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与旅游目的地相关的评价体系,由于多借鉴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研究成果,使得旅游目的地的评价往往演变成对某地的一项综合评价,而无法体现其针对性。鉴于此,本文提出旅游魅力的概念,认为旅游魅力要素对旅游目的地评价最为关键,并以旅游魅力指数测量旅游魅力。本文采用逻辑演绎方法试图为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尝试以专家评价法构建以旅游魅力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从而突出旅游魅力在评价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国外对“负责任旅游”的研究维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在南非开普敦召开了第一次负责任旅游国际会议,会上签署了《在旅游目的地进行负责任旅游的开普敦宣言》,此后,国际上对负责任旅游的研究持续增加。通过对国外"负责任旅游"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出对这个问题的理论研究是从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以"伦理责任"为核心,以旅游活动行为主体为对象,逐渐形成了即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负责任旅游研究体系。研究者主要分为3类,即生态研究者、经济研究者和社会研究者,他们分别从生态角度、经济角度和社会角度阐述负责任旅游的观点,形成"生态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3条主线,分别对3条研究主线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和理论基础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研究是中国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但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旅游目的地形象内容等方面来看,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都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人们集中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是因为中国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以供给方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而忽视了旅游者即需求方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相似文献   

4.
旅游目的地官方旅游资讯网站的首要功能是对旅游目的地作整体营销,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对目的地进行旅游品牌形象塑造传播.针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内在特质,结合网络表达方式,参照国内外旅游目的地网络品牌建设实践,通过专家打分和问卷调查,确定旅游目的地网络品牌形象塑造因子及其影响权重,构建塑造评估模型.并利用评估模型对我国33个省、市、区旅游官方门户网站进行了实证测评,指出了网站建设中存在的品牌形象塑造水平低、品牌形象因子良莠不齐、部分网站整体营销功能缺失等问题,且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网站改进建议.这对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旅游资讯门户网站目的地网络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区域旅游合作与分工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区域的整合效应却未完全得以发挥。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之一是区域内的旅游城市并未在区域分析和竞争优势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自身发展战略,从而导致战略重叠。从旅游系统理论和区域经济学角度阐述了旅游通道、中心地和目的地的概念及它们在旅游地系统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厦门旅游发展为例,提出厦门在海西区域旅游中构建旅游中心地和通道的战略选择及其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新兴旅游活动的向往与热爱,露营旅游日益成为社会大众积极参与的时尚旅游休闲活动,这给正由观光型旅游目的地向观光度假型旅游目的地转型的桂林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露营旅游的概念,介绍了露营旅游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以桂林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分析了桂林露营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露营旅游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现有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成果,以张家界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构成及其相对重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旅游资源、旅游配套设施、基础设施、目的地的支持要素、目的地的管理、旅游服务质量等,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对目的地竞争力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旅游学一些基本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不清晰,直接影响了旅游科学研究和旅游学科体系的完善.在分析已有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业产品的构成和旅游吸引(物)的概念,提出旅游业、旅游业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定义,认为旅游是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旅游业是旅游的组成部分,旅游产品由旅游业产品和目的地公共产品构成.  相似文献   

9.
潜在游客对目的地旅游形象的感知是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开始。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以熟悉度做为前因变量,认知形象与情感形象为中介变量的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型,并以重庆市民对上海旅游形象感知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所构建的旅游形象感知行为模型中,对于旅游意向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熟悉度,它通过4条路径对旅游意向产生间接和直接影响,其总影响达到了0.591;其次为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它们对旅游意向的总影响效果分别为为0.546和0.378。  相似文献   

10.
个性塑造是旅游目的地品牌营销的核心,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品牌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相关文献研究入手,分析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形成机制,进而讨论海南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建设的缺陷,探究创建海南旅游目的地品牌鲜明个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旅游造就了旅游主体进入异地进行跨文化的、间文化的交流的现实.这一现实为旅游塑造旅游主体新的文化人格,即一种扩展而多元整合的文化人格提供了条件.旅游主体的旅游动机、对文化的基本观念,以及社会化程度则是影响旅游对其进行文化人格塑造的因素.因此,促使旅游主体更多地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旅游、尽可能地排除种族中心主义的观念,以及加强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则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旅游对旅游主体文化人格塑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关于旅游气候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论述了旅游气候学的概念;提出并论证了旅游气候学研究的内容,其主要有:旅游地天气气候与旅游流预报、旅游气候资源的开发和技术评价、天气和气候与旅游者行为及时空分布规律、天气气候的旅游交通组织及交通工具的选择、旅游地气象灾害及变化规律、厄尔尼诺现象对区域旅游的影响、气候变化对旅游资源的影响、旅游地舒适度的研究、天气气候与旅游决策;概括了旅游气候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并分析了旅游气候学目前研究的现状和这一学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论反向旅游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旅游需求与旅游供给双方互动的过程,必须从旅游目的地属性与旅游者属性两个方面予以分析。已有的旅游需求模型用来激发或改变消费者旅行行为策略不敏感,不能满意解释旅游流的时空特性。为此提出“反向旅游”概念,并就其内涵、现实意义及产品开发和营销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反向旅游的表面是追求景观差异的极大化,实质是追求利益极大化,也是一种跨文化旅蝣行为。和一般旅蝣相比,反向旅蝣的求知求奇效益更大。但“反向旅游”广泛而不普遍,有时只停留在表面。可以从时间、空间、文化等多方面开发反向旅游产品,锁定消费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  相似文献   

