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梅凤 《魅力中国》2014,(17):133-133
新课改春风吹拂下,教育的沃土随之绽放出一朵朵令人赏心悦目的课改之花。除了课堂一一师生共同展示风采的主阵地充满激情、充满“人文”味儿外,作为评价师生的主要方法——试卷的改革,让老师们更勇敢、坚定地迈出了课改的步伐。但试卷中作文比例的加重(40%)是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写作能力较好的学生,语文成绩是锦上添花;而对于作文不理想的学生就显得忧心忡忡,他们的家长更是急得团团转。原本就被称为“拦路虎”的作文,如今已占据了试卷的半壁江山,这“虎”似乎更“凶猛”了。为了成绩。家长们想到的是押着孩子到处上作文速成班。孩子呢?也不敢说“不”,无奈中便形成了一种逃避、厌烦的心理状态,一见作文就没劲儿,一听作文就头痛。  相似文献   

2.
《东宇经纬》2000,(2):46-46
学生们又迎来一个梦寐以求的寒假,但在这个不短的假期来临之前,学生、家长、老师却有了各自不同的打算和担忧。一个充满矛盾的“寒假现象”,再一次不可避免地摆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3.
高振千 《中国西部》2012,(27):112-113
“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更有利的位置,最近及以后一段时间内,一道道考试、升学和择校的关隘已经成了家长们的一个个心结。“教育焦虑症”,一个新名词应运而生并逐渐蔓延开来,进入普通众多家庭中,正在使人间最美丽的天伦之爱变味,焦虑的父母们变得越来越“烦躁不安”了。考试、择校前后的家长,有为孩子成绩彻夜难眠的,有为孩子分数担惊受怕的,有为孩子升学四处奔波的,有为孩子上学懊恼伤心的,有为孩子名次坐立不安的……凡此种种,教育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心中的“痛”。对教育的过高期望,对教育的过度重视,对教育的过分要求,使不少家长再也走不出教育,孩子的教育被作为生活、家庭、人生的唯一“赌注”,这样的家长不知不觉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不患“教育焦虑症”才怪呢。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使孩子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孩子能实现自己美丽的愿望,一些家长不仅自己“积劳成疾”,也把孩子累病了拖垮了。教育焦虑症是长期的教育压力导致的心理状态,是恨铁不成钢引发的愤怒,当某种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反复出现的时候,负面情绪的积累导致过激心理出现,甚至行为失控,还以爱孩子的名义破坏子女的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曾几何时,公务员“不在状态症”成为不少地方无“法”可治的一种顽症。其一:“麻木”症。“不讲干活,只想享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工作作风蔓延;对于眼皮底下的事,只要没有人告状,或有人告状了,没有曝光,便当成这种事情不存在;遇到事情,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直至该事石沉大海;更有甚,将法律作为橡皮筋,视执法为件游戏,落实起来障碍重重。其二:“不作为”症。  相似文献   

5.
云谲波诡,发展了将近20年的中国股市就如边疆沙场,有人战死其中,有人笑傲其间。与那些被遗忘的名字相比,如今依然驰骋于资本市场的“超级散户”们仍在“追星”和“捧杀”中轮回。  相似文献   

6.
李平忧 《中国西部》2012,(6):110-111
法国孩子的“家庭理财课”:当孩子正式上学后,家长们便给孩子开设一—个专门的账户。他们认为,与其让孩子每次向家长苦苦“乞讨”,还不如定期给孩子一笔零用钱并限制消费范围。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计划用钱”的理财本领。  相似文献   

7.
卢艳文 《魅力中国》2010,(20):255-255
高中物理“难”,不仅学生常常这样说,老师们也有此同感。高中物理真的“难学”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是怎样才能让物理“好学”并且学好高中物理呢?一、调整学习心态。端正学习态度。学生觉得物理“难学”,并不是先天不足,相反有的“天资聪慧”。他们之所以觉得“难学”,是因为在上高中前他们就曾听“过来人”说过:“高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上高中后他们的切身感受的确如此,于是在他们不成熟的心里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障碍:物理难学!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心态,让他们树立“物理好学、学好物理”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何勇 《中国西部》2012,(6):116-117
孩子得了“三好学生”称号,家长并不感到惊喜,因为班上光得三好的就有一打不止,再加上进步之星、体育之星、阳光少年等表彰,几乎人人都有奖。而校长称“三好学生”泛滥是顺应“需求”。  相似文献   

9.
众多的研究早就表明:那些个在成长中显露出“厌学、网瘾、早恋、叛逆、迷茫”等特征的儿童——在部分家长或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或“学生”,其实只不过是一些暂时还不耐看的“丑小鸭”而已。  相似文献   

