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学者根据社会组织的发展阶段的不断推进,不断的从研究政府与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困境与行动策略渐渐的将视线转移到了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治理逻辑探讨.对学者们研究路线的一个探讨,很容易梳理出当下社会组织的一个发展现状问题,就是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已即将快要突发展突破瓶颈了.我认为今后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将势如破竹,并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也将越来越完善.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的从业状况不仅关系到劳动者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劳动者的从业状况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学者们对此也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劳动者从业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提升策略等的理论观点。笔者将近年来学者们关于劳动者从业状况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并综合其理论观点进行分类讨论。  相似文献   

3.
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流派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代志华 《经济师》2006,(1):27-28,110
文章主要探讨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与流派,重点研究SCP范式的崛起和衰落以及新产业组织理论的观点及政策主张,同时,对产业经济学在我国的引进、发展及研究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4.
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是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在服务承接过程中存在浪费、低效以及腐败等问题。实践证明,引入参与式预算将对问题的化解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通过我国当前政策设置和相关案例比较发现:公民参与不足、社会组织自主性不强、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以及各相关主体之间的合作不够和角色不清等,是导致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参与式预算效果不好的关键问题。问题解决需要从整体性视角切入,在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受助民众之间建立一个供需管三侧联动的机制。供需管三侧联动机制明确了各主体的责任、角色,并从公共精神角度,融合三者的共同目标。同时,在机制构建中,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以及发挥人大监督和审批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民的养老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它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从我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社会养老模式、综合养老模式等养老保障模式、实物土地换保障观点、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农民社会养老保障的政府责任等方面对学者专家们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和观点进行了归纳梳理,并指出了现有文献研究的不足和尚待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的社会捐赠,因其捐赠主体范围广、捐赠额度大,受到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也对我国现行社会捐赠制度设计进行了整体透视.在慈善事业相关立法、慈善组织管理体制、税收政策等诸多制度性缺陷充分显现的同时,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也面临着严峻考验.本文从完善社会捐赠相关立法、改变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主导地位、建立慈善组织的评价、监督与信息披露机制,以及规范社会捐赠的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激励与保护社会捐赠,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代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当时的经济学家们不满于阿罗--德布鲁体系中的企业"黑箱"理论,开始深入研究关于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的问题,希望更全面理解企业这种经济组织.自委托代理理论产生以来,学术界掀起了研究热潮.本文主要阐述了代理理论的起源以及发展阶段:团队生产、代理理论以及委托-代理,分析了关于这些发展理论的代表学者的主要观点以及这些观点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由于未能准确把握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政府监管效果的具体影响,致使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及监管的相关政策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背景下政府与企业之间演化博弈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求解和数值模拟,探究了多元主体参与对环境治理系统稳定演化结果的具体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环境治理中的参与对政府监管效果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社会组织对环境治理系统达到最优情形具有更大贡献;公众参与过多可能会造成政府“懒政”现象的出现。研究结果有利于明晰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作用机理及其对政府监管效果的具体影响,为实现多元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监管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大地震的社会捐赠,因其捐赠主体范围广、捐赠额度大,受到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也对我国现行社会捐赠制度设计进行了整体透视。在慈善事业相关立法、慈善组织管理体制、税收政策等诸多制度性缺陷充分显现的同时,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也面临着严峻考验。本文从完善社会捐赠相关立法、改变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主导地位、建立慈善组织的评价、监督与信息披露机制,以及规范社会捐赠的税收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激励与保护社会捐赠,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70年来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与流派 ,重点研究SCP范式的崛起和衰落以及新产业组织理论和新制度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与工具 ,重点研究博弈论对产业组织理论革命性的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 ,重点研究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演进方向和实践使命。  相似文献   

11.
