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动态发展的建筑市场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与员工,特别是与核心员工的成长进步分不开的。这需要企业组合和优化人力资本,把核心员工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核心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事实证明唯有相互促进、共同成长才能实现两者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心员工的成长进步,就是关心企业的发展和未来。造就一支“思想进步、技术精湛、作风过硬、奋发有为”的员工队伍,是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联系企业员工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当前应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供电企业青年员工现状及思想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新时期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人才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青年员工在思想意识上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自身的成长进步,而且影响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结合当前企业中青年员工的身心特点,进一步摸清其思想、工作学习及生活等状况,有针对性地对青年员工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建设发展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术界关于“企业可持续成长”概念在理解上比较混乱,阻碍了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深入探讨“企业可持续成长”概念的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对于企业可持续成长理论研究和指导企业实践都有重大意义。文章尝试对“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概念内涵、外延与本质特征进行详细的阐释,力求从多维的角度对其进行科学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5.
王炳华 《中国电业》2006,(12):26-27
和谐电力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其中。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职业生涯拓展的和谐互动,促进企业价值和人才价值共同提升,是电力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辅分离涉及到大量的人员分流和安置。对此,中电投党组的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决不能不负责任地把员工推向社会。不能简单地靠裁员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保定供电公司(以下简称保定供电公司或公司)在秉承国网公司“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和谐企业建设。企业遵循“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准则,以企业发展实现员工成长,依靠员工业绩促进企业发展,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统一,形成了“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忠诚企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7.
创建学习型企业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学习问题,而且还涉及企业生存和发展方式的优化、企业观念形态的塑造、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育等重要方面。对基层来说,开展创争活动就是为企业改革、发展和企业转型创造良好氛围,为员工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机遇。而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将关注企业的发展和关注员工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企业得到发展的同时,使员工得到全面的发展,使企业更加和谐,更加具有活力。  相似文献   

8.
员工是企业的主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心员工的成长进步,就是关心企业的发展和未来。造就一支“思想进步、技术精湛、作风过硬、奋发有为”的员工队伍,是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联系企业员工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当前应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一、落实责任,把加强和改进员工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员工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石油石化企业员工队伍的整体形象,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工作目标,能否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大问题。企业要想实现经济平稳较…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国有大型企业不断通过改革、改组、改造,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员工的福利和薪酬待遇普遍得到提高,但大多数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依然堪忧,员工的满意度、工作的积极性还不能令人满意。那么企业如何才能留住人才,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的积极性呢?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企业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就应该为每一位员工都提供一个不断成长,以及挖掘个人最大潜力和建立成功职业的机会。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注重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指导员工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的职业目标,在员工实现个人目标的同…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灵魂在于人,企业的进步与人的进步几乎是同时的,把企业的发展与员工个人的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就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如何为人与企业的结合提供有效的载体和渠道,则是一个企业获得持久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于是,企业文化应运而生。在我国,企业文化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作为市场运行主体在经营实践中经历了经验管理、制度管理阶段,进入文化管理阶段创造的文化成果,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整套具有主导企业方向、为全体员工认同和自觉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对知识的获取与运用,尤其是知识密集的高技术企业,因此,探究知识搜索活动与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揭示知识搜索驱动高技术企业成长的机制,在对知识搜索、双元创新和高技术企业成长关系分析基础上,提出“知识搜索-双元创新-企业成长”的作用机制,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特征对该作用机制进行细化,构建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下知识搜索驱动高技术企业成长螺旋模型,并对华为公司进行案例研究,检验理论分析,为高技术企业通过获取、运用知识推动企业可持续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杭 《轴承工业》2007,(12):28-3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指导现代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无锡市滚动轴承有限公司作为从国有企业成功转制的民营企业,在企业的发展中就是全面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依靠员工办企业。  相似文献   

13.
从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的实质、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关系、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在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宝钢在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道路上的经验和做法,探索企业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人才是保持和增强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关键,人才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如何提升员工的生产力一直是企业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企业越来越重视在员工教育培训上的投入与发展。同时,现代企业员工在组织中也越来越关注自身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并  相似文献   

15.
可持续成长型企业的基本约束条件及其战略重点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不仅是企业家的共同追求,也是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微观基础。可持续成长型企业是以不断变革与创新能力为依托,在维护代内稳定成长的同时,适时实现“代际推进”的企业。企业观的重塑、战略资源储备以及知识资本积累超前增长,是企业走向可持续成长之路的基本约束条件。可持续成长型企业的战略重点在于企业的“代际推进”。而核心能力的自我超越、代际推进路径的选择以及保持“创新个性”,则是企业顺利实现代际推进的重要环节和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企业福利分配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企业福利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激励因素,是建立改善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础,是构建现代和谐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和稳定员工的重要法宝。关注改善企业员工福利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改善企业福利条件,能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秀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三、企业文化建设重在理念形态文化,就是要使理念形态文化变成全体员工的奋斗目标1.以企业发展为己职,与企业共创共荣共发展员工关心企业的发展,企业用发展凝聚员工。这不仅是公司上下的共识,几乎也是企业和员工都认可的一条不变的法则。因为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已经深入人心。最近,中核集团公司开展了职工  相似文献   

18.
论矛盾管理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企业可持续成长是现代管理学的研究主题企业可持续成长包括下列两个含义:(1)企业是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它的生产建设必须同环境保持协调发展,企业的发展,绝不能走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为代价而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道路。(2)企业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一个生命体,它要持续成长,还必须保持其生命力(成长力)的持续性,要按照一切生命体生存和成长的新陈代谢的规律,走在今天的事业中孕育着明天事业的道路。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企业生命力(成长力)衰退症,例如,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和销售收入收益率(纯收益/销售收入)连续低于企业所属行业…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神华集团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介绍了神华集团努力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企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地方与企业合作共赢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管理规范化要求的逐步提升,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大幅度提升员工队伍素质能力,夯实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如何有效激发员工岗位成长成才的积极性,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职业发展通道建设实施步骤完善技术岗位职业发展通道,应经过系统的人才盘点和专业序列划分,结合各专业序列能力素质模型,综合运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形成纵向发展、横向发展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