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融合:横向产业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现代产业横向上的相互交融,使得我们很难判断一小企业在传统产业结构里的具体位置.同样,发展什么产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变得模糊下清了。现代经济以知识为主的高级生产要素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有形低级生产要素,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趋势。在这个条件下,本文将传统产业结构纵向糅合并横向切断,分析商品的形成过程及相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并归纳出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三个核心元素的横向产业模式。警示企业或区域寻找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横向产业,是更切合现代产业和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齐东平 《工业经济》2007,(1):97-101
2006年中国工业经济的研究者们秉承多年的传统,力求在解决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中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深化理论研究,围绕工业化和工业发展战略、工业结构、区域经济和产业组织等内容,重点探讨了工业化过程中的市场竞争秩序建设;企业家机制对企业集团成长的作用;开放经济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形成及定位;转型时期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示范效应;产业区位转移对地区工业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高县域工业的竞争力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问题,利用地区优势生产要素、周边地区先进产业发展所形成的需求条件及市场机遇选择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产业集聚来培养高级生产要素和促成相关及支持性产业的发展,通过政府作用来促进高级生产要素的培育和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对于建立县域经济的竞争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北京市进入后工业经济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入手,对产业内部的关联效应进行了分析,计量研究了北市都市工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论证了发展都市工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在大都市,政府在工业领域追求的目标一般是将都市塑造成高新技术和规模经济产业的集聚地。大量传统产业中的小企业,要在都市中生存,就需要适应现代都市型工业的要求,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利用集聚优势,向轻型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传统工业产业发展乏力的背景下,能否借助数字经济与传统工业的融合,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这对工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2013~20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熵值法构建了包含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个维度的发展指数以衡量数字经济,实证探究数字经济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及其分解指标对工业劳动生产率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通过进一步的门槛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基于人力资本的单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亚洲经济的高涨、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国内石化、汽车等相关产业高莲发展等多种因素的促进和刺激下.中国橡胶工业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在经历了近几年高强度、大规模的投入后。橡胶工业产能逐步释放,产品生产总量迅猛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橡胶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要真正成为橡胶工业强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8.
论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张铭(一)今后,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民族工业将受到外来经济的冲击,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增强民族工业的竞争能力已成为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企业缺乏活力...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工业发展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各地区域经济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相对于其它国内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滞后一些,这与黑龙江省的政策、环境、地理、人文等方面诸多因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此,黑龙江省经济改革除了要借鉴其它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外,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走自己发展之路。区域经济的发展工业要先行崛起,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关键问题就是发展格局是否合理。因为,合理的工业格局,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现存的有限资源,避免浪费,集中优势力量,在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实力。所以,我们在认真研究该区域实际情况下,提出工业发展格局,为该区域工业长期稳定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有效地促进该区域经济的长期持续地发展。一、建议以中心城市工业为基础,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工业群的优势作用,形成中心城市大工业,带动相关工业产业发展的城市工业格局 1.我省地处东北地区边陲,占地45.4万平方公里,人口3792万,而哈尔滨、大庆等城市位于我省的经济、文化、商贸的发展中心,实现这些城市的发展,将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   总被引:193,自引:0,他引:193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也和开放经济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国外的产业集群往往是生产要素国际化配置的结果,显示出较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的产业集群则和市场供给范围的扩大有关系,一般直接表现为有很强的出口能力。