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与提升,近年来,城市园林建设事业也取得不小的进步,并且逐步成为了现代城市生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园林建设主要是指封闭式的建设,而现代意义的园林建设已经囊括了市区、郊外、以及城市街头等,并且与传统园林建设相比,现代园林建设新增了新型技术支撑以及全新的城市理念,为我国园林建设开辟了新的篇章.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当前园林建设的现状,从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并阐述了相关的改善方案,旨在进一步提升城市园林建设的功能,并且切合当前城市生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改革和创新园林建设,一方面促进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城市园林绿地作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城市的建筑、道路系统、地上地下管线布局都有密切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园林绿地的综合功能,必须科学管理,完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只有形成园林绿地系统.才能收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完善投资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园林生态城市建设,有利于保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有关经验表明,建设园林生态城市,首先要修编和完善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其富有个性和特色。其次,还要增强中心城区的经济势能,完备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以强大的经济实力确保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另外,还要挖掘特色产业潜力,整合区域经济优势,发展更多更好的差异性产品,使园林生态城市更富有特色和优势。本文就园林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些相关问题做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4.
罗玫 《经济研究导刊》2009,(32):262-263
随着城市资源的日益短缺和城市园林绿化迅速发展之间矛盾的不断加剧,建设节地型园林已成为当务之急。建设节约型园林应从规则、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入手,制订科学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养护及运营管理规范,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重视园林科技与创新,强化节约型园林绿化的监督管理,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以及人民生活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我们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时要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遵守自然规律,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配合,走以自然为本,和谐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路线。  相似文献   

6.
王晓香  罗海斌 《经济师》1998,(10):87-88
建设现代化城市,美化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讲求园林美,即园林造景艺术。为城市居民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园林造景艺术。尤其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之后,还要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生活。园林艺术造景之美恰好是满足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7.
园林绿地是城市发展现代化的标志,一个城市园林绿地的数量和质量是这个城市发展水平、人文素养和经济状况的标志。在园林绿地设计和建设中一般大量采用常绿植物和树种,作为园林绿地增加景观效果,建立小区域生态的功能部分是当今的风格。本文对园林绿地植物设计中常绿植物和树种的设计进行了探讨,说明了常见园林绿地常绿植物和树种设计工作应该注意的原则,对于常绿植物和树种在生态园林设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强调。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坐落在广西东北部地区,包含5个城区与12个县,其总面积为2.78万平方公里。拥有奇特且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从而为今后桂林市的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尤其是在我国国家创建园林城市之后,桂林城市和区域得到了协调发展,进而营造一良好的市域生态环境,从而建立一套完善城市绿化系统。现如今,桂林市的城市发展模式有多种,例如:“山水城”、“园林城”、“生态城”等。  相似文献   

9.
一、城市园林的功能及现状随着城市日趋工业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工矿企业的“三废”污染严重地破坏了人居环境,威胁着居民的身心健康。科学家和园林专家曾多次提出,将森林引入城市,让森林发挥其生态功能,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城市园林的基本功能作为现代城市建设范畴的城市园林绿化,其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实在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这一目标上。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根本目的决定了它应充分发挥出两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安徽小城市园林建设存在的绿量不足、草坪过多、规划设计水平参考不齐,重建轻重,绿化用树单调、乡土树种使用不足、城市景观建设缺乏地方特色等问题,客观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今后城市园林建设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风景中的建筑不仅为人提供服务,亦不可破坏风景,最好是融入风景,或成为风景中的一部分,甚至自成一景,为风景添上一笔,或成为风景中的焦点。提出本土设计的主张,以若干实践为基础,总结出消隐、分合、顺形、透空、地材、乡土、观望和掩映8个关键词作为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笔者多年从事风景建筑设计的若干思考,讨论了风景建筑设计的相关问题。从建筑教育中对待城市及景观的态度论及建筑师的自然观,继而从风景建筑选址、场所感营造、地形地貌处理、建筑师对待遗存的态度、建筑的体量感及中心性控制、建筑风格与形式,以及风景建筑的材料选择与建构逻辑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从方法论视角探讨了风景建筑设计的2种途径:哲学的途径和体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的出现为风景园林研究智能化、数字化提供 了机遇与挑战。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相关概念、发展,以及 在风景园林研究中的作用,并在前人分类的基础上,根据人工 智能的属性和应用,将风景园林研究中常用的人工智能方法分 为人工生命类、智能随机优化类和机器学习类;然后针对每类 中的典型算法系统论述了其原理、发展、特征,以及在风景园 林分析、设计和评估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与存在的问题;进而指 出建立混合智能系统的必要性与未来发展前景;最后探讨了风 景园林研究中人工智能方法的局限性,指出风景园林智能化的 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史》写作的缘起,总结了学科史的特征、结构和内容,划分了世界和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阶段。世界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可划分为5个阶段:造园阶段(1828年以前)、孕育和创立阶段(1828—1900年)、现代主义运动阶段(1900年—1960s)、生态运动阶段(1960s—1980s)、多元发展阶段(1980s—)。与此相对,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也可分为5个阶段:中国风景园林知行传统(1912年以前)、孕育和萌芽(1912—1949年)、创立和艰辛曲折发展(1949—1978年)、蓬勃发展(1978—2011年)、全面规范发展(2011年以后)。重点阐述了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不同发展阶段的外部条件和内生动力,总结归纳了各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内容。  相似文献   

