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品牌带来了观念、管理、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个性化的消费观.品牌是识别体系(识别体系包括名称、标志、口号、象征图形标准色、标准字、产品外形及包装等)的个性定义,是向消费者诉求长期性的主要特征与价值,迎合顾客目标群体的设计开发,生产整合营销传播活动才能转化消费群的品牌印象,而改善机能与提升健康诉求是设计方向的热点,演绎认同感更是企业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2.
判断一个人,不仅可以看他的外表,还可以听他的声音.判断一个品牌也一样,长期独特的声音传播,也可以使人们产生一对一的联想,并由此来认知、判断品牌. 品牌声音识别(Voice Identity),是企业通过规范、系统、独特的声音,来传播自己的品牌信息,从而产生消费者的听觉认知和记忆,达到区隔其他品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品牌形象形成机制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品牌识别与品牌形象是品牌的两个侧面,品牌识别由品牌商标、语言、符号等组成,传达品牌价值、利益和个性,品牌形象则是存在于消费者心智中的主观感知,使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评价和态度的综合。品牌识别与品牌形象是一种传播关系,品牌识别是信息源,品牌形象是传播的结果,而传播媒介则是品牌识别和品牌形象之间的传播桥梁。本研究从品牌形象等相关概念入手,对传播机制进行了清晰梳理,指出品牌关系、品牌环境对品牌形象感知的形成具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结合实践需要,提出了提高营销效率沉淀品牌形象的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品牌带来了观念、管理、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个性化的消费观。品牌是识别体系(识别体系包括名称、标志、口号、象征图形标准色、标准字、产品外形及包装等)的个性定义,是向消费者诉求长期性的主要特征与价值,迎合顾客目标群体的设计开发,生产整合营销传播活动才能转化消费群的品牌印象,而改善机能与提升健康诉求是设计方向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品牌带来了观念、管理、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以及个性化的消费观。品牌是识别体系(识别体系包括名称、标志、口号、象征图形标准色、标准字、产品外形及包装等)的个性定义,是向消费者诉求长期性的主要特征与价值,迎合顾客目标群体的设计开发,生产整合营销传播活动才能转化消费群的品牌印象,而改善机能与提升健康诉求是设计方向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正>提炼品牌理念,内部激活,向外传播,打造企业卓著品牌。品牌卓著是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标志。品牌理念越清晰,越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认同与忠诚。存量竞争时代,企业可以利用三步法强化品牌理念,即通过“构建—固化—传播”三个步骤,强化品牌的使命、愿景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所谓“品牌传播”,实际上就是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包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品牌传播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有效手段,品牌传播是目前企业家们高擎的一面大旗。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品牌传播,当前流行的方法是IMC,即“整合营销传播”。通过IMC,可以使消费者感觉产品和产品的区别及产品的品位。■品牌传播中的品牌经营有效的品牌传播能消除企业经营中一些品牌“分裂症”,如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知与品牌的实际情况出现偏差,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8.
品牌传播,要求企业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广告、公关、销售、人际等传播方式,将特定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品牌传播是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有效手段。通过品牌的有效传播,可以使品牌为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所认知。  相似文献   

9.
企业形象(CI)策划是现代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战略内容,是立足全局、以企业文化和品牌建设核心内容为主体、以塑造整体企业市场形象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企业形象(CI)是企业理念(MI)、形象(VI)、行为(BI)、传播(PI)的系统集成与整合。它以企业文化核心和企业综合素质为根基,形成与特定标志和文化氛围为载体的一种感性形象。由于它是由具象的标识、抽象的理念、形象的文化辐射构成的体系,因此,CI是一种形象体系。企业形象的核心是品牌,因而,CI战略实际上是企业品牌战略的重要部分。可以说CI策划正是围绕着创知名品牌这一核心内容而开始和延伸的。  相似文献   

10.
袁清 《企业世界》2007,(4):35-36
品牌是企业无形资产 一个品牌形象的建立需要长期的经营与积累。视觉形象的一致性,使得相关受众对品牌形象形成长期沉淀,从而加深对品牌的认识。视觉形象一致性的关键就在于品牌视觉载体这点上,因为相关受众是直接通过品牌视觉载体如标志、名片等来认知品牌的性质、价值、理念等品牌要素的。品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价值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主要依托,是企业开拓占领市场的标签和通行证。品牌形象是一个企业形象的物质基础,是一个企业产品的质量、性能、设计、价格等要素在社会公众当中的整体表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越早注意品牌形象的建立,对于品牌形象的积累便越有利。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体系主要包括:以宗旨使命、愿景、信念为源头的事业理论系统;以人性善、恶,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为基本认知的假设系统;以文化价值要素提炼的理念系统,如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在此基础上,演绎出企业价值判断系统,包括市场观、客户观、质量观、服务观、用人观、激励观等。这些正是品牌的脉络、性格、素养、动力、机制的根本,也是品牌强度、品牌溢价、品牌忠诚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高旋 《价值工程》2013,(20):181-182
从形象特征和产品特征两方面对汽车品牌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品牌名称标志、品牌理念及品牌推广,建立形象特征;通过分析几种典型汽车品牌特点,总结产品特征。最后在语言环境及造型体系等方面对我国自主汽车品牌设计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品牌文化(Brand Culture),指通过赋予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立鲜明的品牌定位,并充分利用各种强有效的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消费者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创造品牌信仰,最终形成强烈的品牌忠诚。品牌在经营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积淀,代表了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认知、情感归属,是品牌与传统文化以及企业个性形象的总和。  相似文献   

