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国的名牌近几年出现了一些令人忧心忡忡的事情。一个直接的动因是外资的进入。实际上,名牌身上凝聚着亿万人的智慧和实力。外资本是我们自己欢迎来的,我们在外资面前真的失去所有的心气了吗?不是的。近些年我们身边也涌出了许多国产的名牌,如江苏的"长城"、广东的"万家乐"、山西的"海棠"……它们走过的路有多条,但是最关键的一条,我看还是审时度势,看清我们的国情,看清自己身处的环境,而找出最能使自己发展的路。比如,从小摊小店的知名产品做起,做出轰动四海的大牌子来;又比如,外资的市场攻势很猛,为什么不能利用它们的既有优势呢? 这里几篇稿子摆出了严峻的事实,也提出了若干可资借鉴的方略;也许它们并不能马上化作活的钱财,那我就希望它们成为今后诞生的新名牌的营养土吧!  相似文献   

2.
这里需要"软技巧" 德国公司职员Bruce 都说德国公司里的工作环境很压抑,人 和人相处很刻板,但是我却没有这样的感 觉。在参加公司培训的时候,教我们的公司 老员工就很注重让我们掌握工作中必备的 "软技巧"(Soft Skills),是指有别于专业知  相似文献   

3.
《英才》2003,(8)
中国商业文化的"第一推动"在哪里?一直以来,每当我们谈到目前存在的种种"怪现状"时,都会在一个直观的逻辑前获得认同:中国企业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自然过渡到制度化与职业化的建立。所以,我们一直有一种天真的安慰:只要大家的物质水平提高了,自然精神文明就迎刃而解,西方不也有过"羊吃人"的阶段吗?这种似是而非的逻辑其实掩盖了一个基本的事实:中国古代商业也有过极度繁荣,从《清明上河图》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当时的景象,但为什么当时中国繁荣的物质文明没有自然地过渡到"工业革命",反而让后来居上的西方列强横行世界?这就是著名的史学难题:"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为什么始终长不大"?当然,我们并不想在这里去解这一千古难题,我们只是在讨论浙商的时候又看到了这一难题的现代版:为什么在同样的经济环境与机会前,已经先行一步的浙商反而会节制,不像广东、山东或者其他省份的企业那样在大红大紫的行业(比如保健品、房地产、金融,甚至烟酒、VCD)大起大落?这里我们看不到什么生产力水平的差别问题,有的只是不同的企业家群对"赚钱"的不同选择。当浙商选择"千辛万苦、千山万里、千难万险"去赚钱的时候,就有了温州对小产业的精心经营,也就有了鲁冠球对万向节、宗庆后对水的执著。在这里,除了企业家脑子中的理念之外,你找不到其他的解释。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可能指望浙商能够通过制造优势的发挥,去解决如何凝聚人心去构造超大型组织的问题。由此,你马上就理解了冯仑在"生人文化"和"熟人文化"前的苦恼是社会性的,这种社会性表明中国企业在向未来发展的时候,真正的挑战并不是业务层面,而是人性层面。以中国人的聪明,技术与资源都难不倒赚钱的步伐,但用什么来凝聚聪明的中国人去形成"IBM、沃尔玛那样近千亿美元的超大型组织",我觉得并不是单纯的业务能够解决的。所以,就纯经济意义上的组织成长逻辑来说,我很怀疑目前相当一批富豪是不是也就一两个亿的水平?可偏偏他们还在大张旗鼓地扩张!接下来如果有更多的富豪垮台,我们是不是应当习以为常?可问题是我们没兴趣尽看这些闹剧,我们想知道的是,中国如何才能摆脱"生人文化或熟人文化",建立起有牢固基础的超大型企业?什么才是中国企业走向制度化、职业化的第一推动?你选择了什么,你就是什么,这是浙江商人到目前为止给我的最大启示。  相似文献   

4.
笑口常开     
贵房子女儿:“妈妈,我们为什么不能住比较贵的房子?”母亲:“别着急,我们马上就要住贵房子了,房东告诉我,他从明天起就给我们加房租。这里没有鳄鱼游客要去游泳,就问导游:“你能肯定这里没有鳄鱼吗?”“没有,没有。”导游微笑着回答,“这里肯定没有鳄鱼。”游客不再担心,他步入海里,畅游一会后,他又问导游:“你怎么那么肯定没有鳄鱼呢?”“鳄鱼精得很,有鲨鱼的地方它根本不会来。”导游小姐答道。苍蝇散步一只苍蝇和它的孩子在一个秃头上散步,过了一会儿,它若有所思地说:“孩子们,时间过得真快啊,我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这儿只是一条小道。”…  相似文献   

