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口常开     
左手右手 校长要来听课了。事先,任课老师给学生们打招呼, 希望大家积极举手发言。 布朗站起身来,对老师说:“要是我们回答不出你提的问题, 那不是难堪吗?” 老师想了一下,觉得有点道理,所以补充道:“那么,这样吧,会答的同学举左手,不会答的同学举右手。 ” 斗牛士复  相似文献   

2.
《财会月刊》2011,(2):I0005-I0005
某教师郑重地告诫学生:“明天有领导听课,我提问的时候,会回答的同学请举右手,不会回答的举左手。”次日,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们齐刷刷地举起了左手,只见教师镇定地说:“看来这个问题大家都已经掌握,我们就不多占用课堂时间了……”  相似文献   

3.
“我们班有一个男生,原来的学习成绩—直很一般,可是这个学期,他的进步让全班同学都感到吃惊。老师让他介绍经验,他竟然说要感谢学校举办的唱歌比赛,说要不是他上个学期在唱歌比赛中得了名次,不少同学都对他刮目相看了,他也不会激发出如此强烈的上进心的。”正在读高中的女儿说。我说“:一个人只要在某一点上养成一个长处了,那么这个长处就会改变别人对他的评价,也会改变他自己的价值取向——使他不再甘于做个平常的人、平庸的人,那么他的这一个长处,或者说他的这一点杰出,就会成为他走向全面优秀全面杰出的台阶。”女儿点点头说“:是呀,姚…  相似文献   

4.
战略的意义     
著名管理学家、畅销书作家肯·布兰查德(KenBlanchard)在谈到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举了一个其教学中的事例。 他说,我在大学教学的10年里,有时会与其他的老师出现分歧,因为我总是在上课的第一天就把期末考试的题目告诉我的学生。当同事问我为什么这么做时,我回答道:“我计划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去教授他们问题的答案,这样,当期末到来时,每个人都将会得到优秀的成绩。”他的教学事例类似于一个有效评估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他是个笨男孩,对1/2和1/3谁大谁小的问题,一见就发晕。上了中学,老师曾多次捎信给他父母:读书不会在他身上产生奇迹。 对此父母没有责怪,因为他一直都很努力。 父母让他跟一个师傅学裁剪,他学得很认真。师傅说,他将  相似文献   

6.
狐假虎威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采购,最要紧的是身边要带上一个会说本地话的朋友。不会砍价没关系,哪怕他笨到人家要多少钱他给多少,反正钱包在你手里攥着呢。他的任务就是东拉西扯转移视线外加敲敲边鼓,所以最理想的人选是见面自来熟的那种,让卖东西的人生怕误“宰”了自己的远房亲戚,以至于拉不下脸来咬定“物价”不放松。这样一来,你花最少钱买最好东西的目的就快达到了。只是事先你得给这朋友打打预防针,确保他在听到“吃里爬外”这4字时不至于反应过于激烈。避实就虚记住,别在热闹的旅游景点买东西,除非你的钱多得实在花不完。据…  相似文献   

7.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做报告。当听众咨询他最成功的做法时.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了一个缺口。他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他听完大家的回答后说:“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相似文献   

8.
风舞飞扬 《财会月刊》2014,(2):I0007-I0007
不要用老师吓腕孩子 过了新鲜劲儿,有些孩子可能出现不愿意到学校的想法,或者磨磨蹭蹭“争取”迟到,或者在门口哭闹不进教室,或者装病……有些家长会说些“让老师好好管管你”、“等着挨批评吧”之类的话,可是这样多数会引起反作用,让孩子因惧怕老师更不愿意上学。家长应该对孩子说“每个人都需要去上学”,让他明白到学校学习是不容商量的。  相似文献   

9.
李翔 《中国企业家》2014,(5):115-115
我经常会被人问及对一些商业明星们的看法。有一阵,在被问到刘强东时.我的答案是:“他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年轻非常有活力”。听者对这个回答往往不会满意,经常会抱怨说,这个答案也太笼统了。  相似文献   

10.
杨岚 《英才》2004,(11):25-25
小时候,某语文老师曾经隐晦地鼓励我们“编”作文,用他的话那叫“创造”。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成人社会。比如说,作为传统产业的中药行业也越来越擅长“创造”了。举个例子。曾经高举“现代中药”大旗的某制药企业,近年来把战略方向调整为做“大健康”产业,认为中药是典型的促进健康的产业,而酒业属于大健康的第二种类型,即降低危害的产业。笔者难以理解酒业为什么会属于“降低  相似文献   

