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着重检验了我国区域经济中的基于产出缺口的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存在性,进而分析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对货币政策地区效应的影响。文章首先对地区短期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可能性进行了理论解释,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各地区的产出缺口,然后运用ARMA模型说明预期通货膨胀率形成机制,最后以通货膨胀率与其预期之差、外部需求冲击等作为解释变量对产出缺口进行回归,结果发现,我国东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较中西部地区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更平坦,因而东部地区货币政策效应要强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2.
单目标制还是双目标制--基于总供给曲线特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货币政策是应该坚持单目标还是双重目标的争论中,正斜率的总供给曲线的存在经常被作为双重目标论的依据。本文认为,这只是双重目标论的一个必要条件,该曲线的不稳定性及其测度上的不确定性才是决定货币政策要盯住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双重目标的充分条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的总供给曲线具有这两个特征,这就决定了我国货币政策必须盯住双重目标,而不能只盯住通货膨胀目标。  相似文献   

3.
阐释“中国之谜”——一个基于扩展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通过引入可变的技术进步变量,修正了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指出除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外,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总供给曲线的重要变量;同时将总需求曲线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而推导出了“通货膨胀率-产出增长率”系统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作为对扩展后模型的检验,本文利用该模型阐释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现象。  相似文献   

4.
《微观经济学》中通常用“数学坐标曲线”来研究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本文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经济分析确定产量和长期总成本时,对企业短期生产要素进行调整;为了达到总成本取得最小值的目的,我们将在建立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复合函数求导取极值的方法,对短期成本曲线与长期成本曲线的关系作了深入探讨,并进行了严格的数学证明。  相似文献   

5.
阐释"中国之谜"——一个基于扩展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基础上,通过引入可变的技术进步变量,修正了新古典的总供给曲线,指出除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产出缺口外,技术进步也是影响总供给曲线的重要变量;同时将总需求曲线扩展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从而推导出了"通货膨胀率-产出增长率"系统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作为对扩展后模型的检验,本文利用该模型阐释了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现象.  相似文献   

6.
1.通胀预期和通货膨胀的区别 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即纸币发行量)大于货币流通中的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最直接的表现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降低。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预先做好准备要避免通胀给自己造成损害的行为。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为分析框架,在考虑利率滞后项和预期项的情况下,通过最优化中央银行的目标损失,构建中国的通货膨胀方程,并采用1992年以来的季度数据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事后调节和事前引导的实际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主要受经济主体通货膨胀预期和产出缺口的影响;利率变化在短期内并不改变通货膨胀的变化方向,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逐步显现;预期实际利率对当期物价波动有着正向引导作用,并且在子样本的稳健性分析中证实这种关系有加强趋势.这些实证检验结果对我国调控物价水平及制定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给出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理论框架,应用HP滤波方法估算了我国的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并通过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994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预期不是适应性的,而是围绕着一个固定值,也就是说我国存在着传统型的菲利普斯曲线。根据以上结论,本文给出了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实经济中是否存在菲利普斯曲线,西方经济学各流派一直争论不休。到目前为止,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就长期而言,不存在通胀与失业相互替换的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而论,有两种观点:一是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存在;二是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也是垂直的。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差异也很大。 鉴于我国经济学界在介绍西方经济学流派时,尤其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多数侧重于结论而较少注重前提条件和假说基础。本文在综述各流派的观点的同时着重分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流派的前提假说。这样,在试图应用这一理论解释中国现实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基础产业与其他产业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以及二元结构的存在使西方经济学中的总供给曲线在中国缺乏适用性。本文在中国经济的实际背景下,基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构建了基础产业供给不足时的总供给模型,并对供给曲线做了实证检验。本文提出了基础产业产出的价格效应和产出效应的概念,并认为这两个效应是构建中国的总供给曲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