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群 《新疆金融》2006,(6):45-45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建立和实行了信贷经营、审批、风险监管三权分离机制,并实现了信贷经营、审批、风险监管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制约。三权的分离,完善了信贷管理,使信贷管理体制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在三权中,审批虽然不能代替贷前、贷后管理,但它是信贷管理的主要环节,而信贷审批人又是实施这一关键环节的主体,因此,信贷审批人素质的好坏、工作水平的高低对审批工作及信贷资产  相似文献   

2.
我们认为 ,依法治贷必须纳入依法治行的轨道 ,作为战略性调整信贷结构和全面强化信贷管理的系统工程 ,采取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的有效措施 ,才能实现其规范化、制度化 ,确保信贷全方位依法合规运作。一、正本清源 ,牢固树立依法治贷理念。在信贷业务仍是商业银行经营主体的情况下 ,信贷资产质量和收益无疑从根本上制约着银行的生存和发展。农业银行当前业务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即是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占比高、盈利水平低。这里诚然有各种客观因素 ,但是归根结底是人为因素即贷款“三不”现象造成的。金融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对…  相似文献   

3.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步入下行周期,企业资金流动性短缺和紧缩,流动性风险已经上升为主要风险,银行信贷风险加剧并可能集中暴露;与此同时,为了应对经济过快下滑,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快信贷投放,加之农行股改不良资产剥离后,有一个优质资产扩张的动机。信贷经营又好又快发展的课题研究与实践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都迫切。要抓住国家拉动内需保经济增长的历史性契机推进信贷客户调整和信贷产业升级;要切实加强贷后管理和风险控制,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经济周期调整对信贷经营和资产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前,依法收贷已成为商业银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依法收贷的诉讼效果与最终执行效果极不对称。一些金融企业在支付了高额的诉讼费用后,得到的往往仅是一纸法律“白条”。通过对依法收贷现状的考察及成因分析,寻求抑制法律“白条”现象的对策,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金融业信贷资产损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行思南支行坚持稳健经营、有效发展的经营理念,着力强化客户经理的规范操作意识、岗位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全力做好贷后管理工作,信贷资产质量大幅提升。截止2007年底,该行各项贷款不良率下降到2%;个人贷款不良率达到零。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信贷业务是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然而其风险也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由于一些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存在着弊端,以致信贷资产质量仍不容乐观。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贷后管理,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已成为当前信贷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个人贷款业务贷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贷后管理是防控个贷风险,提高个贷资产质量,确保个贷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进一步提升个人贷款业务的贷后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该项业务的经营效益和对全行业务的贡献度,成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一直是信贷工作必须坚持的三条重要原则,是商业银行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的重要前提,也是商业银行追求的基本目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贷款的流动性不足,严重影响了贷款的安全性、效益性原则的有效落实,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居高不下,成为长期以来困扰信贷工作的最大难题。商业银行在信贷客户经营正常时无意回收贷款,而当客户经营不正常时,已无法收回贷款,使得信贷管理进入“只能放,不能收;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今年正常,明年不良;放贷时正常,收贷时不良;  相似文献   

9.
当前,低劣的信贷资产质量已成为制约农行业务经营的“瓶颈”.为了探求降低贷款风险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对策,我们对灌阳县农行信贷资产质量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一、灌阳农行信贷资产基本状况1997年8月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为849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8622万元,存、贷比例为101.55%,已成为超负荷经营行.从贷款占用形态看,正常贷款占全部贷款的57.39%,逾期贷款占16.45%,催收贷款占26.16%.由此可见,该行不良贷款占用过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侯建飞 《时代金融》2015,(3):202-203
<正>众所周知,贷款是银行的核心业务,而控制贷款风险则是保持银行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控制贷款风险,关键是要做到"三查",即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贷款"三查"工作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基础,是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银行经营的"传家宝"。农村信用社以"立足县域,服务三农"为市场定位,坚持"支农支小"为信贷服务方向,所以服务的对象及信贷产品主要是农户小额贷款。在农户小额贷款工作中,贷前调查是贷款"三查"工作的第一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贷后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薄弱环节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贷后管理,有利于及时识别和化解信贷潜在风险。由于受指标考核、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及客户经理的素质等因素影响,从贷后管理中识别信贷风险信号已成为信贷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造成风险揭示不充分、采取措施不及时,从而失去了收贷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2.
开展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即贷款五级分类工作,是进一步揭示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性,提高信贷经营水平,防范和及时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往往不尽人意,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首先要强化信贷风险意识。客户拓展应以信贷资金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做到尽职调查,把控风险,贷后管理不流于形式。其次要加快信贷结构优化。信贷结构优化是实现信贷资产有效发展和风险防范的必经之路,是增强信贷经营派生能力及银行竞争力、实  相似文献   

14.
适度控贷是当前农业银行缓解超负荷经营矛盾的重要举措。要实现控贷目标,全行上下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盘活贷款存量,优化信贷增量,实实在在提高资产质量。本文拟就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策略取向作些探讨。一、盘活存量贷款策略有资料显示,农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普遍不高,贷款"小、散、差"问题较为严重,有的行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农业银行信贷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和农行江苏省分行提出的"正确处理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的工作要求,地处苏北的淮安农行应如何围绕价值创造、经营转型、发展质量、风险控制等工作重点,加快实施信贷精细化管理,推进资产业务集约化经营和内涵式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董玮  郑建文 《甘肃金融》2003,(12):20-23
信贷审批是银行信贷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信贷客户信用状态全面判断和信贷资产风险全面把握的最后一道关口.这道关口把得好坏,直接关系银行信贷客户群体和信贷资产的规模和质量.因此,银行都非常重视而且越来越重视信贷审批工作.但国有商业银行基层在信贷审批运行机制上,无论从制度设计或是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与国有银行在审贷分离制度下加强风险控制、提高资产质量,以及与市场、客户的要求来说,都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农业银行柳州分行荣军路办事处成立于1995年8月初,当时接收了市区兄弟办事处划拔工商信贷企业13家,各项贷款余额4846万元,其中不良贷款占贷款总余额的73.89%。面对机构新、资产质量差的状况,办事处领导班子和全办员工,不怨天尤人,而是眼光向内下大力盘活信贷资产,坚持以法律为武器,依法管贷依法收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6年末,全办贷款收回率达98%,贷款收息率为96%。两年来实现盈利100多万元,人均创利1万多元,压缩不良资产47.73百分点,跃入柳州分行信贷资产质量好、效益高的一等一级行。  相似文献   

18.
信贷质量亟待提高 依法管贷迫在眉睫范文君,王华杰,凌瑞祖,马伶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是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讨程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澄清目前基层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普遍低下的成因,最近,我们对浙川县农业银行下辖基层所、社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了诸多有...  相似文献   

19.
信贷资产质量是指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结合的优劣程度。信贷资产质量状况反映了银行的资产风险程度和经营管理水平,决定着银行的生存和发展。优化信贷资产质量是提高银行经营效益的关键。一、信贷资产质量低劣是导致农行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近几年来,农业银行连年亏损,其主要原因是农行信贷资产质量低劣所致。分析信贷资产质量的优劣,加强管理,是提高农行经营效益的主要手段。当前,农行信贷资产质量低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依法办事,依规经营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农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依法保护主张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是金融部门当前急待解决的全新课题。近三年来,黄梅县农行在依法管贷。依法收贷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依法管贷、依法收贷的新路子。三年来,黄梅农行通过依法盘贷,收回贷款本息1521万元,其中收回现金841万元,收回物资680万元,保全资产12641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