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井化学宣称该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生产己烯的均相催化剂技术,并计划采用该技术建设一座能力为3万吨/年的己烯装置。这套装置的开工投用日期定于2010年。这种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促使乙烯三聚,是在三井所积累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经验基础上开发成功的。该催化剂表现出很高的选择性,而活性相当于目前为止仅有的用于乙烯选择性三聚生产己烯的铬系催化剂的600倍。而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便能达到如此高的活性,从而简化了工艺设计并大大节约了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2.
由大庆化工研究中心申报的一种乙烯三聚催化剂及其应用成果,日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3.
运用异丁烷脱氢反应相关催化剂体系,也就是无氧脱氢的催化剂体系与有氧脱氢的催化剂体系。其中无氧脱氢的催化剂操作有关条件比较苛刻,而且积炭失活相对较快,在选择性方面比较好。本文主要对异丁烷脱氢铬系催化剂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日前成立。其中北京三聚公司以现金2000万元出资,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专有技术出资。该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化肥、煤化工、能源化工等催化剂工艺及相关技术以及技术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等。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丙烯腈水合法生产丙烯酰胺所用铜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铬离子含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及铬的再生回收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聚乙烯醇联合装置投用CTV-Ⅳ型催化剂,优化乙烯起始浓度、充氮方式及助催化剂补加量等工艺条件,使该催化剂在生产中顺利度过驯化期。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等达到工业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种最先进的α-烯烃技术,使Chevron Phillips公司(CPChem)获得2005年Kirkpatrick化学工程最高成就奖。CPChem公司的乙烯选择性三聚工艺于2003年在卡塔尔Mesaieed地区47kt/a己烯-1生产装置中实现了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8.
袁继成 《化工管理》2013,(14):72-73
本文以国内首套引进的美国Chevron异构化脱蜡工艺为基础,采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由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催化剂PIC 802,对其进行实验室小试评价及工业放大实验,评价其反应活性及寿命,分析其各项性能指标及其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还有一些中小型化工企业采用乙醇脱水工艺制乙烯。该工艺选用的催化剂主要是活性Al2O3、杂多酸和分子筛等。活性Al2O3催化剂价格便宜、活性和选择性较好,但反应温度高、反应空速低、能耗高、设备利用率低。杂多酸催化剂反应温度低、选择性和收率高,但催化剂制备技术要求高、价格昂贵。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高且稳定、反应温度低、反应空速大,但催化剂寿命短、放大倍数小,使工业化生产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一种甲苯甲醇烷基化制二甲苯及乙烯丙烯工艺,该工艺可高选择性地将甲苯和甲醇转化为对二甲苯和乙烯丙烯,并且由于采用移动床工艺,可在保持催化剂高活性的同时减少催化剂的磨损率(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CN101417235(A)2009—04—29),另外,大连化物所还就该催化剂申请了固定床与流化床的工艺。  相似文献   

11.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试平板式脱硝催化剂化学成份时,因催化剂的有效成分与基材剥离时,会把基材中的干扰元素引入到有效成分中,特别是基材中的铬与钒具有相似的波长,影响测试。文章采用磁铁吸附法、波长调整法两种手段,消除了铬对钒测试的影响,测试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和齐鲁石化分公司承担的新一代乙烯氧氯化催化剂工业应用试验通过了中国石化组织的技术鉴定。在齐鲁石化氯碱厂200kt/a氯乙烯装置上完成的工业应用试验表明,补加该氧氯化催化剂后,工业装置各项指标运行正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进口催化剂。  相似文献   

13.
改良与更新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其长久健康发展。文章从含义、特点、流程角度分析了Unipol气相法聚乙烯工艺,同时从装置改良、干粉催化剂应用、铬系产品生产三方面对提高Unipol工艺技术,进行科学有效操作,改良产品质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日,石化院新型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核心专利——一种全馏分裂解汽油双烯烃选择加氢方法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该新型催化剂今年7月已在独山子石化乙烯裂解汽油加氢装置投入工业应用,已实现满负荷运行,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5.
德国化学家齐格勒(K.Ziegler)和意大利化学家纳塔(G..Natta)发明了由Ⅳ~Ⅷ族元素(如Ti、Co、Ni的卤化物)与I-Ⅲ族金属(A1、Be、Li)的烷基化合物或烷基卤化物组成的Ⅸ一烯烃聚合催化剂,即著名的齐格勒一纳塔该催化剂,奠定了现代合成高分子工业的基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对含碘的羰基法乙酸在乙酸乙烯单管工业化装置上进行了应用试验,讨论在生产乙酸乙烯的过程中,使用含有微量碘的甲醇羰基合成法乙酸对乙酸乙烯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深度脱碘的羰基法乙酸中的碘对乙酸乙烯催化剂的活性和使用寿命有明显影响,影响程度随碘浓度和使用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严重,而经过深度脱碘的羰基法乙酸可以适用于乙烯法乙酸乙烯生产.  相似文献   

17.
最近,美国道化学公司与SimiX技术公司采用最新的高速筛选(HTS)法开发烯烃聚合新型单中心催化剂。开发的是酰胺基醚系新型铝催化剂,结合大量金属配位基复合物高速筛选,确立了高活性非茂金属催化剂体系。此次新型催化剂开发的最大焦点是综合高速筛选技术。两公司从庞大的候选化合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和茂名分公司共同开发的高沥青质转化渣油加氢催化剂组合体系日前通过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该技术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20件。  相似文献   

19.
截至11月中旬,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裂解汽油加氢二段LY-9802催化剂已在独山子石化24万吨/年乙烯装置上连续运转1000小时以上,加氢产品合格,各项工艺技术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国内外合成氨生产,以水蒙汽加一氧化碳变换制取氢,普遍使用铁铬系中温变换催化剂。其需要量是目前化工生产用催化剂最多的一种。我国每年需要量2万吨左右,占总需要量40%左右。中温变换催化剂主要作用是促进一氧化碳和水蒙汽的变换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