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楼市》2008,(10)
建筑类型:小户型公寓区位:文教区户型面积:65、75平方米价格:26000元/平方米室内风格:Art Deco 风格楼盘介绍:梧桐伍号是钱塘·梧桐公寓压轴之作。市中心稀有的多层电梯公寓。独一无二的 Art Deco 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致力于打造城市中心一个人的豪宅。外立面通体干挂帝国黄花岗岩,Art Deco 风格的豪装空间内,奢享众多全球尊贵品牌和 Art Deco 定制家具。梧桐伍号奢侈的为所有业主准备了为各  相似文献   

2.
《楼市》2006,(14)
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Art Deco出现以来,各知名品牌设计师纷纷将Art Deco的元素融入其设计理念,创造出众多传世佳作,享受着富商名流的追捧,如Chanel No°5的香水瓶、Dior的Art Deco系列腕表等。时至今日,Art Deco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时尚界、地产界的眼球,其风潮更是席卷全球。建筑、服饰、珠宝、汽车、以至于钢笔等,无不通过Art Deco在呈现工业文明所崇尚的简洁与机械美的同时,表现着古典主义的奢华与繁复。Art Deco的优雅风潮,也影响到了杭州这座优雅的城市,在3月、5月两次房交会上赚足眼球的钱塘·梧桐公寓,其建筑风格就是Art Deco!庞大的建筑体量、塔楼式的退台、细腻的腰线装饰……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给杭州的地产界刮来一阵新风。Art Deco是什么?Art Deco从何而来?Art Deco又为什么会在当代中国复兴?让我们以钱塘·梧桐公寓为例,探究Art Deco在当代中国复兴背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鑫 《楼市》2011,(Z1):105-109
"我喜欢看美国的老电影,喜欢上海的摩天大楼,我最喜欢Art Deco建筑风格的房子,低调又奢华。"成功购得下沙某Art Deco风格排屋的吴先生很是兴奋。近些年,不少开发商不约而同地把建筑设计风格作为卖点,吸引购房者眼球。而Art Deco建筑风格的高"出镜率"也在很大程度上"魅惑"了杭城不少购房者。那么,究竟什么是Art Deco建筑风格?其特点和优势在哪里?杭城诸多楼盘是否只是将此作为一种营销噱头?  相似文献   

4.
董轶群 《楼市》2011,(21):46-49
梧桐昭示优雅,也承继优雅,从2005年,钱塘集团首次将Art Deco建筑风引入杭州,在文一路与学院路交会处种下第一棵"梧桐"——钱塘·梧桐公寓。到后来的天津世纪梧桐公寓、合肥的金色梧桐,再到2010年的钱塘·梧桐燕庐及钱塘·梧桐蓝山。一个专属于钱塘的"梧桐系"产品链条,随着时间的推移,轮廓渐渐清晰。钱塘"梧桐系",正以"Art Deco建筑"之名,自成一段段优雅篇章。我们走进钱塘"梧桐系",解读它演绎着怎样的一场场Art Deco风,每个产品对Art Deco的呈现又有着怎样独特的刻度与姿态?  相似文献   

5.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基石.所谓社区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生活共同体内生活的人们,长期、逐步地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和民俗习惯.发展社区文化对塑造城市形象、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增加城市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繁荣丰富的社区文化已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吕莉 《楼市》2012,(6):86-89
样板档案:天阳·半岛国际·"适"三房·123㎡自1925年巴黎的"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ecoratifs Industriels Et Modernes"后,Art Deco风格一度被视作"二十世纪最激动人心的装饰风格"。如今,半岛国际与世界级室内设计大师梁景华携手,对Art Deco风格进行了重新演绎,就让我们一睹为快吧。  相似文献   