随着行政诉讼法的修改,行政主体理论再次成为了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行政主体理论的发展对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在社会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行政主体理论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目前行政主体理论的现状、 目前行政主体理论在实践中的问题以及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对行政主体理论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美国工业组织演变过程中联季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与措施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剖析了美国大企业的扩张与联邦政府反垄断法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政府在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竞争秩序时对小企业的一系列扶技政策;对其工来组织政策进行了评价,提出美国政府反垄断的实质是为了满足意识形态的需要,以及缓和大小资本家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的工业组织合理化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王晓君 《经济师》2006,(12):57-58
现代社会中,行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分担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行业组织的成长,打破了国家垄断公共职能的格局,形成了介于市场与国家之间的调节力量。虽然行业组织目前在我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行政隶属性,但相对于政府行政而言,行业组织行政主体具有自身的特点。因而,结合我国实际研究行业组织的行政主体地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自2004年以来中国政府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和政策改革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并基于这些政策分析与经验研究,提出当代中国政府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逐步转向嵌入型监管的观点,同时从监管意愿与监管能力两个方面,以及社会组织的吸纳能力、社会组织管理重点的分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化水平提高、社会组织管理手段多元化四个维度对嵌入型监管进行了深度解析,并论证为什么嵌入型监管的概念能够更好地描述和解释当代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下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前景、困境及政策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组织作为政府组织与企业组织之外的第三部门组织,通过发展社会组织吸纳就业提供社会公共服务需求,已成为发达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下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从我国社会组织发育程度以及社会组织吸纳就业人员规模和领域来看,我国社会组织孕育着庞大的就业空间,然而,就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规模以及吸纳就业人员数量来看,目前仍然不充分,社会组织本身在吸纳就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仍然缺乏政策支持,已陷入自身发展困境。社会组织吸纳就业过程中急需政府相关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城市经营主体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城市经营问题,必须明确谁来经营,即城市经营的主体是谁,本文将重点围绕着这个基本问题展开讨论。 一、城市经营主体研究述评 在目前国内关于城市经营的理论研究中,关于谁是城市经营的主体,还没有达成共识,主要有经营主体多元论和经营主体一元论两种观点: 关于经营主体多元论观点,众多的关于城市经营的理论文献和经验总结都认为,城市经营的主体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主体。具体地说,他们认为城市经营的主体是政府、非政府组织、非赢利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总之,凡是参与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组织和个人,都天然地成为城市经营的主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性发展以及社会和谐概念的提出,联合国有关组织、国家、城市及社区越来越依靠社会指标体系来监测社会发展变化,评价社会。文章通过简要分析和概述国外社会指标应用与研究的重要历史阶段及最新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对我国建设低收入预警社会指标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工会社会影响的日趋衰落,近年来,在产业关系领域的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关注工会和雇佣组织之间的伙伴关系的发展。对此,各种观点争论不休。有些观点认为,这是近来工会生存战略和中立立场导致的结果,而另外有观点将其视为是一种真正社会进步,对经营组织的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明确社会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分析成功合作伙伴关系的原则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和谐发展观的项目社会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回顾项目社会评价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项目社会评价体系的不同观点,并结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研究了我国项目社会评价体系的内容构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传统的乡村管理模式渐渐地失去了效力,乡村治理的理念也正逐渐被引入到农村社区建设中去.乡村治理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合作与博弈的过程,完善我国乡村治理的机制,提高治理的绩效,必须从我国农村社区发展的实际出发,多渠道有效地提高各主体的治理能力,完善和协调治理主体间的合作机制. 一、乡村治理的概念 1、强调乡村治理的主体.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大部分的学者都比较赞同乡村治理是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实施管理的过程,乡村社会是国家和社会共同作用的一个领域.党国英认为,乡村治理是以乡村政府为基础的国家机构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给乡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乡村政府和乡村其他权威机构是乡村治理的主体.任艳妮认为,乡村治理是包括政府组织和乡村社会以及其他主体在内的一种多元主体围绕公共权力与资源有效配置展开的活动.房正宏认为,乡村治理场域至少存在三方治理主体,即基层国家政权(乡镇政府)、地方精英、村民委员会(民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