15.
1951—1953年创办的造园组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 和教育影响深远。基于档案文件,以时间为序,描述造园组成 立的背景、沿革和办学情况,讨论造园组停办的主要原因。研 究表明:造园组隶属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清华大学营建学 系合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设局协办;汪菊渊、吴良镛、陈有 民以及梁思成等先生在造园组成立和建设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造园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和行政组织;造园组的成立 依赖于一系列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6.
追溯了奥德姆“妥协环境”概念原型、莱尔的“人文生态系统”妥协景观思想雏形以及中国语境的“天人不相胜”思想,认为妥协景观既是一种自然-人工生态系统类型,也是一种人与自然交互型的土地利用类型,还是一种指导风景园林规划实践的思想方法。基于此认识,进一步探讨了“妥协景观”思想对当代中国国土空间区划以及风景园林生态规划实践范式的启迪,最终通过案例分析“妥协景观”思想的具体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犟  吴和成 《技术经济》2020,39(7):54-62
基于2013—2017年中国28个省市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运用非导向ERM模型测度了工业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指标无效程度,并借助核密度估计和K-W检验对效率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整体上不佳且区域内部效率分布差异显著,多地区工业企业劳动、经费等创新要素边际收益递减;2015年以后,部分低效率地区逐渐向高效率转移;研究还发现,引进技术经费投入强度与新产品出口比例的无效程度最为严重。针对这些问题,完善工业创新资源管理体制、推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加快跨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是效率提升值得选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桐轩是晚清杨柳青著名的民间年画画师。通过分 析学术界已经确立为其本人所做的22幅年画作品中的风景园 林要素,研究人物活动及文化内涵,结合《墨余琐录》原文探 析高桐轩的风景园林观。发现晚年的他以雅俗共赏的年画形 式,始终推崇在风景园林中以人为本的诗意的生活观念,并结 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宣教。  相似文献   

19.
无论是19世纪的西方还是20世纪初的中国,公共 园林伴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公共环境卫生问题 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在城市 规模更大、人的物质与精神双重需求更多样化的背景下发生 的。它不可避免地推动了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由 此,城市绿地系统的提升、郊区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由联系 城郊的纽带系统提供的安全性、生态性、参与性的综合性生活 保障等人居公共环境建设策略都将成为风景园林专业的热点话 题。未来的城市与郊区的发展需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建设以 人行系统、自然系统为第一系统的复合型链接体系,满足未来 人们忘情于天然之趣的生活需求,为人居环境带来质的飞跃。 而面对转变,风景园林需要以竖向整合设计为核心技术进行跨 专业整合,创造未来新的风景园林核心技术体系,并前瞻性地 思考疫情推动下凸显的人类宏观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国外优秀的景观设计及大地艺术作品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地艺术在表现形式、场所性、符号性、功能性、生态思想等方面与景观设计是互相融合的,这一结论可为大地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认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