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谈谈或有事项及其审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已于去年7月1日起在所有企业中实施.该准则比较全面地规定了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本文拟就或有事项的审计谈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或有事项准则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宣和 《会计研究》2000,(6):21-23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下称或有事项准则)已由财政部发布.为便于读者理解和运用或有事项准则,本文拟先介绍或有事项准则的制定背景,然后就或有事项准则制定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问题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3.
财政部2000年发布了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准则,对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作出了规范。本文拟就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时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作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楠 《财会学习》2005,(5):58-59
2000年4月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一或有事项》准则,对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作出了规范。本文拟就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时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财会字[2000]6号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规范企业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我们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现印发给你们 ,请布置所属企业从2000年7月1日起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 ,请及时函告我部。附件 :1.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2.《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指南(略 )财政部2000年4月27日附件1 :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引言1.本准则规范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2.本准则不涉及债务重组、建造合同、所得税、保险合同、终止营…  相似文献   

6.
试谈或有事项确认为负债时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4月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准则,对或有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作出了规范。本文拟就或有项确认为负债时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以下简称或有事项准则)第2条明确了该准则不涉及的或有事项,其中之一即为保险合同。原因在于保险合同性质特别,拟由其他相关的特定准则来规范。在此笔者对保险合同中最具特色的责任准备金负债与或有事项准则中的或有负债进行比较,以进一步加深对两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或有事项是企业资产负债和损益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或有事项的管理将成为经济界同仁关心的又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拟就或有事项的有关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一、或有事项的核算特点1.准则的国际性国际会计准则明确,应同时符合"A.未来事项很可能  相似文献   

9.
一、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一)或有事项的定义。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或有事项的定义是指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按其预计结果可以分为或有负债与或有资产。(二)或有事项的会计处理1.或有事项的确认。《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以下简称《准则》)明确指出,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企业应将其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有“或有事项准则”,这一准则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或有事项会计核算,以及提升相关信息披露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与可靠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龙甓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财会工作中,对或有事项认识不到位,其确认、计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靠财务人员主观判断,其运用尚存在不够全面的问题。面对会计实务中面临的或有事项问题琛入探讨和研究,规范或有事项确认、计量,才能确保现代企业经济利益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1.
会计基础理论在或有事项具体准则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或有事项准则的具体运用为出发点,分别探讨会计假设、会计原则在或有事项具体准则的体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或有事项具体准则的总体体现以及运用统计分析我国或有事项具体准则上市公司实施效果,采用理论分析与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以期规范和引导企业或有事项业务的处理和披露。  相似文献   

12.
胡念梅 《上海会计》2002,(10):23-23
或有事项的后续会计影响,是指当或有事项满足负债的确认条件,企业又对其进行了确认的情况下,或有事项转化为确定性事项时的会计处理。这一问题或有事项准则没有进行规范,但却是实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依据现有准则,对其进行探讨。一、或有事项在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前转化为确定性事项在此情况下,应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进行处理,按确定结果确认资产或负债。假定甲企业在2000年8月13日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乙企业所开发的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要求乙企业赔偿其经济损失100万元。至2000年12月31日,法院正在审…  相似文献   

13.
一、基本要求  (一)企业应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本准则涉及的主要概念  本准则涉及较多概念,比如或有事项、资产、负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等。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些概念是正确运用本准则的基本前提。  在本准则中,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其结果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如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债务担保等就是或有事项。或有事项与不确定性联系在一起,但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并不都形成本准则所指或有事项。比如,折旧的提取虽然涉及对固定资产残值和使用年限的估计,带有一…  相似文献   

14.
2000年4月我国首次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2月在制定新的准则体系中,对此准则又进行了修改,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或有事项包括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或有资产的内涵,诸如对方侵犯了专利权而起诉赔偿请求预计,对方造成污染而起诉赔偿请求预计等等.我国目前不确认核算或有资产事项.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规范企业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相关信息的披露,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推动我国证券市场乃至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部制定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执行,本文试图对中美或有事项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00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填补了我国会计准则中缺乏或有事项的空白,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业务起到了规范作用。而2006年我国颁布的与国际会计准则日益趋同的  相似文献   

17.
或有事项,作为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一种特定的经济事项,在实质上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长久以来,由于相关评估准则和规范未出台或不完备,导致评估实务中,对或有事项的评估确认与计量尚无明确规定.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条款,是对或有事项在评估中进行分类确认与计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戴勇 《新理财》2005,(12):54-57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面临的诸如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票据贴现、债务担保等“或有事项”越来越多。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正确处理、合理披露或有事项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和管理层的重视。本文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为指导,通过对四川长虹或有事项处理的分析,就或有事项在我国企业中的正确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2000年4月我国首次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并于2000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2月在制定新的准则体系中,对此准则又进行了修改,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或有事项包括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或有资产的内涵,诸如对方侵犯了专利权而起诉赔偿请求预计,对方造成污染而起诉赔偿请求预计等等。我国目前不确认核算或有资产事项。或有负债即预计负债,确认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两个条件是: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常见的或有负债主要包括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预计商业承兑票据贴现损失、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固定资产和矿区权益弃置义务等。本文依据《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13号-或有事项》,提出了注册会计师对预计负债的审计依据、方法和具体会计处理方式,并说明了各种情况下预计负债的确认、估价、计提和转销问题,为审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戴勇 《新理财》2005,(8):54-57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面临的诸如未决诉讼、未决仲裁、票据贴现、债务担保等"或有事项"越来越多.或有事项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正确处理合理披露或有事项越来越受到广大投资者和管理层的重视.本文以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为指导,通过对四川长虹或有事项处理的分析,就或有事项在我国企业中的正确运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