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标许可使用,是《商标法》赋予商标所有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不加选择地乱许可他人使用注册商标,势必会扰乱市场秩序,给假冒伪劣商品披上合法的外衣,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下面谈五个方面的问题:1、商标许可使用无许可使用合同.《商标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商标注册人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也就是说,使用许可商标首先必须是注册商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是许可使用行为生效的前提和必须的法律程序.但是从本市调查中发现85%的许可使用合同不规范,有的甚至未签订使用许可合同.  相似文献   

2.
《商标法》第40条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当报商标局备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第19条规定:“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未在商标局备案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肯定了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备案具有对抗力的法律意义。但其确切含义如何,目前没有一致意见,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不同的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朱军华 《经营者》2002,(12):63-63
<正> 一、当前商标使用许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沽名钓利",盲目滥施许可使用。一些商标注册人在本企业的产品功成名就之后,只图眼前的经济利益,急功近利,对被许可人不作考察,将注册商标许可给生产能力低、质量差的企业有偿使用,作为生财之道,使商标信誉降低,砸了自己千辛万苦创立起来的牌子,最终失去消费者和市场。 (二)"囫囵吞枣",变相买卖商标标识。在现实中,许多商标注册人将自己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刑法》第213条的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商标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在市场竞争中,商标不仅反映了某种产品的质量,而且也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和声誉,是企业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为有效预防和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本文拟对与假冒注册商标罪有关的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6年6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于中国彩信商标侵权第一案公开宣判,认定深圳市彩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秀公司)在其网页上使用“彩秀”标识的行为侵犯了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公司)注册商标“彩秀”的商标专用权。彩秀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上诉,该判决于日前生效。由于此前在国内彩信服务领域尚无商标侵权案件,故此案被称为彩信商标侵权第一案。  相似文献   

6.
《乡镇企业科技》2004,(10):47-47
商标使用不当是指商标注册人在使用注册商标的过程中,违反了商标法中有关义务性规定的情形。商标使用不当主要包括以下情形:(1)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2)自行改变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名义、地质或者其他注册事项的:(3)自行转让注册商标的;(4)连续三年停止使用的:(5)使用注册商标,其商品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的。使用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于中国彩信商标侵权第一案公开宣判,认定深圳市彩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秀公司)在其网页上使用"彩秀"标识的行为侵犯了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公司)注册商标"彩秀"的商标专用权.  相似文献   

8.
在同种或类似商品、服务上,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突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近似的企业名称的全称、简称或字号,易于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企业名称使用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抗辩事由包括企业名称合理使用、企业名称享有商标先用权。  相似文献   

9.
2006年6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于中国彩信商标侵权第一案公开宣判。认定深圳市彩秀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彩秀公司)在其网页上使用“彩秀”标识的行为侵犯了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公司)注册商标“彩秀”的商标专用权。彩秀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上诉.该判决于日前生效。由于此前在国内彩信服务领域尚无商标侵权案件,故此案被称为彩信商标侵权第一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都重视了企业商标工作,提出了实施名牌工程,引导企业争创驰名商标.本文就企业争创名牌,实施名牌工程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必须大力加强企业商标知识宣传,全面提高社会的商标意识,特别是管理部门、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要牢固确立名牌意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的商标事业发展很快.截止1995年底,全市共有注册商标6804件,是《商标法》颁布前(1982年底)的112倍.同时拥有了“小天鹅”、“红豆”等声誉较高的著名商标.但是,我市商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十分明显的,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商标注册率低,我市6.2万多户工业企业,实际拥有注册商标5056件,占工业总数的8.1%,有90%以上的工业企业连一个注册商标也没有.二是商标知名度不高,这与我市在全国、全省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符.究其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是:  相似文献   

11.
2003年5月12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以商标[2003]45号件确认:……第12类摩托车等商品上的“HONDA”商标是“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的注册商标,注册号为314940号,其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南海市某摩托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海公司”),生产、销售的摩托车上单独使用了“HAODA”标志,与314940号注册商标“HONDA”相近似,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0月份,某私营企业在本厂的电动自行车产品上使用了与另一家颇有名气电机公司的注册商标相近似的标志,造成了一些消费的误认。电机公司获悉后,向私营企业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工商局经过调杏,认定私营企业在同种商品上擅自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标近似的标志,构成了商标侵权行为。私营企业在得知构成商标侵权行为后,主动与电机公司协商,取得了电机公司的谅解,电机公司表示放弃追究其法律责任,并与私营企业签订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同意私营企业今后有偿使用其注册商标。2005年初,电机公司撤回了原先对私营企业的投诉,但工商局仍然依照《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对私营企业作出了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私营企业负责人感到很不理解:商标权利人都不追究了,工商局为何还要作出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13.
美国鸿利国际公司(下称鸿利公司)与北京市海淀区威达通用电器商社(下称威达商社)在1992年12月签定一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合同约定:鸿利公司许可威达商社使用其在中国注册的HONG  相似文献   

14.
《商标法》第52条第(一)项: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在工商行政执法中,判断两个商标是否相同比较容易掌握,也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评判标准,即侵权商标与注册商标相比较,两者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但是,判断两个商标是否近似则相对抽象,受具体办案人员的主观认识相左右,往往是“见仁见智”。笔者不揣冒昧,结合代理的一宗商标侵权行政诉讼案,对商标近似的判断标准表述见解,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特许经营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特许人),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被特许人、受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16.
商标的设计注册与使用□黄荣兵随着改革的深入,国内企业逐渐认识到商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个企业要把本企业的产品和其他企业的产品区别开来,并让消费者或用户能够识别,就必须使用注册商标。企业通过营销努力培养起来的社会形象,往往以商标形式映于消费者的头脑中...  相似文献   

17.
商标是无形资产,能给商标注册人带来难以估计的经济效益,驰名商标更是如此。驰名商标如何认定,依法认定驰名商标的条件是: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是注册商标。 对于知名度,主要根据7方面情况综合判定:使用该商标的商品的国内销售量及销售区域;使用该商标的商品近3年来的年产量、销售额、利润、市场占有率等及在国内同行业的排名;使用该商标的产品在国外的销售量及销售区域;该商标的广告发布情况;该商标最早使用及连续使用时间;该商标在国  相似文献   

18.
依照《商标法》.商标专用权由注册而产生,注册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侵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商标战略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企业也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及其它形式广泛宣传自己的商品商标.然而,在市场竞争中,商标违法、侵权行为屡禁不止.仅唐县工商局几年来就查获商标违法侵权案件近百起,从其违法侵权现象看,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19.
高佳 《上海企业》2011,(8):81-83
商标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的整体标志,代表着整个企业的形象。近年来,我国的商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注册商标总数和获认驰名、著名商标数量均有大幅增长。但是许多企业商标意识淡薄,忽视商标注册、使用和保护工作,无法应对国内企业或境外的侵权威胁,许多著名商标被人抢注或假冒,经济损失惨重。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不足,直接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前,对商标侵权行为的制裁,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均由司法机关受理案件、并做出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规定,对于假冒注册商标和商标侵权行为,被侵权人既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侵权行为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求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本文将结合几年来商标管理工作的实践,仅就商标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理作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