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转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格局的重要因素,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伴随着制造业空间结构的变化。研究消费品制造业区域转移的特征有利于分析产业特性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消费品制造业空间转移总体上呈现先向沿海地区集聚后向内陆地区扩散的特征,并遵循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的变化趋势。分行业来看,劳动密集程度高、集聚程度高的行业,其空间转移发生得也较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行业内集聚和跨行业集聚经济所引致的外部性为视角,利用沿海地区制造行业四位数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产业集群、产业外部性与企业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沿海地区行业内集聚和跨行业集聚在制造业中普遍存在,跨行业集聚仍处于劣势;产业外部性与企业效率有显著的依存关系,产业外部性在一定条件下利于企业效率提高,高效率企业是外部性的重要源泉;不同制造业之间集聚方式差异性大,专业化行业内集聚明显,而多样化产业跨行业集聚明显。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主要由政策因素驱动的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业得以迅速发展。这一轮新兴工业化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外生性",即资本、劳动力与产品市场均不是来自本地,地方政府为追求GDP,重资本、抑劳工,使得劳动力与当地的城市相隔离,从而破坏了企业用工的生态环境。这是导致沿海地区劳动力短缺,迫使企业内迁的根本原因。因此,内地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须构建新的产业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模式,为企业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珠三角城市制造业的统计数据,从地区专业化系数、产业结构差异系数和空间分布差异系数及区位商的分析,对珠江三角洲地区6个城市的制造业聚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制造业存在产业同构化现象;珠三角城市制造业的聚集效应明显,专业化水平呈平稳上升趋势,而东莞市等城市的专业化水平有所下降;珠三角城市的制造业聚集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前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时期,随着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职能结构也在不断演化。以山东省为典型区域,采用规模—区位商集成法计算城市职能,并将山东省城市划分为三组,以城际职能结构差异度分析其空间分异。结果发现:城市职能结构及制造业、对外经贸等职能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三组城市的职能结构相似度以东部沿海城市最高,鲁南次之,济南都市圈差异最明显。据此提出优化思路:1以交通和产业发展带动区域发展及分工合作的深化;2东部沿海城市应共同打造高端现代产业体系,立足于高新工业、对外经贸、旅游业三大职能优势,完善路网结构以深化各市分工合作,提升本地区城市职能体系;3济南都市圈城市应强化核心城市的区域作用,以职能结构差异驱动互补性优势的发挥;4鲁南城市应注重把握机遇,优化配置人力资源,立足于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据各市特点引导跨区合作、承接产业转移,补足经济发展软肋。  相似文献   

6.
由于沿海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供给成本不断提高,沿海地区企业开始向中部地区持续转移,以促进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考察与问卷调研,对沿海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的行为路径与及其对承接环境的评价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现阶段转移企业以股份制企业、外资企业及家族企业为主;转移方式由投资新建项目和部分生产环节转移逐渐向整体搬迁演变;企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包括获取自然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接近目标市场和企业家故乡情结;转移企业对承接地主导资源优势的认同较为分散,其中对承接地劳动力资源优势较为认可。  相似文献   

7.
王文佳  熊涓 《企业经济》2020,(1):108-118
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考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与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后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及多样化水平与制造业集聚呈倒U型关系,同时城市化水平会对服务业发展模式与制造业集聚关系产生影响。分区域模型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层次、要素禀赋等因素有所差异,东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线性关系,适合选择多样化发展模式;中部地区呈倒U型关系,现阶段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更适合选择多样化发展模式;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正U型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都将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8.
为淘汰落后产能,优化钢铁产业布局,中国钢铁产业已出现向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文章运用产业转移与承接控制模型、面板数据模型论证了钢铁产业向沿海地区转移的必然性,并提出广东、广西、福建是湖北省钢铁产业转移的最佳区位。希望研究成果对钢铁产业转移起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区域间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显现,过大的数字经济发展差异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运用熵值法、基尼系数分解法以及收敛模型,考察了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10—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八大综合经济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也均实现了增长,但各地区之前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较大;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北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内部差异最大,长江中游的区域内部差异最小;全国以及东北地区、北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均存在σ收敛特征;全国与北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西北经济区数字经济发展均存在绝对β收敛,但收敛速度不一。研究结论为分析八大综合经济区数字经济时空格局提供依据,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日前,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必将为河北沿海经济带发展迎来新的良机。  相似文献   

