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开放领域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社会的影响不断加深,当前中国社会形势正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这个过程不仅使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都面临着极大挑战,同时也使中华民族的国家民族意识面临着被淡化的危机。民族意识是民族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是支撑民族不断进步发展的内在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在新时期加强人民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民族意识的教育,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家观念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建立于客观现实基础之上。在我国,有助于国家观念的形成和培育的因素有:(1)悠久历史所包容的辉煌与灾难。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为国家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和情感基础。古代绚丽悠久的历史文化直接培养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近代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罪恶和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耻辱又从反而激发了人们的主权意识和国际平等意识,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尊心。(2)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国家观念有非常深厚的积淀:第一,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大一统”思想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其二,我国古代社会国家政治…  相似文献   

3.
不同国家由于历史的不同,其国内民族结构也是不一样的,由此导致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是影响民族内涵的一个重要诱因。纵观民族国家发展史,中国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模式与其他国家存在明显的不同。国外一般是强调地域而忽视民族,以地区代替民族;中国则不同,我们是先组成了多元的国家,然后通过一体的精神文化逐渐培育出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借由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实现文化交融,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济动因在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7,(15):168-169
新疆是我国暴恐案件多发的地区,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增强、培育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意识是完全必要的。笔者分析了喀什地区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意识形成中所受因素的影响,并提出了培养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意识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朱晓阳  刘俊 《活力》2005,(8):56-5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古代文明的光辉灿烂,是与当时“民族创造意识的浓厚、创造精神的饱满、创新能力的卓越”密不可分的。江泽民同志深刻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实现21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出路就在于提升民族创新能力,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应对历史的呼唤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宋鸿泰 《数据》2023,(2):83-84
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国家治理的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新时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的栋梁,民族发展的希望,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提升国民法律思维与意识水平的关键。为了顺应新时代针对法治社会提出的要求,要创新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拓展学生法律认识面,让学生成长为知法、懂法、用法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似文献   

7.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本世纪40年代末,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历尽屈辱的一百年,也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一百年。从1950年到2050年,将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实现伟大振兴的一百年。中国是全体中国人的中国,中华民族的振兴,要靠包括大陆同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广大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香港已经收回主权,澳门今年底即将回归祖国,台湾和大陆终究是要统一的。发展海峡两岸经贸关系是历史的必然,符合两岸中国人民的利益,也是两岸和解并实现统一的最深厚的经济基础。正因为这样,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倍受世人的关…  相似文献   

8.
夏琛琛 《活力》2006,(6):136-137
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对世界意识的培养。但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世界意识一直是处于被忽略的地位。本文试着以《鸦片战争的影响》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思维反差,让世界意识走进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长期历史积淀,形成了以"重生意识"为主体的民族性格特征,这种独特的民族性格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国家、风水、城市和院落的空间模式特性的探讨,指出其共同的特性围合.并将不同层面上的空间模式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总结出"重生意识"下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图式多重围舍.同时,将物质建设活动延伸到社会文化层面,试图找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模式与民族性格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之际,我们涌动着澎湃的心潮,历史的波澜。在感慨万千地端祥南湖红船、凝视井岗翠竹,仰望延安宝塔的同时,我们力图超越85年的光辉历程,翻检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更为遥远的岁月和人物。并且断言这样一种理性翻检和从容面对,丰富了中华民族对昨天的理解、对明天的仰望,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对共产主义的崇拜。鸦片战争!我们每个中国人,在不同时代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一再领略的只有巨大的痛苦、屈辱和义愤。一个腐败的清政府,一次毫无疑义的失败,一段国家灾难史的首页,至今仍使我们的民族情怀翻江倒海。戊戌变法!这个同样熟悉…  相似文献   

11.
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让大学生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让大学生拥有国防意识、国家地域意识、民族文化意识,从而实现和谐大学、人文大学。让每一座大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站,带动社会大众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社会长治久安、国家和谐统一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做出积极贡献。本文主要讨论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以及该意识培育的具体创新办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香港回归日期的临近,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追忆过去,展望未来更是心潮难平。香港回归,洗雪国耻,这是每一名中国人的共同心声。一百年前的旧中国贫穷落后,卖国的“南京条约”使香港割让;百年后的中国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收回香港。香港百年沧桑的历史向我们说明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落后、科技落后就会任人欺辱;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把经济和科技搞上去。众盼回归,再展宏图。香港同胞与我们同是华夏子孙,血浓于水,骨肉亲情从未隔断。香港今天的繁荣得益于大陆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作为一…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力量。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意识、促进民族间团结、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价值,分析当前高校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发挥高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铸牢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一体化建设,对解决好新时代民族问题至关重要,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关键着眼点和着力点,是做好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重要举措。要立足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方式方法创新。也要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统筹推进,既要统筹好新时代大中小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学段衔接和资源整合,也要整体推进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的统筹,发挥好合力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要靠财政强有力的支撑.鸦片战争后,西方财税思想传入中国,使清王朝财税体制受到诸多挑战,为此,清政府进行一系列财税改革以解决财政危机.财税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历史经验并不断创新是实现我国财税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主权财富基金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十分普遍的金融工具。中国拥有巨额的外汇储备,主权财富基金成为其重要投资领域,但中国主权基金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风险管理能力不足、外部环境不利等问题。本文旨在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其他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发展经验,为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文明是中国民族的美德传统,有义务将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如今也需要把这种文明意识建设在高校里,在文明建设过程中法律意识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从社会与高校的角度来进行探究,并结合培养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来延伸对高校文明意识与法律意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丰台区审计局组织全体干部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38尊雕塑再观了中华民族遭受日寇侵略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使干部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广大干部表示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进一步增强我们国家的民族凝聚力,用实际行动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精僻论断,以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工作,为丰台区的经济建设面做出新贡献。丰台区审计局参观抗战雕塑园@吴志东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和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的参与者是多元的,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组织,他们有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价值观念,中国要在这种情况下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的状态就要参与全球化,而要使全球化成为发展机遇就必须要坚持具有民族特色的自主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对民族精神进行更进一步的弘扬与培育。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主阵地,当然是首要考虑的。同时,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民族精神的~项重要内容,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国防教育来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相似文献   

20.
于东滨 《活力》2011,(21):63-63
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做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活跃力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了党和青年的关系.高度肯定了青年对于国家、民族和未来的重要性。他明确要求:“全国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