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建华教授在自己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经四年覃思修改的博士学位论文<明清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下称<江南人口社会史>),作为<苏南历史与社会丛书>之一,由群言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为江南人口社会史研究添一新的力作.全书42万字,除"绪论"和"后记"外,共分十章,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将人口历史学与历史社会学相结合,运用历史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把动态与静态结合,立足于社会史,论证明清江南人口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历史,并借以探寻人口与社会相互平衡的内在规律.通读全书,不难看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江南地区很早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造船业。宋元时期江南造船业已颇为发达,而明清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江南主要产业部门之一。 关于明清江南地区的造船业,已有不少中外学者进行过研究,并已取得了成就。不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宝船与沙船,而多未涉及其他船只;其次,在对沙船的研究中,也有一些方面尚待于进一步深入;还有,用工场手工业时代西欧(特别是英国)造船业发展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明清江南造船业发展的特点,但在这个方面,过去工作做得还不够。因此,从上述几方面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对于明清江南造船业的深入研究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刘厅 《江南论坛》2013,(4):59-61
江苏无锡素以富庶繁荣、风光秀丽而著称,地灵而人杰。良好的社会秩序、人文环境和深厚的地域文化,孕育出无数优秀人才,出现了众多声望卓著的望族。正如江阴金武祥在《新阳赵氏清芬录序》中所说:"吾吴山水清澈,风俗纯厚,无论都邑乡里,大率皆有世家名族"。无锡望族是一种以内在文化质量为稳固核心的家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型家族"。很多家族拥有丰富的藏书,  相似文献   

4.
<正>明清时期,江南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所在,是朝廷赋税的重要来源、国家财政的有力保障。在江南经济的繁荣图卷上,丝织业占据着相当重要的篇幅,可谓该地域的一大支柱产业。江南出产的丝绸不仅盛誉全国,而且远销海外,成为彼时世界潮流的引领者。江南丝绸也因其在明清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突出地位,长期以来饱受学界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丰硕。概要梳理江南丝绸研究的学术发展史之后,不难发现,既往研究或着力于丝绸生产,或瞩目于丝  相似文献   

5.
明清江南城隍考——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民信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序 傅衣凌教授是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开创者。特别是傅教授把经济现象和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及现象联系起来,具有很宽广的研究视野。笔者在1980年夏天津的明清史学会上,曾谈起研究农村、农民“共同体”的必要性时,傅教授当场就表示同意,并谈了他自己对“乡族”的兴趣,这情景笔者至今记忆犹新。 本稿的主题是分析明清时代江南的“城隍庙”这一“宗教”及“信仰”现象,但实际上,这种宗教、信仰现象,和傅衣凌教授等先辈师长所开创的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成果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张亚威 《新经济》2012,(16):64-65
【颁奖词】松塘村素有"南海衣冠推望族,西樵灵秀萃吾门"之称。开村800年来,自从明朝出了一位翰林院学士开始,这个小小的村子在明清两代至少有4位进士、7位举人肇兴于此,其中3人进入翰林院,由此松塘村被誉为"翰林村"。村子倚岗而建,可拾级而上;村中月池阔大,百巷朝塘;宗祠林立,庙宇处处;有家塾,有书舍、有老井,有古树,可称得上是"松蟠朱顶鹤,塘跃锦鳞鱼。"  相似文献   

7.
明代江南地区重要艺术家不胜枚举,其艺术成就涵盖文学、绘画、书法、戏曲、园林等多种艺术门类。此中望族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且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梳理明代江南地区家族文化与艺术的关系,无疑能够更好地理解此时期的艺术繁荣,从而更深入地把握艺术发展的规律。一、望族文化对艺术的重视与促进一是以重教育、重科举为前提,江南望族往往更加注重家族成员综合文艺修养的整体提高。明代中叶,无锡当地流传着"安国、邹望、华麟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工农业生产向近代工农业生产转化的过程中,燃料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拟就明清江南地区工农业生产中燃料的使用、供应情况以及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江南的特点,将用16—17世纪英国的情况,作一大概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斯波义信教授是日本著名的宋史专家,他的<宋代商业史研究>早就饮誉国际汉学界.而<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以下简称<江南>)是他一部在宋史、区域史和中国经济史诸领域广开风气的巨著,其中译本的问世(方健、何忠礼译,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2000年1月版),是中日学术界都值得庆贺的.笔者有幸,躬与译事,校读全书,获益匪浅,草成此文,略述私见.  相似文献   