10.
高层声音     
《中国西部》2012,(18):4-4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湖南湘西武陵山区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专程到当地农村小学,看望慰问师生特别是在校的“留守儿童”,祝他们节日快乐。温家宝说,孩子们的身体和学业是祖国的未来,给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孩子补充营养,这些钱是用在了刀刃上。有关部门和学校一定要抓好食品质量,让孩子吃得安全,让家长放心。并感谢辛勤工作的老师们,尤其感谢那些从事寄宿制教育,专心照顾和培养“留守儿童”的老师们。党和政府会尽全力把学校办好,让成千上万的“留守儿童”有—个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上海集体经济》2010,(1):42-42
一位领导同志说:“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要“高人一筹”而不“高人一等”,善于当班长而不当家长,决策果断而不武断。这一番话,朴素而深刻,引人思考。  相似文献   

12.
曾一  若诶 《中国西部》2011,(16):72-77
暑期将过,又到中小学录取时,您是一个面临升学的孩子?还是这样孩子的家长?或许是一个关注教育的人士。您是否面临“择校”这个问题?对于“择校”热这一现象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相似文献   

13.
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高于母爱的师爱就意味着教师不能以狭隘的个人私情或好恶去面对学生.而应带着祖国的希望和人民的重托,按照接班人的要求全面关l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优生是班上的宠儿,应该多给.最“严爱”,学困生在班上属于弱势群体.需多给点“偏爱”,易犯错误的孩子更有尊严,该多给一点“宽容之爱”。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应给不同的爱,用爱呵护好每个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行贿者瞅准并利用官人们的某种“雅兴”,投其所好地奉上某种“雅品”,从而使受贿者成为手中猎物,此谓之“雅贿”。比如,有官人爱好钓鱼,便有人备好进口的高级钓竿恭请他去鱼塘垂钓;有官人喜欢打猎,就有人送上昂贵的猎枪并陪同其前往狩猎场;有官人钟情高尔夫球,则有人办好价格惊人的俱乐部会员证拱手奉上;有官人热衷于打麻将搓骨牌,于是拥来了一帮麻朋牌友,且他们总是只输不赢。同样,某官人爱读书,便有人送楠木书橱;某官人好写字,就有人送田黄石印章;某官人爱字画,八大山人的真迹自有人送进书房;某官人爱养花,名贵花木自…  相似文献   

15.
黄欢  吴映雪 《今日重庆》2014,(17):55-55
“校校通”破师生行路难 “以前嘛,娃儿上学都是走1小时山路,既不安全,又累人,我们当家长的还是很担心的。”家住周家镇团结村的李子阳告诉记者,不过现在好了,随着玉皇村道的通车,孩子上学放学再也不用走很久的山路了,而且可以乘车直达学校。  相似文献   

16.
本来就出于无奈:一样的孩子,一样的考分,不进天津,就进不了好的大学。不惜从河北、山东、山西,乃至东北,来买天津的房子,就为了让孩子能得到一个和天津孩子一样考大学的资格。这其中虽然有大款,但更多的是负债而来的家长。毕竟只有一个孩子,没什么豁不出去的。  相似文献   

17.
赵焕英 《魅力中国》2010,(15):43-43
“六心”到位,成绩显著班主任应有这种眼光,心中要有辩证法,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关怀每一位学生,那么,发革马利翁效应会出现在你面前。所以,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也需要有耐心。因而,我们应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赋之以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实践告诉我们,“六心”到位成绩就会显著。  相似文献   

18.
对于某些人来说,“过年”再也不像儿时那样令人兴奋、渴望,过年的老礼数也都忘得差不多了,什么年三十包饺子守岁、初一早上大拜年、初二回娘家……都全然不顾,还没到春节,就将这7天当成是一个大假,早早地盘算该去哪里度假了。有人甚至认为:“如今的春节,千篇一律,没什么意思,不过是放大了的双休日。”  相似文献   

19.
白艳红 《魅力中国》2013,(8):189-189
一、“一体化”评价的产生背景 随着高效课堂的逐步深入,我们殷都实验小学的课改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随之而来的困惑也是越来越多,例如,课堂教学模式一成不变,学生的评价时有时无,黑板上的评价表形同虚设。一时间,教师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学生也失去了实验初期的新奇感和快乐感。高效课堂一度处于停滞不前的“高原期”状态,甚至还有“复辟”的倾向。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没有跟上。  相似文献   

20.
黄鉴古 《中国西部》2013,(27):118-120
9月开学季,大多数孩子已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开始了新的学习旅程,然而却有一部分孩子则选择由父母授课“宅”家上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中显示,中国大陆约有1.8万学生“叛逃”学校,选择在家里学习,孩子的年龄大多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它的产生源于家长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从早期单一家长教学发展为现在的教育联盟,“在家上学”正在逐步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一批由父母授课成长起来的优秀学生证明了在家学习所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