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一直热衷于再融资,但再融资资金使用效率普遍较低,大量资金闲置浪费。核心能力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而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需要以充足的资金作保障。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应将再融资资金运用于核心能力的培育。  相似文献   

2.
再融资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上市公司筹集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使其不断成长、壮大,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现状,找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存在的问题,并对其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股权再融资是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行业由于有着受外界经济形势影响大、融资金额巨大的特点,成为再融资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研究了我国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业绩效应。结果发现: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再融资总体资金的利用效率并不高,财务绩效下滑是交通运输类上市公司的主流,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再融资是上市公司继IPO后获取后续资金的一种主要途径。近年来,再融资尤其是股权再融资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本文从经典的融资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股权再融资的情况,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以促使上市公司规范自身再融资行为,规避不当行为可能带来的业绩下滑风险。  相似文献   

5.
胡建新 《企业导报》2012,(14):27-28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采取何种融资模式募集资金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结构。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低效率的种种原因;最后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进行了对策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与西方财务理论融资顺序相悖。一方面上市公司利用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股票市场募集大量的资金;另一方面募集资金被大股东占用现象严重,使得不少上市公司成为“空壳”公司,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状况。本文从我国特殊的股权成本、股权结构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再融资对市场的影响加深。证券市场的发展日渐成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最主要的融资平台,许多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向市场筹集资金,解决企业的资金问题,本文以广东省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广东省上市公司再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2~2007年三种主要再融资方式:可转债、增发、配股的融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探求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因.对股权再融资成本采用CLS剩余收益模型计算,可转债融资成本取利率成本与内含期权成本之和,结果表明,在样本选取期间,我国上市公司可转债再融资成本低于股权再融资成本.希望以较为低廉的成本获取资金应该是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可转债融资的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9.
吕萍 《企业导报》2013,(7):29-31
本文在介绍上市公司再融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的现状,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再融资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未来再融资市场的发展给予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陆竞红 《企业经济》2004,(2):175-177
鉴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在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西方较为成熟的资本结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的理性化回归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业的快速增长使资本充足率告急,保险业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也使保险业偿付能力告急。银行业和保险业都急需融资,并都陷入了相似的融资怪圈。本文利用熵值法、动态评价分析法和泰尔指数法,动态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寿险和财险业在2007-2010年间的综合融资能力。数据分析表明,利润是决定综合融资能力的根本因素,利润增长率是决定投资者预期的根本因素。财险业因在样本期间具有较高的利润增长率而具有明显很强的综合融资能力,而银行业次之,寿险业的综合融资能力较差。更为具体的是,银行业因具有持续较高的利润率而具有较强的内部融资能力,寿险业的债务融资能力明显偏弱,财险业因高利润增长率而具有较高的吸引资本的权益融资能力。融资渠道贡献度的分析则表明,这三个行业也存在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权益融资对综合融资能力的影响最大,而内部融资的影响一直较弱。差异分析则表明,寿险业因业务的复杂性而具有较大的内部差异,而银行业和财险业的表现则相对集中。而且,由于市场的调节,资金在各行各业之间能较为自由地流动,故行业之间的差异不大。金融业融资能力差异的主要来源则是行业内的差异。本文最后的结论表明,金融业只有沿着“改善经营—提高利润—增强融资能力”这一路径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脱离“融资怪圈”。  相似文献   

12.
民间资本具有逐利性,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必然要追逐利益,相应的制度设计必须尊重民间资本的逐利性,给予民间资本稳定、持续的利益激励,从而保证其稳定、持续地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但基于民间资本的流动性,需要在制度设计中中断民间资本的逐利性,避免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过程中为追逐利益而偏离住房保障目标。对于具有较高获益性的保障性住房,天津市允许民间资本直接参与供给;而在获益性较低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中,天津市采用保障性住房投资基金、保障性住房信托投资基金、住房公积金贷款等工具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供给,有效地兼顾了民间资本的逐利性和保障性住房的公益性,在结果上达到了双赢。  相似文献   

13.
再融资公司的现金分红和现金流操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证监会2006年和2008年相继发布了强制拟再融资上市公司分派现金股利的文件,旨在提高股东回报。以2006年和2007年A股再融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这些政策颁布前后上市公司分红和现金流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证监会强制要求下,上市公司的分红水平有所提高,但股利分派也成为了大股东转移公司利益的手段。而且,公司的现金流在再融资前后波动较大,存在被操控的迹象。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失效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再融资有强烈的偏好,但股权再融资的扩张没有带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同步增长,即股权再融资失效。本文从公司治理、中介机构、证券市场本身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失效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资本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与利润操纵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效应。大股东通过操纵报告盈余来改变会计盈余的时间分布和误导投资者,从而攫取更多的隐性收益,造成资本市场配置效率的降低。研究结果表明:(1)大股东通过利润操纵在股权再融资过程中可以获得中小股东无法得到的隐性收益;(2)大股东的收益随着利润操纵程度的增加而提升,中小股东的财富随着利润操纵程度的增加而降低;(3)利润操纵程度的增加将降低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和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娟 《企业活力》2011,(7):83-87
在高速公路建设时期,各国一般都会遇到建设资金短缺这个"瓶颈"问题,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证券化融资为研究主体,创新性地把它分为筹建阶段的证券化融资和建成后的证券化再融资——资产证券化,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高速公路的证券化融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extends previous work on mortgage valuation in two ways. First, I identify the prepayment boundary by solving for the borrower's optimal prepayment strategy over the expected tenure in the house. Previous work has treated the prepayment decision as a one-time decision, not as an element of a multiperiod strategy. Second, the model incorporates borrower heterogeneity in terms of expected tenure in the hous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refinancing strategy differs significantly from a sequence of one-time decisions. A borrower following the optimal strategy is less aggressive in refinancing and pays more interest and less transaction costs than does a borrower following a myopic strategy. Estimated mortgage values are higher and interest rate sensitivity is lower when compared to values calculated using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相似文献   

18.
品牌权益是公司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营业润是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主要来源,能够比较恰当地反映公司管理层的经营业绩。选取营业利润作为衡量公司赢利水平的主要指标,研究建设品牌能为企业带来的效用,即:在总体市场情况下,品牌权益对企业赢利水平的提高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在不同行业条件下,品牌权益对企业赢利水平的影响效果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相关理论,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国有上市公司民营化过程中,原管理层借助社会资本,通过隐形控制掌控上市公司,进而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通过对广东博信这一典型案例的深入研究,本文发现:在中国民营化的现实背景下,国有上市公司原管理层利用国有产权转移的机会,调动各种社会资本,实现对上市公司的隐形控制并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确实存在。本文提供了在国有股股权转让的现实背景下,原管理层调动各种社会资本变相掏空上市公司的证据,丰富了掏空的相关理论,有助于学术界和实务界从社会资本这一视角重新审视掏空行为中控制权这一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20.
Socioeconomic indices that developing economies use to combat poverty may show a limited picture of all the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problem. This study analyzes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clusters of three socioeconomic indices—living conditions,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and unsatisfied basic needs—in Colombia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the identified clusters with their physical distance from departmental capitals. Using a local index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t evaluates spatial patterns and the clustering of socioeconomic indices. Correlation analysis tests the relation between clusters and their distance from departmental capitals in three departments.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indices in Colombia correspond to the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ry and reveal the regions where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form clusters of desirable/undesirable conditions and departments where the distance from main cities may be seen as a condition for a higher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