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近年来,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特别是1996年以来我市在国有中小及集体企业中实施国退民进,私营业主通过租赁、买断等方式,以家庭式合伙型企业等面目大量出现,扩大了私营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截止2000年底我市的私营企业达到10381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625户,去年盐城市私营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19.0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84.26亿元;  相似文献   

2.
一、我市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业务发展状况 随着全国房地产业的升温及我市特大型城市建设和苏锡常都市圈的战略性规划。无锡市的房地产业大有可为,我市金融机构也纷纷抓住时机,加大对房地产市的投入力度。截止2002年3季度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88.54亿元,比年初增加31.96亿元,其中:建筑企业贷款余额22.05亿元,比年初增加10.19亿元;基本建设贷款余额66.5亿元,比年初增加21.77亿元。  相似文献   

3.
截至去年底,全市有个体私背企业25800户,从业人员48600人,同比增长13.6%。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8.9%;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2.8%;从事第三产业的占78.3%。据调查,个体私营经济占我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从1980年的不足百分之一增长到目前的三分之一强。企业实现产值8.8亿元,占我市县属工业企业产值的31.8%;商品销售额10.9亿元,占我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8.6%。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市已形成了良好发展态势.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在农副产品销售、日用百货、服装、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唱主角。其特点是:  相似文献   

4.
2008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了5.18万亿产值,就业人数达到1.37亿人,私营企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国工商系统在2008年共引导、支持124.89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实现再就业,免收工商管理行政性收费5.78亿元;支持11.87万名高校毕业生进入个体私营经济领域就业,  相似文献   

5.
一、江苏私营经济发展现状特点 1.私营经济发展水平全方位提高。近年来,我省私营个体企业注册资本、发展规模、科技水平、外向度、税收贡献都有显著提高。①私营经济总量急速增长,发展速度迅猛。2000年全省私营企业达17.41万户,注册资金达948.63亿元,总产值达1193.34亿元,  相似文献   

6.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的数据,1993年,私营企业工业产值已达422亿元,营业收入310亿元,商品零售额197亿元,截止1994年6月,我国私营企业已达32.8万户,从业人员508万人,投资者69.2万人,注册资金1,041.4亿元人民币。个体、私营经济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得以迅速崛起,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极大的活力,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经济成份。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到2000年.私营经济比重将明显抬高,将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占25%的比例,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占50%以上的比例,私营企业将达3000万家,从业人数超过5000万人,资金超过2000亿元,产值达6000 亿元。  相似文献   

7.
《现代金融》2001,(2):20-21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淮阴个体私营经济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私营企业的总量得以快速扩张。至目前,全市在册私营企业有6158户,是1995年私营企业数的4.8倍,比上年同期增长19.5%。全市个体工商户年创造的GDP占国同生产总值的13.4%,国税、地税入库收入分别占全市总额的7.8%和22.2%,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7.7%。从对28户私营骨干企业的典型调查来看,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呈出四个特点:一是各项指标快速地;二是产业结构向一、二产业拓展;三是科技含量逐步加大;四是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个体私营经济创产值19.4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12.4%。与此同时,淮阴个体私营经济还处在低水平发展阶段,并呈现出四个不足。一是企业规模偏小、二是个体私营企业对地方经济贡献率偏低;三是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不合理;四是经营素质和经济管理水平太低,技术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差。  相似文献   

8.
仙桃市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服务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仙桃市原名沔阳县,1986年撤县建市,1994年被列为湖北省直管市。2005年1~10月,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0.63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25.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3亿元,同比增长2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5亿元,同比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3815元。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盘点2002年上海经济,私营经济无疑是上海经济舞台上最为抢眼、最具活力的一股力量。据市税务部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海22万余家私营企业纳税155.8亿元,户均约7万元,纳税总量比上年净增56.7亿元,增幅高达57.2%。孕育私营企业成长和壮大的“肥沃土壤”,是遍及全市各区县的250多个私营经济区,尤其是在地域广阔的郊区,私营企业已逐渐成长为区域经济的重要力量。2002年,青浦、浦东、松江、嘉定、闵行、金山、宝山7个区的私营企业税收均在10亿元以上,其中青浦区私营企业贡献的税收近20亿元,超过全区税收总量的一半,名列全市榜首。税多源于户众。如今,上海私营企业的队伍正以日均185户的速度壮大,截至2002年底,全市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2万余户,比上年增长近三成。现在,上海每两家企业中就有一家是私营企业,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已达到281.2万人,同比增长24.9%。经过几年打拼,申城的私企大军迎来了“强盛期”,他们不再满足于小作坊、小规模的传统经营模式,而是不断做大做强。全市注册资本超过1亿元的私营企业已有38家,上海国美电器公司更是凭借12亿元的销售业绩,成为跻身“上海百强企业”的私营企业第一家。越来...  相似文献   

