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小奕 《经济师》2005,(9):127-128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通过函数关系分析信息披露违规与会计监管之间的动态博弈。考察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处罚效果,并提出遏制和消除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6~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生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74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选取控制样本建立logistic模型。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从公司股权特征、董事会特征以及财务压力三个方面来解释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影响不显著,而股权性质、董事会规模、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压力对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信息披露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问题,它具有深层次的重要意义。广大投资者需要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及时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判断公司的经营业绩,从而做出自己理性的投资决策。同时,披露的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能促使公司决策层加强管理,优化决策,更长久的创造利润。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规章制度还存在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导致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违规的现状以及针对引发违规的因素,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动因剖析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柏 《经济问题探索》2006,(10):131-136
本文从经济理论角度详细剖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动因,发现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主要利益主体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会计师事务所和证券监管部门,投资者作为披露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只能对信息披露施以有限的影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是相关利益集团追求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博弈过程,并给出了防范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卖空机制能抑制上市公司违规吗?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孟庆斌  邹洋  侯德帅 《经济研究》2019,54(6):89-105
本文以中国开启融资融券交易试点为背景,使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以2010—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卖空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公司的违规倾向,提高了其违规行为被稽查的概率,该结论在使用双重差分控制内生性,并使用PSM方法校正样本选择性偏差后仍然稳健。其次,信息透明度在卖空机制影响公司违规的过程中,既具有调节作用,又发挥中介效应。同时,卖空机制通过提高对公司的威慑力,从而降低其违规倾向。具体而言,股票融券余额较大、进行了股权质押以及负债率较高的公司,卖空对其违规行为的威慑效应更加明显。此外,相比领导人违规,卖空机制对信息披露违规和公司经营违规的影响更强,且随着时间推移,卖空机制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治理作用越发明显。本文的研究表明,融券卖空机制在发现和防范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治理和防范公司违规具有政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若干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规范的信息披露 ,是维护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根本保证。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根本原因是利益驱动 ,屡禁不止的信息披露违规违法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近期工作重点是 :制定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和规则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因财务舞弊或者信息披露违规而被中国证监会处罚的109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方差分析,发现监事年薪和监事会提出异议数这两个指标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发生有较强的相关性。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监事会制度的功效,应设计合理的动力机制以增强对监事的激励与约束,具体措施是提高监事监控的收益,提高监事不监控的惩罚,降低监事的监控成本。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合规,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市场是否规范、健康的主要标准。但遗憾的是,当前我国的上市公司散布虚假信息、隐匿真实信息或滥用信息操纵市场、欺诈投资者的现象屡屡发生。本文经过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体系中完全依靠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管约束的模式是低效的,无法有效地阻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违规行为,进而提出改进监管理念和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是投资者评价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决定资金投向的主要依据,上市公司必须准确及时地对外披露会计信息.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存在着诸如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规范现行证券市场管理体制,促进我国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加强对上市公司的治理力度,完善会计准则,加强政府监督管理,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效防范和抵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成为上市公司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契约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规范、公正的证券市场才能保证市场中每一个投资者都处于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鉴于此,笔者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法律法规现状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集了2004年1月~2006年1月期间公开披露高管人员违规落马现象的3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逻辑回归模型对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与上市公司高管违规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高管违规成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高管薪酬、学历构成、内部人控制等因素与上市公司高管违规有显著相关关系.治理上市公司高管违规,应重点从股权结构和董事会治理上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构造儒家文化强度的距离模型和区域模型,使用2003—2018年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违规数据,研究了儒家文化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本文发现,儒家文化对公司违规行为有显著抑制作用,这种影响在控制了可能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显著。对违规行为具体分类研究,发现儒家文化对信息披露、股东自利、治理不规范这三类违规行为有显著抑制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声誉机制和代理机制是儒家文化影响公司违规行为的两个潜在渠道,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强的公司更看重对公司声誉的维护,同时儒家价值观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减少代理人的违规动机。另外,本文还发现,对于国有控股公司和行业竞争相对不激烈的公司来说,儒家文化对违规行为的抑制效应更强。本文拓展了关于非正式制度对公司行为作用的认识,同时,对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管理者有一定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指股票上市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其他有关会计资料向证券监管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众公告的一种行为.本文提出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原因,最后对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提高投资者的预期效用。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需要发挥公司内部治理和政府监管双重机制加以防控。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相互作用,改善公司治理是实现会计信息价值的内部途径。会计信息价值实现的外部途径是政府监管,现阶段应加大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使其违规成本远远大于违规收益。  相似文献   

15.
审计委员会制度能否有效防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与防止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关系为视角,采用Logistic模型对2003—2007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417家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及其治理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和提高其治理效果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最近频频发生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案件。与过去不同的是,这些案件并不是由财务造假引发的,而是散布信息配合二级市场操纵股价,引发股价异动。这说明,在新形势下的信息批露和监管仍有其特殊意义,而且难度更大。这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在新形势下如何监管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保护投资者利益。分析信息披露的成本和收益,结合当前中国的证券市场实际,建立博弈模型,以加强信息披露监管。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范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我国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现实情况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仍然不令人满意,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和信息含量不足,即时间性和信息含量不符合要求;二是操纵利润,主要分为披露虚假报表虚增利润和虚减利润;三是重大事项隐瞒披露。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不规范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董事会具有信息披露监督的权利与义务,董事会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信息披露违规与否,深入研究二者的关系和互动机制,有助于探索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共性措施。本文在研究董事会治理特征的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以会计信息披露违规作为终极研究对象,选择2004-2006年间受证监会及证券交易所处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董事会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内在关系,为改善董事会治理水平、抑制信息披露违规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虚假披露、披露不及时、披露不充分、社会中介机构没有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等方面。严格监管并没有能够有效扼制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等问题的发生,关键是过分强调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缺少民事责任制度,因而没有为相关的投资者提供救济与补偿的手段。因此,应尽快推出集团诉讼规则,降低信息披露成本,立法规定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员披露制度,对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强化审计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82011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媒体曝光的视角,将具体化的股东声誉和公司声誉作为逻辑切入点,探讨媒体发挥公司治理职能的新途径——声誉治理。实证结果表明,大众媒体通过披露上市公司的信息,形成股东和企业声誉,以声誉机制为途径,媒体监督能够有效制约大股东的利益掏空行为。股东声誉指标越接近,上市公司知名度越高,大股东利益侵占金额就越小,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也越少。为加强上市公司的声誉治理,应引导大众媒体的健康发展,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事件的曝光,引入机构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并抑制大股东权力的过度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