11.
<正>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础产业,其发展对信息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起着重要作用,其竞争力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我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沿海地区是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重心。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常态"下的唐山,有机遇更有挑战。挑战是,传统产业陷入困境,经济正在经历"严冬"。机遇是,唐山面临着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沿海地区加速崛起、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等"三大机遇"。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维护部门之一,如何为党委政府分忧解难,发挥职能,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以有为博有位,提高质监部门在政府工作中的站位,是新体制下质监部门亟待解决的战略性工作。为此,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河北沿海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规划,沿海地区承载河北对接京津,打造新的经济引擎的重任,临港开发区作为中南出入沿海的桥头堡,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研究培育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竞争优势,对于提升河北园区实力,加快沿海地区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发挥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先行作用,我国于1984年在沿海14个城市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出口加工区。此唇,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出口加工区从沿海地区的大城市启动.然后向沿海地区和中小城市与中西部地区延伸.形成了由经济技术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旅游度假区等组成,  相似文献   

15.
产业空间分异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产业集聚和扩散,城市群空间结构及职能分工都与产业集聚、扩散存在联系。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6.
日前,由中国社科院、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等几家单位在四川眉山主办的"西部大开发与 中日经济合作研究会"上,来自日本国一流的经济专家、学者们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纷纷发表 看法: 应有与东部不同的发展战略   矢田俊文 (日本九州大学副校长,日本产业学会会长、教授):中国西部应该有与东部 沿海地区不同的发展战略。沿海地区主要是出口导向产业发展较快,大量引进外资,促进了 当地发展,对全国的贡献也很大。沿海地区的产品已形成其市场,西部若重复发展难以与之 竞争。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内陆地区多是优先发展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体积小…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1997年~2010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数据,计算了分行业的EG指数和Moran指数,以考察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的行业特性。研究发现:其一,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为高度集聚,医药类和电子信息类的高技术行业分别为中、低度集聚,这种行业差异主要由政策、技术、资金等多种市场进入壁垒综合导致;其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布局为负空间自相关,说明高产值区域的集聚经济效应尚未明显地向外围地区扩散,其它高技术行业布局均为正空间自相关,说明高产值区域在空间上呈现彼此邻近的片状分布。  相似文献   

18.
基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背景,河北省是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关键和难点。从市场潜力、设施的产业配套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的产业承接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与天津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河北在交通布局、市场潜力等方面也有优势;河北省自身十年对比,发现河北十年突飞猛进地发展,为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努力做准备,但在产业发展动力和发展态势方面有待更大的突破和提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入经济距离变量,架构了一个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经济空间。通过将地理空间和经济空间中的SP指数值耦合,建立了能有效衡量产业集聚与扩散方向性特征的空间计量模型。以国内两位数制造业为例,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经济距离的引入,丰富了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概念;二是通过空间变换,拓展了原有空间计量模型适用范围;三是借助空间耦合,建立了产业集聚指标和经济发展指标间的对应关系,构建了隐含有解释变量的产业集聚空间计量模型。  相似文献   

20.
霍露萍  张强 《企业经济》2020,(1):99-107
随着"疏散化"趋势的到来,我国大都市地区所呈现的集聚与扩散趋势逐渐明显。以我国128个大都市区为例,对其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集散特征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全局莫兰指数表明,2000年至2017年我国大都市区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特征,但是集聚程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从东中西和东北地区角度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均具有显著的扩散趋势,但是原因不同;中部大都市区的集聚程度具有下降的趋势;而西部大都市区具有显著集聚上升的趋势。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率、人口规模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均对大都市区的经济增长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向关系,且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对城市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最大,大都市区之间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显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都市区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最后,从顺应大都市区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制定城市发展规划以及合理分布人口规模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三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