10.
刘永祥著<金城银行--中国近代民营银行的个案研究>(以下简称<金城银行>),200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作为中国近代民营银行个案的第一本研究专著,试图在整幅近代金融业乃至社会经济发展史的坐标图中重绘金城银行的历史轨迹,并给予这种历史轨迹以客观、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由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郑平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货币化进程中人民币汇率传递研究>一书,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讨论开放环境中的货币政策效果,详细探讨中国不完全汇率传递的程度和原因.  相似文献   

12.
明清江南的富民阶层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两代的江南地区 ,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并未因水旱灾害、嘉靖倭乱等环境波动而出现停滞或衰退 ,其原因除了地方政府的有效控制外 ,更主要的还与以士绅、退职官吏、地主、商人、富裕的民户等为主的地方中层社会对稳定的维护和保持密不可分。传统儒教伦理对这个富户型阶层的道德批判 ,以及来自国家和底层民众因受这个阶层利益上的侵害所发的政策限制与舆论遣责 ,都是对富民阶层的负面影响的基本反应。但政府的“保富”措施和士绅们的相关“保富”言论并未因此停止 ,因为他们在认识到富民阶层的局限性外 ,更加重视他们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贡献 ,而且在有效管理和控制乡村社会方面 ,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是其他任何阶层所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13.
由刘建生等同志所著的《晋商研究》一书已于2002年5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从创立晋商学新学科的高度出发,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明清山西商人兴衰成败的历史进程,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该书是近年来晋商研究领域中较为成熟的一部专著,也是商业史学研究领域中的主要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土地所有权史研究与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相结合,是土地契约文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方法.<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的写作意图,是试图透过土地契约文书反映出来的土地所有权内部结构及其历史运动,揭示明清社会演变的底蕴.修订版对内容作了补充,希望能为深化中国土地所有权史研究提供再出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明清江南区域经济史研究的又一力作──读《明清杭嘉湖社会经济史研究》王日根明清社会经济史在古代经济史研究中堪称热门,过去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都是围绕明清社会经济史展开的。而在明清社会经济史中,又以江南区域的社会经济史为中...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我校赵凌云教授任主编、马德茂副教授和胡江滨研究员任副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一书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本刊特约几位从事不同专业研究的专家就本书发表评论,以期进一步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首先,我代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向人民出版社和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今天在这里举行的<十年耕耘>首发式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本校兼职教授、<十年耕耘>的作者张俊焕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撰写出版了一本无线电管理工作方面的新书、好书、有价值的书!  相似文献   

18.
国际英特品牌公司董事保罗@斯图伯特在其著名的<品牌的力量>(Brand Power)一书中指出:"品牌是强有力的战略性武器,如果对之正确处理和明智管理,它能为拥有者提供可观的回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刊登了日本学者滨岛敦俊先生的《明清江南城隍考——商品经济的发达与农民信仰》一文(以下简称滨文)。滨文对清代市镇城隍庙的发展详加考察,以揭示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的兴起与农民信仰变迁间的关系。这是十分有意义的笔者阅读了滨文后得益甚多,然尚有一些疑问,特撰此文,以作补证。一、关于镇城隍庙产生的根源滨文认为“本来只有县级以上才有的城隍庙,发展到下层的聚落,其根源是这一地区的商业化和在这基础上的市镇——小城市的发展。”“城隍庙的产生,可以理解为江南农村在宗教上对这…  相似文献   

20.
我拜读了周秀鸾教授选编的<赵德馨经济史学论文选>一书.该书附录<论著目录>表明,赵德馨教授的经济史论著190余项,从时间上看,上自先秦,下至2000年,内容涵盖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这表明他学识的渊博.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既对先秦、两汉,又对清代、民国,以及新中国的经济发展,作过专题研究且有专题论著问世的,在中国经济史学界,惟他一人;在经济学界和历史学界,也是惟他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