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慧 《江苏商论》2010,(12):13-15
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采用了"原产地形象——产品评价——购买意向"这一原产地效应研究的基本模型,抽取168个界于18~35岁年龄区间的消费者样本,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敌意态度与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其次,上述群体对日货存有明显的敌意,这一态度降低了其对日本产品的购买意向,但并不影响产品评价;第三,偏低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与(日本产品)产品评价和购买意向有较低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借用Klein等设计的量表,调查城镇与农村消费者对日本的消费者敌意、购买意愿与拥有日本产品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引入人口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对日本存在中度总体敌意、高度战争敌意与低度经济敌意;消费者敌意与产品评价不相关,与购买意愿负相关;产品评价与购买意愿正相关;受教育程度与购买意愿正相关,中等收入消费者的总体敌意水平高于低收入与高收入消费者,年龄同购买意愿负相关。最后分析了营销启示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彭璐珞 《商业研究》2012,(10):161-168
从企业广告的角度,研究在华经营的日本企业如何降低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产生的消费者的敌意、强化中国消费者对日本品牌的正面感知、进而提高积极态度和购买意愿。通过回顾相关文献,本文提出两个影响消费者对日品牌态度的核心变量——原产地效应和消费者敌意,分别对消费者态度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因此,相关企业可以通过理性诉求、国际性诉求和个人主义诉求,避免感性诉求、民族性诉求和集体主义诉求,以强化原产地效应的正面影响,并削弱消费者敌意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地改善消费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对进口品牌或国产品牌的评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消费行为中的民族性现象与企业决策、政府政策息息相关。文章对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由来、概念、度量作了简单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企业如何在市场战略中对其加以借鉴和应用,同时探讨了政府如何对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加以引导,以激活消费者的民族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5.
在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背景下,消费者品牌需求日益强烈.本文从消费者感知视角出发,实证研究品牌认知对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与路径差异.研究表明;品牌认知有助于提升消费者感知;消费者感知有助于购买意愿的提升;消费者感知的3个方面(质量感知、价值感知、情感感知)在品牌认知与购买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品牌商家应通过管控产品品控、创...  相似文献   

6.
孙韩高  张鹏 《市场论坛》2006,(4):102-103,99
消费者对进口品牌或国产品牌的评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消费行为中的民族性现象与企业决策、政府政策息息相关。文章对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的由来、概念、度量作了简单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跨国公司如何在企业营销战略中对其加以借鉴和应用,同时探讨了政府如何对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加以引导,以激活消费者的民族中心意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品牌跨界联合的案例不断推陈出新,在品牌跨界中的联合产品差异较大,这与过去品牌联合追求匹配性存在巨大反差。企业如何提高品牌跨界联合效果成为学术界与实践界的关注热点。文章聚焦品牌跨界情境,探究产品联合距离与概念组合解释策略对联合产品评价及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实验研究表明,与近距离的产品联合相比,远距离的产品联合会引起更低的联合产品评价和更低的消费者购买意愿;感知风险和感知创新在产品联合距离与消费者对联合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关系链接和属性映射的解释策略在产品联合距离对联合产品评价与购买意愿的影响关系以及产品联合距离对感知风险与感知创新的影响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消费者认知情况和购买意愿的调查发现,消费者对辽宁省内地理标志大米的了解和信任程度不高,购买意愿一般,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重要因素。辽宁省政府应通过重视市场宣传,提高产品的知晓度;通过突出产品特征、丰富产品类型、优化市场环境等途径,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合理制定价格,激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生产和流通的方方面面,增加地理标志大米与消费者的接触点,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等措施,以此来促进地理标志产品大米产业及辽宁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消费者网络购买决策理论,人们在线购买行为要从搜索产品信息开始。本文从消费者的视角切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搜索引擎对网络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搜索引擎排名和搜索成本对在线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存在影响,并根据消费者专业能力的不同,对搜索引擎排名与态度之间存在调节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价格促销与品牌资产的关系研究一直是营销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权变理论实证研究了不同促销时机下价格折让幅度与品牌资产的影响关系,发现新产品上市和产品持续热卖时,价格折让幅度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和品牌忠诚,负向影响品牌资产;在产品退市时,价格折让幅度对购买意愿、品牌忠诚和品牌资产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敌意研究指出国家间的经济和政治矛盾会影响购买意愿,由于历史和国情等因素,我国与美、欧、日等主要贸易国长期存在类似矛盾,但是还没有从营销的角度得到学界和企业的重视。为了帮助企业界认识、理解和应对消费者敌意,文章从消费者敌意的概念、影响因素、结果变量和理论基础研究消费者敌意的特征和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品牌熟悉度和赞助方式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研究了赞助事件中品牌熟悉度与赞助方式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与购买意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与不赞助相比,品牌单独赞助时,消费者对低熟悉度赞助品牌的态度和购买意愿会显著提高,但对高熟悉度赞助品牌的态度和购买意愿则没有显著变化。其次,与单独赞助相比,当两个品牌共同赞助某一事件时,消费者对低熟悉度品牌的态度和购买意愿会显著降低;而对高熟悉度品牌的态度和购买意愿则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文章为企业营销人员制定赞助策略提出一些有益的营销启示。  相似文献   

