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和韩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经济最具活力的两个国家,从1992年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发展非常迅速,贸易联系非常密切.本文在收集和整理1992年以来中韩双边贸易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用贸易贡献度和贸易依存度指标分析了中韩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指出两国的贸易依存关系存在不平衡的特点,并从进一步扩大两国的经贸发展、改善两国贸易依存不平衡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韩双边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涂澄 《北方经济》2006,(6):76-77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进入了直接贸易阶段。此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远远超过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十多年来。中韩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但两国的国际分工关系仍具有明显的垂直型分工特点。中韩贸易关系中。也存在着贸易不平衡、韩国对中国产品歧视性限制较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涂澄 《北方经济》2006,(12):76-77
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进入了直接贸易阶段.此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远远超过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速度.十多年来,中韩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但两国的国际分工关系仍具有明显的垂直型分工特点.中韩贸易关系中,也存在着贸易不平衡、韩国对中国产品歧视性限制较多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孙明华 《山东经济》2008,24(4):112-116
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进入了直接贸易阶段,此后,两国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10多年来,中韩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文章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指数(TC)比较分析了两国的产业竞争力,同时,分析了两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得出:中韩的产业分工既有互补性的产业间分工,同时也有产业内分工,未来将向产业间水平分工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韩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与合作途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韩从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发展很快,成为各自的重要贸易伙伴。两国贸易的迅速发展源于两国之间通过贸易互惠互利,而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为两国贸易的扩大创造了条件。但两国贸易发展中倾销与反倾销、贸易不平衡、贸易壁垒等问题仍困扰着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因此本文提出在两国都尚未加入区域贸易一体化组织,而又面临着经济区域化浪潮的冲击下,通过战略性、制度性合作及建立自由贸易区来推进两国贸易便利化、自由化,从而推动两国贸易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促进中韩双边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琳 《亚太经济》2004,(6):38-40,31
自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发展迅速。但是从总体上看,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对中韩两国贸易情况进行分析的同时,提出了促进中韩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韩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中韩贸易发展的简要回顾 中国与韩国为友好近邻,交往历史渊源流长,文化背景极其相似,这为中韩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目前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结构互补,各有所需,也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现实性.自1992年8月中韩两国正式……  相似文献   

8.
中韩建交20年来,经济相互依赖度不断提高,贸易贡献度指数快速增长。相关数据显示韩国对中国的依赖度要高于中国对韩国的依赖度,其中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依赖要高于进口依赖。分析中韩产业间竞争力指数变化的情况可以看到,韩国对华优势产业占中韩总贸易额的比重明显高于中国优势产业所占的比重,中韩经济合作依然是以垂直互补关系为主,这不仅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是因为韩国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主导着中韩产业内贸易。中韩两国应该继续深化双边和区域性合作,一方面通过调整贸易政策,加快自贸区建设等方式努力解决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另一方面加强重点领域的开发合作,打造新的合作亮点和增长点,实现两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中日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双边贸易关系发展非常迅速,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业内贸易比重不断提高。但两国的国际分工关系仍具有明显的垂直型分工特点。中日贸易关系中,不仅存在着贸易不平衡、日本对中国产品歧视性限制较多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两国冷淡的政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边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韩两国贸易的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我国主要的贸易顺差国家,而且贸易顺差额有逐年加大之势。本文在分析两国国内市场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贸易商品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贸易均衡模型发现: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和汇率水平是导致中韩贸易不平衡的重要因素。本文认为,应该从这些因素出发,寻求有效可行的措施,来缓解两国贸易不平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张淑杰 《理论观察》2008,(2):158-160
中国和韩国是重要经贸伙伴。2007年末,中韩两国的贸易额为1599亿美元,是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的32倍,预计2012年前将突破2000亿美元,韩国在华实际投资额累计超过207亿美元,投资项目60707件。中国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对象国、第一大进口对象国、第一大投资对象国。两国的经济贸易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贸易摩擦逐渐增多,许多领域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中韩之间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韩贸易规模的扩大,产业内贸易也迅速发展。本文利用1992--2005年的贸易数据,从发展趋势、行业分布等多角度、多层次的计算中全面揭示中韩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内部结构和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随着"雁行"分工模式的发展,中韩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结构悄然变化。本文通过计算1992~2007年中韩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竞争力、贸易互补性、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出口贸易技术复杂度,分析了两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结构。结果表明: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出口贸易技术结构不断优化,中韩技术差距逐渐缩小,部分电子信息产品的竞争力已超过韩国;双方优势产业重合度较低,贸易互补大于竞争且呈上升趋势,互补性亦由单向发展为双向;双方产业内贸易长期保持较高水平,其中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占主导,而近年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迅速上升;中韩电子信息产业合作潜力巨大,双边开放有望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以来中韩两国的FTA协议和研究如火如荼。当前两国贸易中电子产品的比重最大,对FTA带来的电子产品贸易创造效应估计:韩国的整个贸易创造值是11亿美元,从中国的进口额比重达4.3%;中国的贸易创造值是30亿美元,从韩国的进口额比重达8.3%。进而,为了达到进一步的FTA效应,两国需要扩大电子产品的贸易规模,坚持一边竞争及一边合作的贸易关系,注意贸易转移效应。  相似文献   

15.
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贸易发展迅速,中越贸易额从1991年的3200万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254亿美元,但两国贸易仍存在着基础设施落后、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检索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分析中越贸易的基本概况,并根据近几年的贸易情况和中越政府对对方的贸易政策,对其发展趋势等作出预测,希望能对中越双方的贸易合作起到一些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柏雪 《黑河学刊》2011,(5):16-17
20世纪以来,中日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商品结构日趋合理,中日贸易已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的方向发展,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对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中日两国的贸易产生较强的互补性,但是生产要素禀赋发展的不平衡,中国技术和资本的匮乏与中日贸易收益不均衡导致了较强烈的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7.
中韩建交20年来经贸发展的实绩表明,两国经济上互补性强,合作远远大于竞争。中韩贸易的总体特征表现为:贸易额持续高速增加、韩国进出口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性、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持续增加。在国际贸易争端日益频繁和激烈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成为中韩之间避免贸易摩擦、促进贸易良好健康发展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18.
韩国是亚洲经济发展先行者,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导致两国贸易结构和在国际市场地位发生相应的变化。结合中韩两国贸易结构特点,分析发现:中韩双边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工业制成品贸易在两国贸易增长中起主导作用;工业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发展较快,钢铁、机械制品等产业内贸易有助于提高两国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两国优势产业如电子产品、钢铁制品和纺织服装等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19.
从国(域)别、产品分类两层面,借助贸易份额等指标,考察中国对主要东亚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关系,发现东亚地区都是中国的传统贸易伙伴,市场(贸易)依赖较大,但依存程度总体上逐年下降,且变动趋势不对称的特征。总体上说,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贸易依存关系基本稳定,对日本依存迅速下降,与东盟有较明显的制成品出口替代初级品出口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韩两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由于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两国之间存在一些技术性贸易壁垒(TBT,下文简称“技术壁垒”),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发展。中国的技术标准低,出口到韩国的主要是初级产品,受技术壁垒影响较大,引起政府和企业的关注。因此,需要两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或者削减两国之间存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推动两国贸易发展和建立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