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养殖鱼类品质改良技术是指在鱼类养殖特别是名优鱼养殖过程中,通过优化饲料、养殖水体等方式。改良提高养殖鱼类的品质,保持其风味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六、成虾养殖技术目前小龙虾成虾养殖主要采取的是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鳜鱼的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鳜鱼是当前内陆淡水养殖的热门品种之一。其养殖模式有多种,现将其养殖方式及养殖技术要点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香鱼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刚刚起步,而网箱养殖香鱼在东北地区尚属首例,该种养殖方式既不占用池塘、又不必大量使用鱼药,由于水库中的水体呈流动状态,很适合香鱼的生长,同时又可以减轻各种病害的发生,提高成活率,因此利用网箱养殖香鱼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市场。  相似文献   

5.
宝应县地处里下河地区,水面资源丰富。为了充分利用水体,增加养殖效益,降低养殖风险,许多养殖户将栖息水层空间不同、食性或摄食方式有异、相互间生存竞争矛盾较少、甚至是共生共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品种的养殖对象放养于同一水体中进行混套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由于水产养殖的特殊性,通常在水体中某一养殖品种发生病害,要针对所有养殖对象用药。而不同的养殖对象对防治病害药物的忍耐性各不相同,给用药防病治病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我县混套养殖面积较大.时间较长。在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中华鳖的拟生态养殖,就是在池塘内模拟自然界中华鳖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养殖纯野生中华鳖繁殖的鳖苗,以全价专用甲鱼料为主,辅以猪、鸭的肝脏和水库低值小鱼等饲料进行喂养,并加强科学饲养管理的养殖方式。由于该养殖方式模拟中华鳖的自然生活习性,不仅在养殖过程中甲鱼病发生较少,而且商品甲鱼体色金黄,肉质品质与野生鳖相近,市场售价比温室甲鱼高出很多,提高了养殖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片面强调高产值和养殖规模的扩大,一些养殖水体受污染的程度超过其自净能力,养殖水体日益老化并已成为阻碍养殖业发展的一块绊脚石。长期积累的负面效应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轻者导致养殖效益下降,重者导致养殖对象的大批死亡。如何减轻养殖水体的自身污染,走生态养殖的发展道路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是通过优化养殖结构,实行综合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技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鱼草混养是一种常见的生态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8.
2003年,我县开始在小型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鳜鱼,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养殖面积逐步扩大。网箱养殖鳜鱼有单养和套养两种方式。现介绍利用小型水库网箱单养鳜鱼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泥鳅的成鱼健康养殖,包括苗种的选择、饲料的投喂、水质的控制、病害防治等方面。国内外对成鳅的养殖有多种方式。国内泥鳅健康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水泥池养殖、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网箱养殖、泥鳅套养、泥鳅流水养殖、泥鳅家庭养殖等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众多鱼、虾、蟹价格波动或下降的情况下,鳜鱼价格则相对稳定,一直畅销市场,并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鳜鱼的养殖方式有主养和套养两种方式。主养需要配备鲜活的饵料鱼,养殖技术要求较高;套养可适合不同的养殖水体,尤其是在养成接和养成鱼的池塘中,由于生长着较多的野杂鱼,通过套养当年繁殖的小鳜鱼,既可减少野杂鱼对主养品种的争食争氧的危害,实现低质鱼的转化,又可不影响主养品种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鲟鱼品种较多,目前已人工试养成功,并有批量小体鲟、匙吻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鲟等苗种供应,其商品化养殖有静水、流水等养殖方式。现将鲟鱼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静水养殖1、池塘选择。池塘面积1300平方米左右,水深1.5~2米,水源以水库、江河、湖泊水为好。水质应清新无污染,并配备增氧机。池塘在放养前1周左右应用生石灰清池消毒,注意不可使用漂白粉消毒。2、苗种放养。每亩放养体长15厘米以上的苗种500~700尾,同时放养鲢、鳙鱼夏花4000尾左右。苗种放养前要用3%食盐水浸洗20分钟。3、饲料…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鱼是我国一项传统农业,改革开放以来素称“鱼米之乡”的吴江市,把发展渔业经济作为繁荣“三农”的重要工作。在发展渔业经济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吸收国内外先进知识,改进传统养殖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3年池塘鳜鱼养殖出产商品量达  相似文献   

13.
<正> 乌龟由野生进入养殖其生存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实施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后,养殖龟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可大大提高。本讲主要讲述几种不同养殖方式下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河蟹养殖方式多样,有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等,现以池塘养殖为例,将笔者8年来的养蟹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泗阳县桃源水产养殖场为江苏省无公害乌鳢养殖基地之一,主要以常规鱼为养殖品种,随着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的发展,常规鱼养殖效益逐步下降,水产养殖场的收入日渐减少。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综合养殖效  相似文献   

16.
厦门市大规模养殖罗非鱼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盛于90年代,养殖各种罗非鱼1.57万亩,产量1万吨左右,各地兴起了挖池塘热,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并且造就了形式多样的养殖方式,从池塘到水库,从淡水到海水都有养殖,从苗种、养成、饲料到加工,技术完整、成熟。厦  相似文献   

17.
为创新乌鳢养殖方式,我们进行了“乌鳢高效健康养殖技术研究”,关键技术为稀放混养护水、种植水草净水、使用微生物制剂改水,实现生态环境和养殖效益双赢。2013年,试验面积4380亩,总产乌鳢10555t,销售收入18155万元,实现利润3667万元,养殖产量、纯利润较2012年分别增长11.7%和18.8%。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无公害莲田养鱼是稻莲田养鱼的延伸和发展。80年代以来,在科技人员和莲农的共同努力下,莲田养鱼这一新型生产方式在迅速普及,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不断提高,一般平均亩产鲜鱼在50~75kg以上,亩产白莲75~100kg,亩产值可达2,800-3,200元(其中渔业产值500~800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不错。无公害莲田养鱼是以莲籽生产为主,同时生产鱼类的一种种植和养殖有机结合的新型生产方式;也是建立以莲为主,  相似文献   

19.
在鱼类的养殖过程中,人们为了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采取了引进优良品种、改进养殖方式、加强养殖管理、注重鱼病防治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生产过程中,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尤其是降低饲料成本(饲料成本占养殖总成本的50%以上),提高饲料利用率.是决定养殖经济效益好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泥螺滩涂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螺养殖具有投资少,养殖周期短,养殖技术简单,收益较高的特点。泥螺是我区滩涂养殖的重点产品之一,目前我区泥螺养殖面积已达到3500亩左右,产量约120t。但是目前我区泥螺养殖中仍存在养户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产量、收益相差较大的情况。为此,笔者根据对养户的走访、了解,接合市内外泥螺养殖的相关经验,对泥螺养殖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