14.
旅游学研究的核心是对旅游这一社会文化活动的科学阐释和理性引导。通过逻辑分析确认了旅游愉悦体验的本质,明确了旅游的概念与范畴;并应用泛系分析理论重新构建了由吸引系统、体验系统和生产系统三大模块构成的旅游学学科体系;然后结合社会需求构建旅游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组合模式。修正了学术界关于旅游范畴、学科体系、专业设置模式等方面的某些观点,认为旅游学作为二级学科应放在一级学科社会学类下面,并提出不同学科按照逻辑关系与现实需求灵活组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旅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研究旅游起源也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探讨了旅游起源研究的现状,并对旅游的概念和目的2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分析,指出旅游起源于休闲,它是需要到异地进行的一种休闲活动。通过对旅游起源的探析,以期能够把握旅游产生的土壤、演进的脉络,进而把握旅游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主体、时间、空间是人们认识"旅游"现象的一般范畴,国外"旅游"定义的主流观点是"综合现象说",它们存在共同的思维根源,但由于缺少了对"质"的判断,不符合一般的认知逻辑。"属性说"定义比较符合汉语社团的思维习惯,但其逻辑学依据也存在问题,容易夸大概念定义的逻辑功能,从而滑向哲学本质的认知范式。对主体、时间、空间3个范畴内特殊性的"类"抽象,是"旅游"定义的首要目标。从"主体"与非惯常环境之间的关联模式来看,"主体"的"自觉性"是区别于其他同类短暂出行的特殊性。从这一角度所作的"旅游"定义,具有一定逻辑演绎的张力和语言诠释的空间,不失为一种比较符合汉语社团思维习惯的定义尝试。  相似文献   

17.
低碳经济自2003年提出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世界旅游组织(WTO)鼓励各国发展低碳排放的旅游。规划设计中,低碳旅游有别于传统旅游发展模式,其游道安排、景观建筑、能源支持、游客行为引导方面均有所创新。以福建省平潭岛为规划案例,从旅游交通、旅游住宅、旅游活动等方面阐述,说明了低碳旅游规划设计的要点。低碳化的旅游交通要求按照不同交通方式的适宜尺度,尽量使用环保的交通工具;建设低碳排放的旅游住宅;对旅游活动按照碳排放分类,鼓励开展低碳排放的旅游活动。通过这些方式,以期"低碳"发展理念在目前的旅游规划设计中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旅游概念新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的定义需要重新认识,现有的旅游概念严重泛化,主要问题是没有抓住旅游的本质——异地消遣与审美的愉悦体验。利用哲学思维对旅游进行科学分析,可以将旅游重新定义。消遣与审美等愉悦体验是旅游的基石,如果抽掉了它,旅游的大厦就会坍塌。对于旅游的认识与定义,如果不抓住本质,任何分析与描述都是缺乏解释力的。  相似文献   

19.
国内养生旅游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向深度方向发展。休闲养生度假取代传统的观光旅游成为旅游消费的新趋势.养生旅游跃升为人们青睐的旅游新热点.国内对于健康养生旅游方面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在对国内诸多学者关于养生旅游定义研究、养生旅游分类研究进展、养生旅游市场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关于地区养生旅游的定义、养生旅游的管理模式、养生旅游文化、养生旅游的发展层次等方面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重点提出“地区养生旅游”的定义。同时,对于养生旅游发展层次、养生旅游管理模式以及养生旅游的市场定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国内养生旅游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0.
知识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使得“知识管理”日益受到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对国内外旅游业知识管理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比较,以发现相关研究中的缺陷,从而为我国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并增强可操作性。研究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论文刊物等方面存在差异。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知识管理的理解往往从狭义角度出发,并出现了较多结合案例的实证研究,论文的质量和所发表的刊物档次较高。我国学者则多从广义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十分缺乏。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从狭义和广义两种视角出发综合考虑“旅游业知识管理”的含义,进行更多的实证研究,提升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