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阐析买壳上市的定义、优势入手,论述了买壳上市选取目标壳公司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出企业在选择买壳上市的壳资源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阐析买壳上市的定义、优势入手,论述了买壳上市选取目标壳公司时应注意的问题,并指出企业在选择买壳上市的壳资源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陈颖峥  苏宁 《价值工程》2006,25(7):144-147
目前,我国企业并购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兼并与收购呈现证券化的趋势。“买壳上市”是上市企业并购活动中的一朵奇葩。所谓“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企业通过并购控股上市企业的股份来取得上市地位,然后用反向收购方式注入自己的相关业务和资产,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本文就对“买壳上市”的动因、目标“壳”企业的选择、“买壳上市”的实现模式及“买壳上市”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燕 《价值工程》2010,29(26):58-59
本文主要从买壳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壳资源产生的原因,把买壳上市作为一种多层次的兼并收购和利益追求行为,分层次地讨论壳资源的价值,结合中国借买壳上市公司市场实况选择合理的评估方法对壳资源加以评估,并分析了壳资源所处环境对壳价值的影响,以壳的价值为研究终点和重点,利用为探索合适并具有操作性的壳的定价提供理论依据。为借买壳上市公司壳资源的正确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买壳上市是企业实现上市的一条间接渠道,目前已成为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买壳上市的动因、模式、以及风险及其防范,希望对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风险控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买壳上市案例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买壳上市是企业实现间接上市,从而利用证券市场达到直接融资的一条捷径。本文以2002年的典型买壳案例为样本对该年资本市场上的买壳上市交易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案例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邓秋妮 《价值工程》2009,28(2):158-161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由于受到政策、法律等限制,我国大量民营企业难以首发上市融入我国证券市场。买壳上市提供了一条民营企业曲线上市的道路,民营企业买壳上市具有经济绩效与制度绩效。但同时,买壳上市是风险较大的资本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企业通过买壳上市,不仅可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同时又可借助对上市公司的重组,大幅度提高其经济效益,从而获取持续的融资能力和较为可观的资本经营收益.买壳上市在我国一出现,便高潮迭起,迅速成为资本市场中的热点.据统计,1998年沪深两市涉及到买壳上市的运作高达70起,比1997年翻了近两番,进入1999年,企业买壳上市更趋激烈.本文就企业买壳上市的运作及风险规避作尝试性探讨,供参考.一、买壳上市的运作企业买壳上市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在二级市场收购股权的形式入驻上市公司;二是通过场外协议转让非流通国家股、法人股的形式入驻上市公司.从已发生的买壳上市案例看,绝大多数是通过场外交易完成的,相对控股比例最低12.31%,最高68.44%,平均是30.07%.下面就企业通过场外股权转让实施买壳上市的具体运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郭倩 《价值工程》2010,29(8):66-67
该文以2004年至2006年期间发生的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案例为对象,研究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动机,研究发现买壳后的资产重组与民营企业买壳绩效显著正相关,我国民营企业买壳上市更多是协同动机而非掏空动机!  相似文献   

10.
徐超 《企业活力》1999,(1):28-39
企业买壳上市及其优越性企业买壳上市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我国证券市场典型的买壳上市共发生25家。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按照国家法规和股票上市交易规则,通过协议或二级市场收购方式收购上市公司,取得控股权后,对该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1.
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是企业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有效途径,然而相关的制度并未十分完善。本文以中航投资为例,探讨反向购买以及净壳上市的认定条件和会计处理,并指出目前会计准则对于反向购买的定义不明确,非净壳上市的会计处理不合理。本文认为只要在非同一控制下,法律上的子公司的股东取得控制权即使不完全以权益为对价也可视为反向购买。此外,会计准则应当进一步区分购买业务和购买壳资源。  相似文献   

12.
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是企业间接进入资本市场的有效途径,然而相关的制度并未十分完善。本文以中航投资为例,探讨反向购买以及净壳上市的认定条件和会计处理,并指出目前会计准则对于反向购买的定义不明确,非净壳上市的会计处理不合理。本文认为只要在非同一控制下,法律上的子公司的股东取得控制权即使不完全以权益为对价也可视为反向购买。此外,会计准则应当进一步区分购买业务和购买壳资源。  相似文献   

13.
买壳为什么     
买壳上市成为一种时髦的同时,也在变成一个陷阱。不少买壳人买壳后如捧刺猬,更多的老总对买壳后如何获益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14.
借壳上市的并购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一、借壳上市主要成本分析1、购买成本从我国买壳上市的实践来看,对目标企业的定价是以公司净资产为基础加上一定幅度的溢价。为简便起见,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到香港主板或创业板上市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上市方式,第二种是间接上市方式。其中间接方式包括境外买壳上市和境外造壳上市,由于买壳上市的方式基本被禁止,因此间接上市主要以境外造壳上市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一、买壳上市的内涵及其特征所谓买壳上市,就是上市企业以获得上市资格和募集资金为主要目的而收购上市公司,之后被收购的上市公司又反过来收购非上市公司全部或大部分资产的双重组合股权转换过程。这里双重组合股权转换具有特殊的意义,实际上,由于双重组合股权转换,才使得买壳上市同证券市场上的一般并购区别开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买壳上市是最有需求、最有成效和最有积极意义的企业资产重组形式,对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买壳上市过程当中,主营业务得以转换,规模得以扩大,企业得以重组…  相似文献   

17.
刘骏 《广西会计》1999,(11):36-37
企业重组活动的范围很广,包括扩张,收缩、资产重组以及所有权结构变更等等。不同的重组活动有许多不同的名词和术语,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俗语。这里摘录10个,以飨读者。1.买壳上市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购买上市公司股份,获取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以达到间接上市的目的。典型的买壳上市由两项交易构成:其一是买壳,即通过股票二级市场或内部协议转让方式来实现,前者是指非上市公司直接在股票市场上收购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后者则指非上市公司协议受让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其二是注资,即上市公司反向收购非上市公司的资产…  相似文献   

18.
一、反向并购的定义反向并购又称买壳上市,非上市公司通过购买壳公司(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控制目的,再进行资产置换,即由该公司反向购买非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和业务,使  相似文献   

19.
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壳公司,获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之后,再由被收购的上市公司通过反向收购的方式,注入优良资产,达到母公司间接上市的行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大大加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民营企业买壳上市的操作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娜 《现代企业》2005,(9):42-43
买壳上市,又称“后门上市”或“逆向收购”,指的是一家没有上市的企业通过一个并购交易把自己的业务或资产并入到一家已经上市的企业中,同时成为那家上市企业的股东(往往是大股东或控投股东)进而主导上市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在139家A股民营上市公司中采取直接上市方式的民营企业有59家,约占民营类上市公司总数的42%:买壳上市的民营企业共有80家,约占民营类上市公司总数的58%,可见买壳上市是民营企业上市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