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20072009年我国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在终极控股股东主导下的终极所有权结构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并基于改进的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探讨了公司会计盈余与股票收益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加上金字塔结构的特征变量,探讨其对盈余反应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终极所有权结构下,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量权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含量正相关,其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程度与上市公司盈余信息含量显著负相关。终极所有权结构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取决于终极股东"利益趋同效应"和"利益侵占效应"两种影响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刘情  宋从涛 《会计之友》2012,(30):74-77
文章以2008—2010年中国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金字塔层级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两个维度刻画金字塔结构,实证研究了金字塔结构对民营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背后的金字塔层级越多,公司业绩越差;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公司业绩越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中,存在终极控制人的现象突出,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使所有权和控制权发生偏离。由于我国中小股东的保护法律还不够完善,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偏离成了终极控制人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占的工具,使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日益严峻,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到公司的绩效。因此,本文试图研究,在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和公司绩效是什么关系,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偏离对公司绩效是如何影响,并且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国内的股权结构研究以直接所有权结构为主,由于没有追踪企业的控制链条,对公司所有权结构刻画不够准确,可能使相关的研究结论产生偏差。而终极所有权研究由于直接追踪到公司的终极所有者,能掌握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控制链条,因而能够更加准确地揭示公司的所有权结构特征。与西欧国家相对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中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时间...  相似文献   

5.
金字塔式股权结构已成为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通过对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中金字塔结构的形成原因以及两类公司金字塔层级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中金字塔结构形成的制度背景不同,金字塔层级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在两类公司中截然相反。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金字塔层级的延长加剧了终极控制人的代理问题,金字塔层级越长,终极控制人的"掏空"行为就越严重,进而会降低公司的经营绩效。在国有上市公司中,金字塔结构是政府"放权"的产物,金字塔层级的延长降低了政府干预程度,促使国有公司进行市场化经营,进而提高了公司的经营绩效。  相似文献   

6.
学术观点     
《长三角》2009,(3)
本文以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建立固定效应计量经济模型,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为研究主体,研究了金字塔控制结构下的股权制衡产生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金字塔控制结构下的股权制衡效应在中国上市公司并没有得到完全发挥,股权制衡正面治理效应的发挥是有其条件限制的。在多个终极控制人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7.
当前金字塔控股结构下的利益侵占问题逐步得到学术界的认同.文章以2008年沪市A股642家金字塔控股结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不同的所有权性质,从关联交易、担保、资金占用三种利益侵占方式角度,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金字塔控股结构利益侵占的状况,发现不同性质的上市公司对利益侵占所偏好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并针对利益侵占不同偏好,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运用Basu模型,采用我国上市公司2010—2012年数据,就在金字塔股权结构条件下终极控股股东特征以及金字塔股权结构特征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与会计稳健性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会计稳健性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与会计稳健性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终极控股股东为政府类型时,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要大于非政府类型的公司;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层级与会计稳健性呈现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作为大型企业集团的主要架构模式,金字塔结构在中国已普遍存在。由于我国A股市场上存在相当数量的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掏空"上市公司行为也越来越常见,无论是学术界抑或工业界,对此类问题都加大了关注力度。本文以"泰跃系"为研究案例,分析泰跃系实际控制人如何构筑金字塔结构,并从其链条底端的上市实体中获取控制权私利,并归纳出泰跃系终极控股股东构筑金字塔结构主要原因、攫取控制权私利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主要手段,为识别和防范民营企业控股股东利用金字塔结构谋求控制权私利提供借鉴,希望为优化民营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一个有益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2004年至2010年71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金字塔结构特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权、现金流权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及支付力度显著正相关;两权分离度与现金股利支付力度显著负相关;金字塔结构较复杂、终极控制人具有集团性质时,现金股利支付倾向与支付力度较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受终极控制人产权性质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金字塔结构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强化终极控制人权力、为大股东"支持"提供便利、抑制政府干预等积极作用,并从金字塔股权结构减少劣质资产注入、降低盈余管理程度两方面对其抑制国有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中利益输送的机理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丰富有关金字塔股权结构和资产注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对研究投资者法律保护与所有权结构关系的跨国静态比较法和跨时期动态比较法的分析,认为应构建一个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统一的概念框架,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计算投资者法律保护指数,同时要考虑不同身份持股人持股的情况、金字塔结构下的终极所有权结构以及企业的融资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从系统结构视角出发,实证研究金字塔结构特征和类型对终极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金字塔结构影响终极股东利益输送的动机和程度显著大于水平结构,分离型金字塔大于非分离型金字塔,验证了金字塔结构的杠杆放大效应;金字塔控制链条数越少,层级数和分离度越大,终极股东利益输送越严重;多链条非分离金字塔类型下终极股东利益输送程度和频率最大。上述发现揭示了金字塔结构安排对终极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影响规律,为监管终极股东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首次宣布股权激励计划上市公司2006~2009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结构及其对股权激励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终极所有者控制的现象,终极所有者的现金流权与股权激励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其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度与股权激励绩效显著负相关,当终极所有者为国有身份时,公司取得的股权激励绩效更好,验证了国有终极所有者的支持效应。  相似文献   

15.
刘永礼  康莉霞 《会计之友》2012,(19):115-118
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终极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中小股东及公司利益,进而影响企业价值的事件层出不穷,对于此问题的研究也是财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两个基于控制权私利的模型。金字塔股权结构下在终极控股股东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前提下,分析终极控股股东的控股动机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控制权私利研究的理论成果,以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终极控股股东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为前提,分析处于不同控制权区间的终极控制人的控股动机.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多为所有权少数控制性结构,在控制方式上大多采用“金字塔“型的控制模式。所有权少数控制结构使得最终控制人对外部股东的侵害行为具有溢出效应,导致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产生的代理问题。优化股权结构及完善公司治理是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从分析民营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和控制方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入手,就如何优化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别对国有终极所有权结构和非国有终极所有权结构形成的制度背景进行分析,揭示国有终极所有权结构和非国有终极所有权结构形成的动机是有差异的,动机不同将导致终极所有权结构的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终极控制人框架,以资本结构为对象研究中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国有终极控制人,非国有终极控制人选择较高比例的负债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更加明显;终极控制人至上市公司之间控制链层级的增加将导致公司资本负债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为金字塔结构,然而金字塔顶层的终极控制权对公司的审计师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我国2011—2013年沪市和深市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终极控制权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先,终极控制权性质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非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非国际四大。其次,终极控制权的控制权比例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权性质为国有性质时,控制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为非国有性质时,控制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没有显著的关系。再次,终极控制权的现金流权比例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终极控制权性质为国有性质时,现金流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表现为倒U型关系;为非国有性质时,现金流权比例与审计师选择表现为正U型关系。最后,终极控制权两权偏离度会显著影响审计师选择。无论终极控制权的性质是国有还是非国有,现金流权比例与控制权比例偏离程度越大,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