5.
<正>白板文化代表了一种开放的精神,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写出来那段时间,凡是到微软研究院来参观的客人,都会忍不住感叹:"这里怎么有那么多写字的白板?"有的客人坐在我们的休息室里,会惊讶地发现,就连手边的茶几都能"写字"。白板文化并不是我在研究院初创的。早在1983年,我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士期间,瑞迪教授就已经在白板上和我讨论研究的方向了。很多美国公司都有白色的写字板,用特殊材料制成,可以用水墨笔在上面书写,之后可以轻松地擦掉。我认为这是工程师交流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6.
张大中 《企业文明》2004,(12):20-21
去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企业文化与21世纪中国企业发展--中外企业文化2003青岛峰会"。"青岛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我们在全面总结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更好地高扬起"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这两面旗帜, 使我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和理论境界。今年,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企业文化-中外企业文化2004龙岩峰会",就是要在"以人为本" 和"以文化人"这两面旗帜的指引下, 全面深化对企业文化的理论认识和理论研究。借此机会,我想着重讲两个问题:一是文化主导问题;二是企业家的文化自觉问题。我们认为,"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是企业文化理论最为根本的两个基点,是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和精髓。作为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7.
在自贸区经常有人问我们一个问题,自贸试验区成立前后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经常会说一大堆的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等事情。从我理解的角度来说,自贸区给大家一个词称为"可能"。为什么这么说?政府部门把原来不可能改,或者不能马上改的,在自贸区里拿出来研究,变成了可能;我们的企业把原来提都不敢提的需求,借着自贸区这个平台提出需求;我们新的业态把很多政策叠加,把新的贸易变成了可能。我想"可能"就  相似文献   

8.
《江苏企业管理》2007,(2):F0004
这个画面是韩小鹏在2006年2月24号的凌晨,当他得到了中国第一块(冬奥支)滑雪金牌的庆贺场面。当时我是在美国看到这个场面的,我马上就打电话给我家人。我很高兴地跟他说:韩小鹏获奖了!波司登成功了!以前获奖的滑雪服,都是国外进口的,作为我们中国的防寒服企业来说是一个耻辱。  相似文献   

9.
我去江西一个知名度很高的乡镇采访。结束后,乡长邀我共进午餐。几杯酒下肚,我俩便热乎起来,便问弄发否?我摇头而笑。乡长道:"其实发财也不难。我讲个身边的事,也许对你有所启发。"我们这里有丰富的大理石资源,怎么把这些石头变成钞票?乡里领导一合计,觉得办个水磨石厂很有前途,但苦于没有资金。就在这时,一个温州人找上门来:"磨石厂让我办。""可以,但我们什么都没有。""地皮有吧?公章有吧?能盖得起几间厂房吧?""当然。"温州客说:"那不就行了。不过,你们得答应两个条件:一是我当厂长;二是利润五五分成。"乡党委书记道:"四六分成也行,你六,乡里四。"温州人很义气:"五五就成,但咱们得签个合同。"书记说:"都是自己人,以后再签好了。"  相似文献   

10.
《楼市》2013,(Z4):142-145
歌德说"我的心遗失在这里";雨果说"我在这里徘徊,我无法自拔"。在这样一个轻易地就纠缠了情感的地方,每个人都会变成诗人,每个人的灵感都会不邀而至,成为一个浪漫主义者。让我们轻声吟诵:"我有一座房子,面朝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个会计人都有着相同的工作轨迹,但是,有的人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的人牢骚满腹……众所周知,除了极少数的天才,绝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改变着我们、造就着我们?是态度!2012年8月,初到开滦,面对陌生而又新鲜的矿区,我来不及考虑太多,放下简单的行囊,马上就进入了新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时间让我渐渐地适应了这里  相似文献   