11.
人们都知道,MBA或EMBA课堂上最受欢迎的老师是会讲故事(案例)的老师,如果是一位只会讲空道理而缺乏故事后盾,那他注定要提前下课的,因为他讲课没有说服力,他那个“理”服不了人,而且他那个“理”也无法让人们记住。可是一个具体又生动的故事,却可以让人一辈子忘不了,而且话不需要多,道理不用多讲,只要最后能画龙点睛的一说就行了。  相似文献   

12.
赵汀阳先生在《学问中国》一书中为论证其“一种文化首先意味着一种眼光”的观点,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有个老师问学生鸵鸟有几条腿,一个学生同答说有一条腿,其他学生回答说有四条腿,结果,老师判定回答鸵鸟有一条腿的学生比较正确,其他学生都回答错误。其理由是.尽管所有的州答都  相似文献   

13.
漫画与幽默     
漫画与幽默难做人军赖二娶一妻很笨,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为此,他常说他妻子如何不会做人。天长日久,这些话传到其妻耳里,她很不服气,便暗下决心,总有一天自己做人给丈夫看。有一天,丈夫不在家,她便拿出10斤小麦去磨面,然后把面拿来东揉西捏,精心制作了许多面人...  相似文献   

14.
把用户伺候舒服才算牛 创业的人常常都是和“创新”二字绑在一起的。不可否认,创新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开拓出一片美好的疆土。举个例子,我们家狗狗大侃以前经常夜里听到人走过就开始狂吠,让我特别郁闷。后来乐宠的创始人之一闰磊给我推荐了一种叫做止吠器的东东,会在狗叫的时候发出一种声波,狗听到了就不会叫唤。  相似文献   

15.
参加工作那年,同室一位好友酷爱象棋,但棋风丑陋,棋艺平平,水平高者不愿与之对弈,水平低者输后又常遭奚落,时间一久,对手难逢。一日,棋瘾发作,他拉着我说:“我让你一车,如何?”我说:“你让我15子(只剩老将),我也赢不了你。”无奈,只得自己摆谱,左手与右手对弈起来。我倍感纳闷,便佯装阅览,实静观其表。不一会,他喜形于色,手舞足蹈,很有成就感,看来局势正按他所预定的方向发展。良久,他向我发问:“你猜我哪只手水平高?”我一时无言以对,同时好奇地望着他。他坚定地告诉我:“我左手连赢三盘,右手总差那么一步。”我突然恍然大悟,只是低头笑而不答。  相似文献   

16.
孙欣 《中国企业家》2010,(24):124-124
何真临很显眼。虽然坐在角落里,但一头白发还是让人一眼注意到他。换个地方也许不会这样,谁让这是“未来之星”的分论坛呢?  相似文献   

17.
人是整个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人的因素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正因为如此,一提到用人之道,人们便会兴趣盎然。中国人民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孙建敏博士对用人之道有这样一句评论:“所谓会用人,就是让本科生能做博士生做的事;所谓不会用人,就是让博士生去做本科生的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陈静 《楼市》2004,(14)
陈林,杭州男人,凭借杭州“金碧辉煌”夜总会、上海“金碧辉煌”夜总会、“玉玲珑”和“粤浙会”等高档的商业娱乐餐饮场所的设计而名声大噪。陈林的作品是极尽奢华的,而且东西方元素强烈碰撞却又恰到好处,能够让人的眼神迷离却又不会醉生梦死。说他游走于东方和西方之间,那是因为他既能将东方元素很好地展现在西方人面前,又能将西方色彩完美地演绎在东方人面前。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人。  相似文献   

19.
尚希 《经营者》2008,(19):42-43
如果不是《百家讲坛》,于丹不会从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变成“学术明星”。于丹究竟赚了多少钱,连易中天都很好奇。于丹的回答滴水不漏:“我没数过”。但众所周知的1103万的收入已经让她成为了最会赚钱的教授。  相似文献   

20.
朱雪尘  梁海松 《英才》2008,(7):36-45
没有人会甘于做配角。林左鸣不会,不航更不会。 多年来,波音、空客似乎习惯了给中国航空业下订单,并让后者感到“来之不易”,因为还会有更多买家争相抢单。所以,当空客CEO面对找上门来的林左鸣时,他似乎无法接受“中国买家”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