7.
城市形象就像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管理经营水平、文化精神、市民生活状态等都会在这张"名片"上体现。城市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和文化的集中反映,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杰出的富有个性的建筑是这个城市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建筑的象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建筑的象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建筑的象征,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李靖 《价值工程》2012,31(9):67-68
20世纪20-30年代,在欧洲大陆和美国流行着一种设计风格为艺术装饰风格。艺术装饰风格不是一种单一的设计风格,而是多方面设计风格的统称。它以富丽和新奇的现代形式影响着建筑、室内设计、家具、玻璃陶瓷、服装等设计领域。  相似文献   

12.
廖美华  刘小莲 《价值工程》2011,30(7):241-241
装饰艺术涉及各个产业的艺术设计,具有广阔的社会与经济基础,同时又具有不断发展的前沿性。装饰艺术设计已不是传统的文化价值意义,而是与现代社会经济市场息息相关的学科,它将改变一个国家的创新设计能力,提升民族多元化社会形态的价值观念。在此意义上,高校的装饰艺术学科也因此改革,与市场接轨,产学结合。  相似文献   

13.
城市雕塑与城市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铁城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5):插页4-插页6
城市雕塑有其独特的艺术性格,是城市公共空间中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关乎着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以城市雕塑艺术的名义,在尊重城市历史、城市个性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城市人文资源并使之艺术化地形象呈现,或在此基础上举行相关的艺术大展、大赛,成为城市雕塑艺术参与城市形象塑造的有效方式.在城市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城市雕塑的建设切忌脱离实际,一味盲从.  相似文献   

14.
申立 《城市问题》2012,(8):68-72
通过对上海里弄的史料分析和实地调研发现,里弄空间变迁受制于近现代城市管理体制与方式的深刻影响,映射出独具特色的上海都市海派文化。建国前,租界和华界管理模式的不同影响着里弄的扩展方式,里弄在此过程中又演化出多种建筑类型,并产生了特定的空间形态。建国后,里弄空间变迁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行政力量在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当前里弄变迁与行政区划建制等具有密切联系。都市居住文化景观的空间变迁是城市管理、房产开发、体制改革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钻石模型”的上海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21世纪以知识要素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的支柱,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在拉动地区经济增长,改变产业结构和促进就业,树立现代城市新形象中的重要作用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关注。客观合理地评价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对该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波特关于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理论,结合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对上海市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对如何提升上海创意产业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中华文化的内涵,按表、里、中间三个层次,进行了细分,并对其最基本核心内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其核心从以民为本,民情民心为核心的最新发展进程,提升为以人为本。文章强调结合各城市具体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弘扬各自的城市形象气质特色,并以京派、海派、岭南派等予以简单剖析。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东正教堂是哈尔滨市的标志性遗产建筑,其典型的俄罗斯东正教穹隆项建筑风格,至今影响着哈尔滨新旧城区的城市景观.本文从世界遗产的视野,分析了哈尔滨东正教堂的遗产背景,阐述了它的历史与现状,并提出了保护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8.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业转型路径研究——以绍兴古城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扩展的过程中,很多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城市功能重新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掘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价值,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休闲度假价值,是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产业转型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绍兴古城为例,从古城休闲度假旅游体系的构建出发,探讨古城旅游产业由观光向休闲度假转型的发展路径,包括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产业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作为已经初步具备建设国际消费城市基础的重要经济体,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应借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与旅游城市建设的机遇,不断丰富完善各种消费品与服务供给,有效降低消费成本,推进建设国际消费城市。本文结合上海已有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基础,切实分析上海构建国际消费城市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吸纳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努力提升消费总量、不断提升消费品供给质量、优化消费结构等上海构建国际消费城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世博会与上海国际大都市形象塑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城市形象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外界的负面评价也不少。首先从理论上归纳了国际大都市的4大核心特征;然后基于国际大都市的核心特征和上海市发展愿景,运用城市营销理论,从满足目标市场需求角度提炼出上海应该重点塑造的国际大都市导向的7种核心城市子形象。其次,通过对博览会理论和世博会实践的研究,剖析了世博会为上海城市形象塑造带来的6方面机遇。最后,提出成立上海城市形象战略管理中心等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