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如果合理运用产业要素变动和经济地理变迁的有利因素,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产业集群的效应,提高产业效率,这对中国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地区工业发展的新特点与新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环渤海地区工业增长扭转了长期低迷的状况,经济效益好于全国及历史水平;工业化出现与全国相逆的趋势;工业在全国的相对地位降低。目前,这一地区的工业依然面临产业技术层次低、企业机制不活、出口竞争力弱和各自为政等问题。未来环渤海地区发展必须将着力点放在提高工业竞争力上,通过区域产业整合,增强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东北乃至全国的发展 ,中央作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决策 ,并将其与西部开发并列为现代化建设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中央振兴东北的重大决策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根本出路在于调整产业结构 ,发挥东北固有的优势 ,并遵循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确立今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一、三大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最早对产业结构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始祖———威廉·配第 ,他发现了生产要素由低生产率产业向高生产率产业转移的“配第定律”。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威廉…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国有工业企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从全球产业发展趋向和布局出发.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优势资源转化.实施产业升级战略,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国有工业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轴承工业》2005,(12):39
近日,重庆长江轴承工业有限公司与渝北空港工业园区正式签订了用地协议,标志着该公司新厂正式落户空港工业园区。新厂区规划占地面积200亩,总投资7亿元,预计3年全部建成,力争2006年9月实现入驻。由于重庆未来的产业布局是汽摩产业逐渐北移,空港工业园区的汽摩工业将是重点扶持和发展的支柱产业,到目前已入驻或签约该园区的汽摩厂家已有长安、安凯、宇通、北方奔驰、银翔摩托等60多家企业,从配套环境和该公司长远发展来看,该园区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邯郸市工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区域、行业等角度,对邯郸市的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整体上,邯郸在河北省11个城市中,其竞争优势居中间偏下的第6位,从其区域内来看,主要是市场占有率有较大比重的市属工业和武安,涉县等的工业竞争优势偏弱,从行业来看,主要是纺织,建材和技术含量高的行业竞争优势偏弱,在此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亚洲电子工业的兴隆笔者在查证了1970年以来的世界贸易和世界制造业生产的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的结论:第一,世界贸易和世界制造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这一变化首先表现在电子工业比重的迅速增大。电子工业成为牵引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先导产业,替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给欧美各发达工业国家带来过高速增长的原材料产业和运输机械工业等重化学工业。世界贸易结构中的第二个变化是各发达工业国家在世界电子工业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的迅速下降,与此相对照,NIES、东盟四国、中国组成的东亚发展中国家(地区)的同比…  相似文献   

17.
工业结构演进是工业结构从低层次结构向高层次结构的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伴随着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与地区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本文运用四川省制造业相关数据资料,分析了四川省工业结构高度化与生态效应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当前四川省工业结构正处于高级化过程中的重工业化进程中,以中技术产业和资源性产业为重心,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还较为滞后。与此相对应,四川省工业结构生态化特征表现为能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但节能压力仍然较大;环境污染有所遏制但形势仍严峻等。即,当前的工业结构对四川省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起负面效应但负面效应在逐步缩小。因此,要实现四川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制度创新,调整优化其工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工业设计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影响下,工业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元素也日益增多。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丰富的非物质资源以及物质资源给工业设计创设了好的环境。为此,本文论述了中国传统元素的实质涵义,以及将中国传统元素应用于工业设计中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2013年起, 我国已经连续5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在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 “机器换人” 引发的制造业劳动力失业问题也引起广泛的争论。 本文运用我国 2012~2017 年工业机器人进出口数据, 依据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等理论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 研究发现, 在我国各省份地区, 工业机器人对整体制造业就业有显著的破坏效应, 在沿海省份地区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非技术劳动就业的破坏效应尤为突出。 并且, 在我国要素扭曲度较高的省份地区, 工业机器人对制造业就业的破坏效应相对更大。 因此, 为了缓解这种破坏效应, 本文认为我国应该加快制造业劳动力结构转型升级, 提升制造业非技能劳动力技能水平, 提高要素市场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经济复苏低迷以及资本投入刺激效应衰减的背景下,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经济发展计划。 其中, 德国 “工业4.0” 和 “中国制造 2025”战略备受瞩目。 本文以CNKI 数据库中所收录的关键词为 “工业 4.0"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 对相关关键词进行因子分析与可视化研究。 结果表明: 制造业发展的研究领域包括信息技术、 人才教育培养、 制造模式、 商业模式和国家战略等。 我国应该健全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增加创新投入,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加快产业与技术的融合; 重视人才开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