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社宁 《新智慧》2004,(2B):21-21
1.加强政府依法理财方面的监督;2.加强政府财政风险方面的监督;3.加强社会保障预算方面的监督。  相似文献   

2.
在强调预算治理的当下,可诉性理念越来越成为预算制度的必备要素.预算监督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构建预算的可诉性机制,在预算监督中架设公众参与的司法桥梁,是保障预算监督的有效方式.预算可诉性机制通过司法能动主义矫正政府的预算背信行为,将公众与政府同置于司法的天平之上,既可以确保预算监督中的公众参与,也可以震慑政府在预算执行中的不规范行为.因此,建立和完善预算的可诉性制度,是实现预算民主和预算法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人大预算绩效监督对于完善发展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制度、支持和推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地方各级人大应坚持强化绩效监督理念,扎实筑牢绩效监督基础,准确把握绩效监督重点,不断完善制度机制,推动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向绩效拓展、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蕾 《新智慧》2004,(6B):14-14
1.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组织结构的组成部分。全面预算管理是建立在权、责、利相结合基础上的内部各责任单位的预算体系,具有监督、激励、分配功能。科斯认为业绩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的发展轨迹,并就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地方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路径:逐步实现预算审查的完整性,着力推动预算法修改,不断提升人大预算审查监督能力,积极探索地方预算管理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民主国家中,议会对政府预算的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世界范围看,各国议会监督预算的能力相差甚远,那么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就非常必要,因为这可以为议会加强预算监督提供思路。本文将在明确衡量议会监督预算效果标准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政治、经济、文化等宏观性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提升我国人大对政府预算监督能力的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有效和充分行使被认为是建立民主财政的关键。本文把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的过程看成是法律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的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的构建过程。文章首先分析了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法律规定,并对人大预算监督的基本制度进行详述,最后对完善人大预算监督权力的组织机构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预算管理在公立高校内部实施已久,相关制度要求健全预算组织体系与预算编制体系、明确预算编制原则与预算编制内容、加强预算执行监督与预算考核评价等,但公立高校预算管理参与力度不足、预算编制整体质量不尽如人意、预算执行下刚上软、预算控制功能弱化、预算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依旧存在,需要通过设立独立管理机构、严肃认真编制预算、健全预算调控体系、实施预算考评奖惩、加大预算监督力度等措施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与支柱就是财政,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加强审计监督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预算管理角色定位、预算编制审计、执行等角度具体分析了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认为政府部门需要加强预算管理监督,推进预算管理审计,明确预算管理审计定位,适当延长预算编制时间,同时加强部门预算与评审、监督、绩效评价的衔接。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预算监督制度虽已建立,但还存在人大的预算监督权虚置,监督方式不够完善,对违反预算的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预算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并建立责任问责机制,使社会财政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