14.
《英才》2003,(1)
现代营销理论认为,消费者对于一个品牌形成高度忠诚,不仅仅是因为消费者认为该品牌提供了令其满意的产品(这仅仅是必要条件),更重要的是消费者对于该品牌倡导的企业理念、企业文化和精神有了高度的认知和认同。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些优秀的国际或国内品牌的巨大价值。人们去麦当劳不仅仅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快餐(毕竟还有很多企业提供这样的快餐食品),更重要的是消费者认同了麦当劳关于家庭快乐的品牌精神;联想不仅仅  相似文献   

15.
CI又名CIS,英文全称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译为企业识别系统或企业形象统一战略.CI六十年代起源于美国,七十年代传入日本,发展至今成为包括理念识别MI(Mind Identity),行为识别BI(Behavior Identity),视觉识别VI(Visual Identity)三大识别系统的CI战略体系,广为国际企业所普遍采用.在1988年以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导入CI为标志,我国企业进入CI新时期,随后在我国沿海地区及广大内地推广开去,包括中国电信、中国建行、大庆石油管理局等大型国企导入CIS战略,将"中国CIS"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这些企业通过导入CIS,在文化反思、价值认定、理念确立、行为规范以及形象整合的过程中,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使企业在步入新的经济格局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6.
企业识别(CI)作为企业形象战略体系,就是企业整体经营的战略措施和塑造企业形象力的有效手段。企业识别,英文为CorporateI-dentity简称CI。最早推行企业识别计划的是美国的IBM公司。IBM公司的成功实例,激起了许多美国的先进企业导入CI。初期导入CI的企业有美孚石油公司、远东航空公司、西屋电气公司、艾克逊公司等。70年代时,可口可乐公司也开始革新世界各地可口可乐标志,采取了统一化的识别系统。上世纪60-70年代,CI开始传入日本。一般认为,企业识别是一种明确地认知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的活动。是运用视觉设计与…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济》2019,(3):34-42
品牌生态位跃迁是由品牌企业家遵循满意决策搜索消费者认知来增强价值生态位,推动内部生态位成长的过程,此过程由历史演进、建构主义、制度变迁等共同形塑。本文吸收了品牌生态理论与演化经济学理论的合理假说,形构了消费者认知视角下品牌生态位跃迁模型,形象地、跨学科性地阐述了跃迁的驱动机理;依托手机行业,基于文献综述法、专家小组法等,构建了由品牌、产品、行业环境三个层面共12个指标组成的消费者品牌认知生态位体系,以苹果手机为案例,验证了生态位跃迁是历史演进过程的假设,并分析了其自诞生至今的跃迁过程及内在驱动要素。本研究的管理启示为:一要培育创新要素;二要识别关键因子;三要关注生态位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一、品牌联想与品牌偏好的概念分析Aake(r1991)指出品牌联想是指任何与品牌记忆相联系的事物,它是人们对品牌的感受,期望及想法等一连串的集合,可以反映出品牌所具有的人格及产品的认知。ikenaga(2009)认为品牌联想由品牌形象,如包括功能和符号认知等内容、品牌态度也就是对一个品牌的整体评价,它和感知的质量即整体优越  相似文献   

19.
<正>植入式广告(Product Placement),是一种将品牌标志或品牌特征可被识别的产品以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有策略性地融入到影视节目情节中的隐性广告形式。它与各种载体相互融合,共同建构受众现实生活或者理想境界的一部分,将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以非广告的表现方法,在受众无意识的情态下,悄无声息地灌输给受众,达到润物细无声地境界。正如美国全球品牌内容营销协会分会主席辛迪·开来普斯所  相似文献   

20.
品牌战略要求企业的所有价值活动特别是营销传播活动都要围绕以核心价值为中心的品牌识别而展开,即任何一次营销广告活动都要尽量体现、演绎出品牌识别,从产品研发、包装设计、电视报纸广告、新闻软文、POP等任何与公众、消费者沟通的机会,都要去演绎出品牌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