13.
网络消费者品牌偏好与品牌选择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网络消费者品牌偏好与品牌选择之间的关系。从品牌偏好形成过程的视角,界定网络消费者品牌偏好的三个维度,构建了以购买意愿为中间变量的品牌偏好与品牌选择的概念模型。本文以手机使用的主要群体——年轻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来研究品牌偏好和品牌选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偏好的三个维度:认知偏好、情感偏好以及行为意向偏好对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并通过购买意愿间接影响品牌选择,其中情感偏好直接对品牌选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许多电商企业通过对美化产品的展示图片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仅没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消费者的差评。通过实验设计,检验了图片展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品牌差异性和消费者涉入度在图片展示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建议企业针对不同差异性和涉入度的产品采取不同的图片展示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购平台的繁荣发展,网购行为发生时消费者与实物产品的空间割裂使得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策前极为依赖关于产品的在线评论。为了研究在线评论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利用实证研究,从在线评论特征以及评论的感知有用性出发,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探讨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提出了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流通经济》2016,(7):88-97
品牌社会权力作为一种新的品牌构念,构成了能够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新的社会能力。为丰富品牌社会权力的理论研究,为企业利用品牌社会权力促进消费者购买提供理论支持,可借鉴品牌社会权力相关研究,结合"评价—情感—应对"理论,构建品牌社会权力通过品牌态度影响购买意愿的理论模型,对品牌社会权力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内化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品牌社会权力积极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且品牌社会权力的五种形式都会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积极影响;品牌社会权力积极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品牌态度对品牌社会权力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关系具有中介作用;品牌熟悉度对品牌社会权力与品牌态度之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到营销实践上,一定要在品牌塑造过程中重视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形成;要根据品牌社会权力进行市场细分,进而形成竞争优势;要在品牌延伸过程中保持品牌价值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大卖场为刺激物,采用改进的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量表,检验在零售店选择上的中国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研究发现,中国消费者存在零售店选择的民族中心主义倾向,它与惠顾本国零售店态度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惠顾外国零售店态度负相关不显著;不确定性规避指数影响零售店选择的民族中心主义,两者正相关;民族中心主义与惠顾本国零售店态度的关系受外国零售商威胁性、本国零售商信心两个因素的调节;论文还研究了相关人口统计变量与零售店选择的民族中心主义得关系。最后论文指出了分析发现对中国零售业实践的启示,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消费者对日本产品态度的仇日情结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Schooler在1965年提出来源国效应:产品的来源国(即国家品牌)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以及购买意愿,并被多次证明(Bilkey&Nes,1982;Hong&Wyer,1989;Li&Wyer,1994;Maheswaran,1994)。对于具体的国家品牌,来源地效细化为消费者对于这些国家品牌的憎恶情绪,本文将中国消费者对日本的憎恶情绪称为仇日情结。  相似文献   

19.
曹泽洲  陈启杰 《消费经济》2012,(1):53-56,64
本文从消费者认同的角度,利用结构方程实证研究了名人代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1)消费者对名人代言的自我认同对其社会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关系;(2)消费者对名人代言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均对代言品牌的品牌态度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3)消费者对名人代言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均对代言品牌的购买意愿没有直接的显著影响,但通过品牌态度作为中介,存在间接显著的正向关系;(4)消费者对代言品牌的品牌态度对该品牌的购买意愿存在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20.
贸易全球化的发展,促使消费者对国外品牌有着更多地了解,而消费者为追求品质的提升,开始侧重对海外品牌产品的购买。在此背景下,跨境电商平台迎来巨大发展契机,并且逐渐成为我国外贸经济水平提升的主要途径。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海外产品的购买。但是相较于国内电商平台购物,跨境电商平台购物存在的风险相对较大,并且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也相对复杂。基于此,要想推动跨境电商平台的进一步发展,需明确掌握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跨境电商平台的创新与优化,以期跨境电商平台的长久发展。本文针对跨境电商平台中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