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传统银行经过30年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面临多重发展挑战.利率市场化挑战传统银行的盈利模式,加大银行业风险;互联网金融挑战传统银行的扩张模式,降低信贷集中度;民营银行挑战传统银行的股权结构,打破银行业垄断格局.这些挑战将传统银行逼到了改革的死胡同,而股权结构多元化、改变盈利模式、调整客户定位、发展电子业务、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与国际银行业接轨等是其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银行监管的目标模式是银行监管制度的核心和灵魂.综合考虑我国银行业风险的现状,国际监管的发展态势,国内金融改革的总体趋势,以及我国金融开放的整体要求.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模式选择,应以提高金融效率控制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目标,充分规避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市场化法制进程,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银行监管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银行监管的目标模式是银行监管制度的核心和灵魂.综合考虑我国银行业风险的现状,国际监管的发展态势,国内金融改革的总体趋势,以及我国金融开放的整体要求.我国金融监管的目标模式选择,应以提高金融效率控制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目标,充分规避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市场化法制进程,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银行监管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银行业面临诸多风险:银行体系中的呆账严重,金融资本流通不畅,中国股市的高风险等.经过多年的金融改革,我国银行业已经开始形成股权多元化的局面,形成了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国家宏观调控采用了以市场方式为主,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监管方式.为适应金融改革的深化与发展,应进一步加大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强化分业经营的银行监管方式,不断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合意的外汇交易流程应当包含七大步骤:交易前的准备、交易信息的获取、确认、净额轧差、清算、往来账户调整和会计/金融控制,银行应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控制各个步骤的风险点。目前,国内银行业交易账户的风险管理仍然是相当粗糙的,应尽可能落实新巴塞尔委员会关于交易账户风险监管的要求,以提高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虽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目标早已确立,系列改革也在日益深化,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改革滞后严重影响了银行业效率.本文结合当前金融全球化、金融运作载体网络化、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等新形势,分析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改革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7.
银行并购风险及我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以来,大银行的"强强联合"方兴未艾.一方面,银行业合并有利于加深银行业务全能化的发展,增强竞争能力,降低新技术投资的成本,充分发挥和利用潜在的规模经济优势;而另一方面,银行合并不仅给自身带来风险,也会给金融和经济体系带来风险.所以,我国面对银行业全能化和并购浪潮,应注意到金融并购背后的风险,慎重考虑"有效兼并"的可移植性,强化本国金融机构的有序竞争,谨慎推进金融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8.
银行业国际化意味着金融机构更全面和深入地面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和机遇,合理应对风险是国际化进程中的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银行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战略,结合国内银行实际,认为:“系统性战略风险”是风险评价的基础性指标,国内银行在国际化过程中,其治理结构、指标体系、操作系统需要相应升级.  相似文献   

9.
雷宏 《全国商情》2007,(12):58-60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相当迅速,但是,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欠缺,政府监管防止了大规模的银行危机,却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银行业的发展.因此,应完善和加强市场约束机制在我国银行业中的作用,既提高银行外部监管的有效性,又促进银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银行通过风险管理,可以减少由于业务变化、市场变化以及人员的失误等可能造成的损失.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信息制定方面、信息渠道以及风险信息披露内容方面系统的阐述了美国银行与国内银行对风险管理的不同.挖掘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差距,强调全面推行上市银行的风险管理并制定有关风险披露的规范.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金融丑闻及银行业危机的频繁爆发,不仅使各国政府意识到金融监管制度在新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的缺陷,而且,政府及银行家们也开始意识到,正视日益增长的风险,改善和加强内部风险管理与控制,已成为银行生存、发  相似文献   

12.
新兴金融科技"赋能"传统金融业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核心逻辑.作为金融科技的技术集成代表,物联网思维和技术实现了物物之间、人物之间的信息交互和无缝对接,重构了目前的金融信用环境,为金融业带来了客观信用体系,为"物联网+金融"的融合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第一梯队,将彻底改变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内部管理中的逻辑思维,在金融交易成本和交易效率方面实现"帕累托改进".抓住"物联网+金融"发展大势,重构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内部管理中的逻辑,打造具有普惠化、智慧化、精细化的物联网银行将是中国银行业前沿探索和创新实践的新方向、新战略、新高地.  相似文献   

13.
开放银行作为银行业应对金融数据应用展开创新所催生的一种新兴商业模式,不仅是技术与平台的更新迭代,更是开放、共享及共赢理念在银行业的集中体现.因数据共享和迁移与隐私保护之间存在实然冲突,致使开放银行之价值展现远未实现其制度设计初衷.数据可携权应金融数据共享需求而生,是开放银行的权利基础.然而,在数据保护和竞争规则等领域,数据可携权制度安排与其最初立法初衷悖反,引致数据监管难题亟待解决.有关开放银行数据可携权制度以及数据监管选择方面,中国监管部门采取了审慎保留态度,由此规避可能因立法决策错误所导致的数据安全隐患风险.  相似文献   

14.
“十五”期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其他银行机构改革有序推进,促进银行改革和创新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商业银行的监管体制日益完善,银行业的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十一五”期间,增长方式的转变及财税体制改革等将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机遇,行业竞争加剧,银行改革将迎接全面开放检验,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将考验商业银行,加重银行业市场风险,综合经营将从试点走向推广,金融创新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月以来,韩国银行业接连发生银行挤兑、银行停业、银行被强制出售、农信社结算系统瘫痪、金融监督院丑闻、民众抗议等一系列事件及风险,虽然在韩国当局的积极应对下,局势得到了一定控制,但韩国银行业的信誉及民众对金融业的信心已遭到严重破坏,由此产生的信心缺失以及连锁反应将十分严重,或将危及韩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这对我国金融业的监管提出了忠告和警示。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作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风险性对全面推进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ARMA-GARCH族-CoVaR模型测度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银行业以及整个资本市场风险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互联网金融自身风险价值较低,与银行业存在着正向、非对称的双向风险传递,且银行业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溢出效应要远远大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风险溢出值.就整个金融市场而言,互联网金融风险对于整个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并不高.未来监管部门应当给予互联网金融宽松的发展环境,出台适当性政策引导互联网金融向普惠方向发展,从机构监管拓展为功能监管.同时监管部门要密切关注行业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及时有效地防范整个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王权 《西部金融》2005,(2):54-55
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的核心在于制度建设.对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第二,按照<巴塞尔协议>实行充足的资本金制度;第三,实现银行业监管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金融业务的自由化及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使各国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范围由传统业务扩展到新兴业务,竞争的空间也由国内拓展到国际,客观形势迫使银行业需要有更强的实力才能面对市场的竞争。于是,各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科技术的推动下,加速金融改革,实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对金融业的管制,打破了对银行业经营地线的限制和分业管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混业经营,使金融机构的运营逐步向全球化发展,提高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有了新的突破。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创新起步晚,更由于我国金融监管和银行在制度方面的先天缺陷,一直以来,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发展速度较慢、发展水平较低。本文要探讨的正是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阻碍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抵御银行业金融风险,应实行稳健性会计原则。商业银行财会工作中存在有悖于稳健性会计原则的银行虚假繁荣、效益观念淡薄、呆坏账准备金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应采取钦渠道补充分资本、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构筑良好的金融环境等措施,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