好,一家人就得节衣缩食。在冬天的季节里,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做父亲的还得去为人家卖冰,挣一点小钱以补家用。这些东西都深深地印在  相似文献   

17.
他只是一个仅有初中二年级文化水平的普通工人,脸上堆满的是朴实而又憨厚的笑容,短短三年,成功突破自身知识局限和思维定式,居然创建出一个教育新产业。在经济欠发达的中国西部,谁也没有想到他能在物流业大展身手,然而他用事实赢得了人们的惊叹。他更是一个冷静的人,无论描绘梦想还是具体运作,他总是那样稳重,说得少而干得多。在激烈竞争的商海,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该怎样去做。  相似文献   

18.
谁都渴望发财,只是方式不同,但靠名气挣钱就是明星的“专利”了。当然,明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但正所谓“花无百日红”,许多当红圈里人都会为自己准备后路。于是,各路明星纷纷转行去做生意,有的得意归来春风满面,有的黯淡收场血本无归。明星投身商界,到底是“聪明一世”还是“糊涂一时”?明星经商真的有天然的优势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韩鹏 《经济月刊》2013,(9):162-163
2009年,Time2U横空出世,在中国钟表业激起一阵旋风——它来得狂野而又清新,灵动而又大气,彪悍却又透着生机勃勃。它为中国表业做了新的定义:怏时尚。表类快时尚并非没有先例,比如国际知名品牌CK、GUESS,比如SwATCH这个国际表业的泰斗级品牌,但前者是服装衍生品牌,只能叫表类的“准快时尚”;而后者是钟表界的巨无霸,有巨量的其他品类互补和支撑;单打一靠手表做快时尚的,也就Time2U敢这么想了。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秋天里,笔者有幸拜访了享誉海内外的当今中国文物界的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学者、国家文物学会驻深圳联络处负责人林德立先生。叩开他办公室的门,只见满室都是文物,古色古香、琳琅满目,就连主人的办公桌、椅、靠背椅、茶杯、笔砚、钟表筹都是久远年代的产物,显得格外厚重典雅、古朴精巧,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这里,每一件文物都在叙述着遥远的历史故事,每一只钟表都在传达着曾经有过的兴衰荣辱的时光。主人的每一道巡视的目光都在打扫那些久远的历史封尘,努力将模糊的历史重现。面对着如此丰饶的古文物所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