10.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卫生厅的有力指导下.我市于2005年和2006年顺利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了成功经验。经过积极筹备,2007年1月1日在17个县(市)全面实施,实现了新农合制度在我市的全覆盖,农民参合率达87.54%.全年累计补偿参合农民203.4万人次,补偿总费用2.3亿元。新农合各项运行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11.
城市历来都是经济、金融、政治等各类资源高度集中的区域。是各家商业银行业务竞争的主战场。以江苏省苏北经济“洼地”的宿迁市为例,虽然建市较晚,但近年来全市工业经济一直呈现高开高走的发展态势。2008年1~10月,全市开发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55.68亿元,同比增长33.9%,高出全市增速9.6个百分点。市开发区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到45.5%,拉动全市工作增长1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新余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始于2005年7月份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公司落户于市高新开发区,经过近5年的努力,光伏产业规模快速扩张;风电、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节能减排制造业初具规模。据统计,2009年,仅光伏行业就实现销售收入141.7亿元,同比增长9.5%;完成工业增加值62.4亿元,同比增长22%;上缴税金总额1.27亿元。笔者对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公司、江西力德风力发电公司等14家企业展开了实地调研,具体隋况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当前我市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近几年,我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已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宏观与微观效益明显改善。今年1-3月,我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指标强势开局。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86.9亿元,同比增长13.8%。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3%和12.3%。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如下特点: 1.投资拉动强劲 当前,我市投资规模大、增速快、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进一步增强的特点尤为突出。2003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57.11乙元,增长18.9%,投资率达到59.7%,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拉动经济增长7.5个百分点。今年1-3月,投资增速继续加快,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继续强化。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8.2亿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认真履行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职能,我行于1994年初增设国库科,配备业务干部5人,其中:大专2人、中专2人、高中1人(会计师1人、助理会计师4人)。我市地处宝成线上,交通方便,经济较为发达,全市财政收入由1991年的2.6亿元上升到1996年的4.3亿元。我市支库,在核算、监督方面,努  相似文献   

15.
数字一:5.1万亿元 2007年1-11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8177.12亿元,完成预算的109.3%,比2006年同期增加12093.53亿元.增长33.5%。预计全年财政收入将达到5.1万亿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和收入征管加强。  相似文献   

16.
王伟力 《证券导刊》2013,(23):20-20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81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3%,其中,主营活动利润23271.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4%。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05.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5%。  相似文献   

17.
韩锡峰 《山西金融》2003,(A12):24-25,27
2002年末,原平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2.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4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1.8%、8.7%。存贷比例仅为6.5%。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02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财政收入1.63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9.4%。市区经济金融逐步迈入双赢双活、协调发展的轨道。但是,由于忽略了对企业及全社会的金融意识和信用观念教育,  相似文献   

18.
积极推进石狮市金融体制改革蔡泉州经济决定金融,金融促进经济。石狮建市近六年来经济与金融的高速发展,充分证明了这真理。建市近六年来,全市存款由1.7亿元增至17亿元,贷款从1亿元增至15亿元,存贷款成倍增长。金融业务的迅猛发展,是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这一大...  相似文献   

19.
金华麦面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6,(8):F0002-F0002
湖北金华麦面集团有限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辖5个二级法人企业,两个租赁企业.干部员工3000余人,资产总额2.1亿元,有8条面粉生产线、5条面条生产线,年粮食产品加工能力55万吨,产值5.21亿元,销售收入4.93亿元.利税3215万元,是目前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最大的一家粮食加工企业.在全国同行业中位居前十强。  相似文献   

20.
蒋东利 《金融纵横》2004,(10):24-26
一、全市企业异地贷款基本情况 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外债登记系统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全市异地贷款余额增加很快.2000年末全市异地贷款余额为11.98亿元,2001年、2002年、2003年贷款增量分别为14.07亿元、15.92亿元、22.70亿元,贷款年增长率分别为117.5%、61.1%和5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