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国内外比较和优劣势分析来看,广西涠洲岛是北部湾旅游示范项目,泛北部湾国际旅游的重要节点和优先发展区,具有一流的休闲度假资源条件,涠洲岛的开发已纳入国家战略。涠洲岛发展旅游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基础设施滞后,同质竞争带来的威胁。要将涠洲岛打造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度假海岛",就要实施"高端定位、旅游统筹、对接国际、南湾突破、创新示范、生态持续"的开发战略举措,高标准打造休闲度假海岛。  相似文献   

2.
海岛开发在我国当下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涠洲岛开发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从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提升开发档次、创新管理体制、加强资源保护等五个方面,加快推进涠洲岛旅游开发,以期对当前广西其他海岛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携程、百度旅游网等各大旅游网站上关于涠洲岛的游记和点评,通过筛选获得研究样本,运用ROST软件对游记进行分词、情感分析、语义网络分析。同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负面点评进行编码,分析游客对涠洲岛的形象感知。研究发现:游客对涠洲岛旅游的感知多倾向于积极方面,而消极感知则主要来自旅游体验、旅游设施等方面。综合各类消极感知和反映出来的问题,对涠洲岛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经济时代,在线评论是顾客对民宿服务质量的重要评价,是影响民宿顾客购买决策的关键性因素.通过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携程旅游网上关于广西涠洲岛民宿的差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顾客主要对民宿的经营服务、餐饮服务、设施设备、环境卫生、交通位置等服务质量方面不满意;民宿主比较重视差评回复以补救服务质量等.最后,从政府、民宿两...  相似文献   

5.
科学地评价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是合理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地文化开发品位、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分析了伏牛山东段低山丘陵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现实条件,并运用AHP法对其开发潜力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伏牛山东段低山丘陵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集中于Ⅱ、Ⅲ等级,具有资源品位较为突出、开发空间大的特点,其中民俗文化开发潜力最大,可作为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并予以优先开发。  相似文献   

6.
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高层次的旅游形式,成为旅游市场的主流。在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涉及对地方文化、民族文化进行整理和保护,这都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论文通过对文化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文化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传承的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构建基于文化旅游开发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通过该模式希望为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扬提出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海岛旅游发展迅猛,但频繁的海岛旅游活动也引发了相应的海洋环境问题,这与海岛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从旅游者行为入手保护海岛环境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西涠洲岛为调研区域,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大五人格理论,引入外倾性人格、宜人性人格和尽责性人格这三个人格特质变量,构建海岛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理论模型并通过Amos 26.0软件加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证实:环境态度、外倾性人格、宜人性人格均能显著正向预测海岛旅游者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能够通过环境态度这一中介间接影响海岛旅游者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同时,依据结论为海岛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引导式管理提出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岩  宋永生  杨欢 《全国商情》2007,(11):102-104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突飞猛进,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旅游文化范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旅游的发展和繁荣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享受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本文对文化旅游进行研究,对文化旅游及其产品的开发进行深入的探讨,提出若想有效地发展文化旅游,则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冼夫人是与黄道婆、宋庆龄、宋美龄齐名的对海南影响最大的四位女性历史人物,在海南民间拥有广泛的信仰基础,对冼夫人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是保护和传承冼夫人文化的有效手段。文章在对冼夫人与海南的历史渊源、冼夫人文化内涵等进行解析的基础上,介绍海南冼夫人文化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分析冼夫人文化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海南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寿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墙文化源远流长。日前,寿县古城墙拟2018年迎接世界遗产大会评审。舞台真实理论指出,在旅游开发中,文化旅游产品被当作"真实"搬上"前台",向游客进行舞台化展示,可以使得东道地传统文化免遭破坏。本文基于舞台真实理论,阐述古城墙旅游发展现状,对古城墙文化旅游开发必要性进行探索分析,以期寻求应用于古城墙的文化旅游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低碳成为各行各业追求经济效益之外的另一个目标。在旅游活动中倡导低碳,旅游既能延伸人们的低碳生活方式,又能实现对旅游地环境的保护。海岛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单元,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相对较低,在该区域开展低碳旅游尤其必要。将国内外近年低碳旅游的相关理论和案例做了总结和剖析,在此基础上,以大连市大长山岛为例,提出海岛地区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即创建海岛低碳旅游吸引物、完善低碳旅游设施、营造旅游体验环境和引导低碳旅游行为,实现海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沿海岛屿旅游发展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岛屿旅游是我国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但岛屿旅游的发展仍滞后于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在分析我国沿海岛屿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障碍因素的基础上,探索相应对策,以期对岛屿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运用环境感知法,从自然、经济、社会、旅游四个方面对柿林古村的男女性的感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男女性在自然环境感知上没有明显差异;2.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正面感知经济生活环境的改善;3.男女性在社会环境的感知上并无明显差异;4.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正面感知游客行为和旅游开发。男女第三性征差异及由此带来的参与程度的不一致影响了男女在经济和旅游环境的感知.但从总体上而言,旅游对古村落目前的影响不大,村民对旅游开发仍旧持支持态度.最后,针对不同的性别人群提出了今后引导的相关建议.旅游规模扩大带来的家庭收入结构变化对古村落社会结构、家庭结构的影响将是后续研究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际旅游岛的省会城市,海口是海南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交通枢纽,也是全省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什么样的道路是最适合这座省会之城的旅游发展途径?实践证明,海口的旅游发展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围绕海口旅游业前景规划、发展海口旅游业应注意的问题和实现海口旅游业发展目标的措施3个问题展开探讨。证明了内涵式的旅游发展道路是海口市旅游业阶段性发展的必要步骤。也是国际旅游岛中心城市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众旅游的兴起,旅游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旅游循环经济应运而生,湖南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要树正新的旅游发展理念,遵循3R原则,充分调动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开展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促进湖南旅游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重点分析了基于人口统计学特征的藏族聚居区居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态度。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随着年龄增加表现出感知强度的逐渐减弱且偏于反对;(2)藏族居民较汉族及其他民族居民对当地藏族社会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改变更加担忧;(3)随着学历的增加,居民感知逐渐变强,和正面影响相比。负面影响更能让高学历居民认识到旅游给当地带来的巨大负面效应,(4)本地居住越久的居民对于旅游社会文化正负面影响感知越深,且都怀有赞同的倾向;(5)非旅游部门居民对于正负面影响感知要高于旅游或相关旅游部门,(6)随着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升高,居民感知到旅游社会文化的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旅游开发对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当前旅游研究者所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欧洲德语国家不但旅游开发早,而且长期以来旅游业相当发达,同时学术界非常重视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研究。早在1977年提出的“软旅游”概念曾经轰动一时,不但在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而且也在业界得到广泛应用。在德语国家,不但政府非常重视并大力支持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普通民众和科学家也密切关注旅游的环境影响问题。各界达成的旅游开发的环保共识促进了许多旅游景区的健康发展。探讨德语国家旅游开发的环保意识无疑可以为我国的旅游开发及有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于特定的环境,其“原生态环境”的丧失,是今天“非遗”濒危、消亡的根本原因。如今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旅游领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非遗”保护和传承来说,旅游开发是一柄“双刃剑”。本文从环境的视角,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探讨旅游开发所形成的“次生态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