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经济水平因素、社会群体因素、消费秩序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消费习俗因素与消费流行因素等作为调查内容自行编制调查问卷,然后着重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经SPSS13.0数据处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该问卷的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良好,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高,是一份可以单独测量绿色消费行为者心理影响因素的有效问卷。  相似文献   

2.
李瑾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3):272-273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载体,是人类借以表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空间形态,而依附于建筑上的符号又使它具有了文化内涵。从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出发,通过传统建筑符号的分类及其主要特征,分析符号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以及对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手法和影响,都作了系统化的分析。同时希望通过对传统符号的现代运用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邢立 《商业时代》2007,(15):43-44
消费文化中的符号价值与品牌这一符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受消费文化的影响,品牌符号的塑造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品牌的塑造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本文就消费文化中的符号价值与品牌符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消费是一种具有符号属性的社会行为,时尚消费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消费。目前,时尚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重要消费方式。本文采用结构式访谈法探索了大学生眼中的时尚,初步架构出大学生时尚消费的结构框架,并揭示出消费社会,自我认同,群体互动,家庭因素和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时尚消费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林玲 《中国报业》2015,(2):52-53
本文通过符号理论,以中国当代豪宅广告为例,分析此类广告符号所携带的社会意义和符号意义,说明在住宅的符号消费中产生了"拜物现象"。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消费观念在广告作用下的嬗变,通过广告对消费观念的影响,阐述了广告是时代特征在消费观念中的折射,揭示了消费观念决定消费心理需要,以及消费符号对消费心理取向的决定作用,推论出消费符号改变消费观念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6,(5)
文章通过文化产品的消费满意度调查问卷,以湖北省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文化产品消费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形象、顾客期望、顾客感知质量和顾客感知价值是影响消费者文化产品消费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在消费时代的背景下,腕表从物的消费转化为符号的消费,符号成为腕表设计的重要考量。依据符号二轴关系学说,通过符号的"在场"和"不在场"两条关系链来分析腕表设计中符号价值的形成。旨在探讨针对多元化消费市场中体现腕表特色的设计符号建构规则。  相似文献   

9.
心理认同感,是决定消费者消费方向的主要因素,是跨文化环境下符号消费盛行及流通的主要媒介。笔者从"自身地位""消费理念""附加消费"等角度,探讨了消费者跨文化符号消费的心理认同机制。并针对中国销售领域的发展,提出企业应通过提高产品的"地位感",积极打造品牌文化,增加附加消费等途径有效提高跨文化消费者对我国商品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0.
《商》2015,(26):295-296
采用网络问卷与纸质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27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新媒体环境下这一群体可能具有的消费偏好特征进行了分析。调查显示,当前90后的大学生群体存在着炫耀性消费偏好、交互性影响消费偏好以及假货消费偏好的倾向性。结合新媒体对消费方式的影响,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群体消费偏好变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广告符号与消费主义文化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建国 《消费经济》2007,23(1):89-92
广告符号是建构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它不仅进行商品推销,也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行为,创造出虚假需求。广告的符号化,直接导致了消费异化,进而对消费文化和意识形态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对广告符号及其消费主义文化进行理性批判,是深刻认识消费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日渐成为一个消费社会,消费已经逐渐从"物的消费"过渡到"符号消费"。消费成为一种操作性的符号,个体通过对符号的追求满足自身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需求。笔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租生活"的符号意义,认为租赁物在"租生活"一族看来是一种符号,他们通过租赁各种高档物品建构一种暂时性的身份和地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通过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基于交叉制表和卡方检验对安徽财经大学在校生消费行为进行实证分析。从大学生消费来源、消费方向出发,考虑性别、年级、专业、家庭背景、恋爱状态、消费观念以及消费心理等因素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最终了解安徽财经大学在校生的基本消费状况,包括消费水平与结构等,并得出大学生消费水平和消费心理、观念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伴随资本主义社会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消费为中心的转变,西方大众消费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为适应新的消费变化,符号学应运介入消费社会的研究。鲍德里亚作为符号消费理论的杰出代表提出了商品的符号价值,并强调了商品作为符号所象征的“意义秩序”,这种意义秩序“能指”了消费者的“身份逻辑”,符号价值的开发促使西方消费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研究从消费方式到生活方式的变化、消费方式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消费方式决定消费心理,从心理需要层次的变化,揭示了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消费心理的变化的内在联系,阐述了消费符号和符号消费的变化的心理依据,进而阐释了价值观念在消费文化中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商品符号化和市场营销竞争新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提升了符号意义在商品构成中的地位,符号意义逐渐成为决定商品销售、消费的主导因素,由此形成商品符号化的趋势。在商品符号化趋势下,市场营销竞争呈现新的趋势,流行符号意义创新成为竞争的焦点,符号意义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开放式问卷和面对面访谈,对"95后"在校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冲动型消费,按照冲动消费心理可以划分为纯冲动型消费、刺激冲动型消费和计划冲动型消费,而对于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冲动消费而言,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可能会来自于参照群体、价格因素、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杨健生 《商场现代化》2006,(3Z):100-102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提升了符号意叉在商品构成中的地位,符号意义逐渐成为决定商品销售、消费的主导因素,由此形成商品符号化的趋势。在商品符号化趋势下,市场营销竞争呈现新的趋势,流行符号意义创新成为竞争的焦点,符号意义传播手段日益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符号消费视角下广告的功能和符号意义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消费者越来越看轻商品的使用价值,转而更重视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者更注重商品符号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他们通过符号消费来表征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生活方式.而广告是在消费社会中为商品创造符号价值的主要工具,所以本文试图从符号消费的视角来探讨广告的功能和符号意义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如今,"萌文化"现象在中国各群体中盛行,中国人爱"萌"、扮"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在这种"萌文化"下,90后成为很大的文化主体,对"萌文化"引起的消费活动也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以风靡一段时间的"头上长草"现象为例,研究"萌文化"背景下90后的符号消费特点。研究了90后人群对"头上长草"的消费情况,从人群知晓程度、消费者信息来源、性别对消费的影响以及影响消费因素等方面做了相关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