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实现华夏文明大发展、大繁荣,是甘肃省文化建设的主题.以政府为主导、地区为主体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文化发展的需求,甘肃高校参与地区文化建设、发展和创新的形势已迫在眉睫.为此,要政府主导,高校协调,大力发挥高校的科研、人才培养职能,实施以"发展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研究为主体,文化应用和文化传播为两翼"的新模式,逐步实现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美好发展,实现建设甘肃文化大省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时溪蔓 《魅力中国》2014,(25):250-250
中原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弘扬中原文化,传承创新华夏文明,对于建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发展》2013,(8):45-47
开栏的话:备受全省人民和社会各界关注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规划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这是我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战略之举,对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探索科学发展、转型跨越的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从本期开始,本刊从"人文"的视角,运用多种文体报道全省各地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最新动态,与您一道为推进文化大省建设鼓与呼!  相似文献   

4.
李永贤 《发展》2016,(4):31-32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黄金产业.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文化建设战略平台,甘肃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的目标,为高台县发展文化产业带来了机遇,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5.
崔仁杰 《发展》2014,(1):42-43
近年来,崇信县抢抓国家和省、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机遇,统筹全县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契机,全力加快龙泉寺文化旅游园和五龙山-唐帽山生态旅游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崇信县抢抓国家和省、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机遇,统筹全县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契机,全力加快龙泉寺文化旅游园和五龙山—唐帽山生态旅游区建设,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公共文化普惠共建工程、文化产业跨越发展三大工程,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文化大繁荣推动全县经  相似文献   

7.
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为使"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顺利展开,首先要以全新的、现代的眼光对华夏文化的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进而明确华夏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内容。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华夏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这些文化财富加以创新性地传承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软实力。这应该成为华夏文化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构建嘉峪关、酒泉、哈密、吐鲁番区域旅游文化圈,实现区域经济和旅游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甘肃省委、省政府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决策部署,为加快我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化区域文化旅游合作,构建嘉峪关、酒泉、哈密、吐鲁番区域旅游文化圈,实现区域经济和旅游文  相似文献   

9.
子午岭风光     
潇魔 《发展》2014,(11)
正正宁县依靠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加大旅游文化产业基础投入,培育形成了黄帝文化体验游、革命圣地缅怀游、罗川寻清访古游、子午岭绿色生态游、观光休闲度假游"五大品牌"。同时抢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及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机遇,  相似文献   

10.
李全中 《发展》2013,(9):17-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发展的自信和包容。泾川居丝绸古道要冲,为华夏文明摇篮腹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孕育出了许多绚  相似文献   

11.
王兴隆 《发展》2013,(6):28-29
甘肃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向国家申报批准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是根据甘肃的实际,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战略举措。站位高、思想新、创新性强,是举世瞩目的大好事。如何把这件事办好,做大文化产业,达到预期的目的,造福甘肃人民,以至影响全国。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促进农民农村物质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保障和灵魂,在扎实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阶段,被赋予了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满足农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和增强农民的内生动力的时代要求。但当前的乡风文明建设还存在不良社会风气滋长、优秀传统文化衰落、公共文化建设滞后、乡风文明建设主体缺位等问题。在扎实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总体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强魂、传承、创新和集智,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加强公共文化建设丰富精神生活,培育农民参与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晓媛 《发展》2013,(2):86-87
一、张掖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一)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一批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文化产业园区,力争将张掖建成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重点抓好“一中心、两园区、七基地”建设。“一中心”即张掖市文化交流中心;“两园区”即大佛寺文化产业园区、祁连玉文化产业园区;“七基地”即湿地沙漠文化产业基地、丹霞文化产业基地、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基地、裕固风情文化产业基地、黑水国生态文化产业基地、山丹皇家马场文化产业基地、民俗工艺文化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屈虹 《北方经济》2012,(15):42-44
正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由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历史转变。面对这一深刻的变革,人类需要团结起来,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的狭隘观念,一致行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草原生态文化以其生态性为突出特点,凝结着草原上生活的人们的智慧光芒,生动地体现了人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巨大的价值。传承草原生态文化,必将对建设现代生态文明发挥重要作用。一、草原生态文化的内涵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  相似文献   

15.
甘肃肩负着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建设“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的历史使命,必须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加快推进向西开放.甘肃加快推进向西开放,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力,以节点城市为基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保障,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着力点,促进甘肃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6.
在孕育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黄河流域的渭河之滨,矗立着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宝鸡。她不仅浓缩了华夏文明传承的辉煌足迹,散发着青铜器之乡的迷人魅力,也因为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诞生和发展,而充满了创新的活力和成长裂变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文化遗产是华夏文明的精华,是我们文化由来之根,更是文化创新之基。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上,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实际的困难。如何走出“保护——开发——破坏——再保护——再开发——再破坏”的怪暖?如何准确把握“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作为民族智慧结晶的文化遗产,对它的保护与传承同样需要智慧。由此,从本期开始,本刊特邀裴钰先生撰写“文化遗产开发难题”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化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是以人类为中心价值取向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价值取向的文化,也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的形成有赖于生态文化建设的推进,缺乏生态文化的支撑,生态也就难以成为一种文明.文章以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新精神、新要求,对建设西藏特色的生态文化、推进西藏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建设途径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在中国逐步走向世界的当下,有着深厚积淀的华夏文明正在焕发着新的活力。建设文化大国和强国,成为了当今中国经济崛起后的另一发展主题。古老的中国文明,是唯一一个历经几千年而没有断裂的奇迹,这种延续正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显著符号,而如今这些符号所承载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其自身的意义。中国历史是民族融合数千年的历史。是什么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产生那么大的凝聚力和文化传承力?那就是被世人称之为"东方魔块"的绝美汉字。如果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从这个意义来说汉字正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文化传承"基因"。的确,汉字在华夏文明的承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未来,它仍将一如既往地充当着华夏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载体。但步入当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汉字的地位和价值正越来越被忽视,其难写、难学的特点也在这种忽视中被凸显。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一直坚持实施生态省发展战略并大力推进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黑龙江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工作,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保障机制,健全组织领导保障机制、完善法治监督保障机制、构筑基础设施体系保障机制、构建生态文化体系保障机制、强化科技创新人才保障机制、创新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为打造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新常态,实现美丽龙江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