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岁末年初,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捷报频传: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山东省农信社认真落实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科学调整信贷结构,突出信贷支持重点,积极建设信贷营销网络,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是全国8个首批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几年来,山东省农信社朝着“一流金融机构”的目标,坚持“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的经营理念,深化改革,服务“三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发展渐入佳境,步入全面提速阶段。  相似文献   

3.
2004年8月开启新一轮深化改革的进程以来,湖南省农信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不动摇,在全力服务"三农"中推进农信社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走出了一条社农"双活双赢"的新路子。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重重挑战和压力,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怎么走?湖南省农信社的答案是: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积极稳妥推进股份制改造;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为重点,加大信贷投放,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以为民便民利民为目标,不断增强支农功能,创新创优产品和服务;以有效防范控制风险为保障,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农信社始终把握"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截至2007年7月末,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达3933.8亿元,比2004年初增加1862.7亿元;各项货款余额达3141.5亿元,比2004年初增加1401.8亿元;农业贷款余额2024.7亿元,比2004年初增加935.8亿元,占比提高1.9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余额和新增额均占全省金融机构的95%以上,连续多年列全国农信系统首位。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农村经营网点的大量退出,使贫困地区农信社在"三农"服务中"一枝独秀",其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但受历史包袱沉重、农村资金大量分流等因素的影响,农信社生存发展和服务"三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贫困地区信用社如何发挥主力军作用,如何有效地支持"三农",如何防范信贷风险,涵养发展后劲,实现农社双赢?这些都是摆在贫困地区农信社面前的重大课题。对此,甘肃银监局王晓光局长从贫困地区农信社的实际出发,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2004年初在陇南市武都区农信社发起和组织了"走百村,进千户,暖万人"活动,引导农信社走出了一条"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密切信用、实现双赢"的新路子,为贫困地区农信社生存发展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6.
全民创业热潮席卷山东德州,小微企业特别是涉农类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作为以"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为市场定位的金融机构,德州农信社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乐陵市联社以服务"三农"为中心,以实际行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近年来,山东省乐陵市联社以服务"三农"为中心,求真务实,唱响支农主旋律,以实际行动践行"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定位和责任,用真诚的付出温暖着当地百姓,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谱写了一曲曲惠民利企的优美华章。  相似文献   

8.
2013年山东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031.73亿元,成为全省首家存款规模过万亿元的金融机构。数字的背后,是山东省农信社"三农"定力的坚守,是服务水平的提升,是业务创新的因需而变  相似文献   

9.
从农信社改制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充分释放改制红利,必须坚持"三农"市场定位,同时从法人治理、风险管理、绩效考核等多方面进一步深化转型从农村信用社脱胎而出的农村商业银行,有了新的产权制度优势之后,如何深化转型,进一步释放改制红利,增强发展原动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方向:坚持"三农"市场定位农村商业银行根在"三农",继续保持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是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不二之选"。一要立足于本土发展。力争经营战略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金融产品与地方经济需求相匹配,经营方式与地方经济格局相吻合。二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作为服务“三农”的农信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责无旁贷。近年来,山东省农信社坚持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业务发展, 不断增强和提高服务“三农”的功能和水平,在支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绩。至2005年年底,山东农信社累计发放贷款2255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493亿元,比年初净增220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64.5%, 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得到基本缓解,农信社已成为支农主力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4年8月开启新一轮深化改革的进程以来,湖南省农信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不动摇,在全力服务“三农”中推进农信社自身的改革和发展,走出了一条社农“双活双赢”的新路子。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面对重重挑战和压力,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怎么走?湖南省农信社的答案是: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积极稳妥推进股份制改造;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为重点,加大信贷投放,调整优化信贷结构:以为民便民利民为目标,不断增强支农功能。创新创优产品和服务;以有效防范控制风险为保障,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2.
改革后的江西省农信社,力破发展难题,创新经营机制,强化风险管控,提高服务水平,构建企业文化,取得了经营指标飘红、社会贡献提高、风险管控强化、精神面貌改观、企业形象提升的可喜变化。 改革以来,江西省农信社坚持"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加大管理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各项业务经  相似文献   

13.
相比绝大多数植根于“三农”经济土壤的农信社,地处城区的农信社堪称“特殊”。说其“特殊”,关键就在于其所处区域特殊,经营环境、市场定位、客户群体及结构都有别于服务乡村、县域的兄弟们。与城市边缘的郊区以及广大的农村区域相比,城区里金融竞争更激烈,身在城区的农信社,市场定位更难、竞争压力更大,比较劣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信社改革步入“深水区”,股份制、银行化改革推进迅猛。土生土长的农信社,在竞争加剧的“三农”热土上如何完成支农支小的时代重任?坚持县域法人地位不动摇的农信社,在体制改革、机制转变、经营转型过程中如何实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西省临汾市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临汾市农信社)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坚持创建信用工程、发放小额贷款的支农思路不动摇,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支农之路。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信社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员工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壮大业务规模,着力改善经营效益,实现了全区农信社三年发展规划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7.
明晰市场定位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是农信社的必然选择。如果背离了这一定位,农信社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根据这个基本原理,在明确市场定位的前提下,农信社应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细分市场,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特点、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状况,实施有差别的市场定位。县域经济是农信社的基础和主战场。应充分利用农信社  相似文献   

18.
外部环境使农信社面临激烈竞争 湖北省潜江市农村信贷市场随着农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经营理念的重新确立,标志着农行已全面进军农村金融市场,开始“下乡”同农信社形成正面竞争之势,而农村金融市场的另一家金融机构——湖北省潜江市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在全市开办抵质押贷款和担保业务,  相似文献   

19.
刷卡支付、网上转账、自助银行……对于大都市的金融消费者来说都是习以为常的手段和方式,但对于部分农村地区却曾经是很"遥远"的梦想。近年来,各地农信社尽力克服经营成本压力,努力探索,积极创新,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和满足农民生活需要的、科学合理的电子银行体系,全面提升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环境。电子银行,真正成为了服务"三农"的金融先遣军。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湖北省农信社全方面提升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积极打造小微企业的"伙伴银行"近年来,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角色悄然发生着变化,其市场定位由原来单一的支持"三农"逐步演变为立足"三农"、扶持小微企业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县域金融市场中,农信社如何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有效支持辖内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县域经济日益繁荣,已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