12.
贴吧     
《企业文化》2008,(1):88-88
小欣新年好!新年新气象,我刊自今年起重新开通贴吧栏目,大家有什么意见与建议,欢迎通过网络及时沟通。在这里,给大家拜年啦!小欣编辑你好,偶然登陆我们这个网站,看到您在留言栏里的留言,感觉您是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热情、充满阳光的"进取型人士"。我就一口气把八页留言都看了一遍——谢谢你帮助咨询企业文化师的事,尽管和我没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文化走入网络,标志着文化选择了大众。我把中国的互联网络,看做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最棒的阵地。舞台、屏幕上的姜昆,举手投足总是一副乐天派模样,不出三句话准逗得你笑痛肚皮。他脸上的肌肉群绽开的是绝对姜昆式的笑-"满脸新社会"。私底下,姜昆的嘴远不像舞台上那般,'贫",因为有很多时候,姜昆是以社会形象出现的。正因为这样,舞台下的姜昆在忙和累之余,很放松自己,总怀一题平常心。走进姜昆的家,很难联想到这里的主人是个相声表演艺术家。家里的摆设全部是古旧家具,书  相似文献   

14.
<正>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这是一件好事。企业文化的作用这里不用具体谈,很多人都已经深刻认识到。但是必须明确指出,无论我们把企业文化上升到怎样的高度,无论我们运用怎样的策略来塑造企业文化,如果我们犯了如下的"四忌",那么,我们塑造的企业文化只能是涂脂抹粉,对企业的"身心健康"最终是一种摧残。  相似文献   

15.
孔子有一句话叫"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得很有道理.与"敏于行"相并列的一项主管修炼是"讷于言",我的理解就是"心直但不能口快".这里的"心直"是正直,率真,心底坦荡,在文化战略上纯正不二,心里不长草."不能口快"是不能口无遮拦,想说就说,这种制约均是因为主管的角色制约使然.  相似文献   

16.
郑美 《经营者》2001,(10):55-56
<正>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选准了这个环境,就会经营出美好的人生。 1999年6月今天,厂里通知我去办理下岗手续,勉强维持的厂子终于撑不下去破产了。这是我早就想到的事,可到来时还是让我感到伤心和难过。姐妹们哭着、吵着,引得我心里也酸酸的。是呀,想当初进厂时我们是多么年轻充满活力,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凝聚着我们心血和希望的工厂却垮了。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前途和命运,40岁的人了,下了岗还能做什么?爱人单位效益也不好,收入不高,儿子刚上初中,家里少了一个人的工资,生活马上就要过得紧巴巴的了。想到这里,我禁  相似文献   

17.
2012年的总结     
深灰 《中国新时代》2012,(12):127-127
到了年底总结一下,这一年的人和事是令人无限感慨的,很有教育意义全球人民恐惧的2012年马上就要过去了,除了一些小型和边远地区的地震以外,自然界没有给人类带来更大的灾难,搞得很多人大为失望,其实很多人都希望灾难发生在别处,自己这里平安,这样既可以看热闹,又可以献爱心。前些日子美国东部刮的那点风,惹得我们的电视台直播,好像纽约成了我们的直辖市,关心得过了头,其动机就有待研究了。  相似文献   

18.
著名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读得越多、学历越高、经验越丰富的人,往往越可能办不成事,他的判断力太强了。一直很欣赏这句话,但不是很懂。有一次为了工作需要,单位领导要求我的同事们马上联系中央一位高官。和大多数阅历丰实、经验丰富的人一样,这些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们开始七嘴八舌地为"不可能马上联系上"寻找理由:"我跟他们打过交道,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0,(7)
<正> 3月12日表姐丽丽生病住院,她的"欢欢"衬衣总经销店一时无人经营。时近衬衫销售旺季,几十万资金压在那里可不是好玩的。表姐心里一急病更重了。我去探病,她只是唉声叹气怨东怨西。我安慰她,不要着急,慢慢想办法。其实我心里也很着急,表姐全部的家当摆在那里,其中有一半是表姐想尽办法才借来的。房租一月1500元,得一分不少准时缴纳。就在我胡思乱想之际,表姐突然问道:"你是不是快实习了?"我是机械厂派到职工大学的"委培生",学的是市场营销,还有半个月就该自找单位去实习。"就到我这里实习吧!"表姐兴奋起来,苍白的脸上也现出了血色,"我委托你  相似文献   

20.
吴伟 《秘书工作》2005,(6):11-12
我演讲的题目是&;lt;四个书名对我的启示&;gt;.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没有找到这样的支点.但苦难的中国人民在80多年前,就找到了拯救自己的支点,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今天我很高兴可以和大家在一起,分享我们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点点滴滴.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谈谈四个书名给我的启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