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10月15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上半年国际收支数据。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依然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格局。但是相较去年同期.顺差大幅收窄。而9月份.外汇占款和外汇储备明显增长表明外汇正在加速流入中国。  相似文献   

2.
1998年后我国外汇储备增速减缓。如何保持我国外汇储备的稳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其持续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国际收支工作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从外汇储备的来源,外汇缓冲机制等方面对我国外汇储备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改革结售汇制度与外汇指定银行外汇周转限额,加强资本项目管理和完善国际收支统计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济 《中国外汇管理》2012,(9):11-11,13-15
外汇局日前公布的2012年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显示,国际收支由上年四季度的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重回“双顺差”;同时,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增外汇储备1238亿美元,3月份外汇占款也增加较多。这些数据引发了新一轮关于资本流动以及外汇储备增长的热议。那么,当前的国际收支状况到底怎样?我国是否已重新面临资本大量流入的压力呢?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加,而美元汇率偏弱,使我国承担了很大的外汇风险。为了规避外汇风险,调整外汇结构,央行领导提出“藏汇于民”的思路,这个政策无疑有利于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少由外汇占款引发的被动货币投放,防范金融风险。由此引申开来,能否也允许“藏金于民”,运用黄金货币职能,调整经济发展,为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深层次的问题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汇改以来,外汇局颁布了多项旨在促进“藏汇于民”的外汇管理政策。但囿于多方面因素,“藏汇于民”战略进展不大。目前,我国国内外经济形势、外汇储备形势及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的态势,均为实施“藏汇于民”战略提供了有利条件,应顺势加以推动。  相似文献   

6.
国际收支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局面.本文用实证方法,建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增长关系的模型,分析指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外汇储备增长长期密切相关,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向外汇储备增量的转化效果明显强于经常项目;外汇储备增长受储备导向和储备经营渠道等影响.并据此提出强化储备经营管理,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我国居民出国留学、旅游、移民人数日渐增多,近年更是出现了境内个人在境外买房、投资等方面的新需求。与此同时,在我国国际收支多年保持较大顺差的格局下,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难度不断增长。在上述背景下,“藏汇于民”作为减轻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压力的多赢之举被各方普遍接受,为进一步放宽个人外汇管理,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为深入了解近年来青海省个人购汇情况和主要去向,分析影响个人购jr-变动的主要原因和资金用途,本文就2006年以来全省个人购汇变动原因和主要去向等相关情况开展调查,以期分析青海省个人对外投资现状,以及由于受到个人境外投资相关政策的限制是否存在个人通过自费留学、境外旅游及地下铍庄等渠道进行非正规投资的可能性,并结合“藏汇于民”和“防范风险”提出相关政襄建议。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进一步提升我省对于个人外汇法规与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结构性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黄泽民 《上海金融》2005,(4):4-7,47
由于国际直接投资、错误与遗漏项目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其不稳定性所隐含的金融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此外,由于大量的外汇占款导致央行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和效果陷入被动和弱效的困难境地。因此,谨慎地推进外汇管理制度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才有可能化解我国外汇储备增长隐含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外汇新政:从“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中国外汇》2006,(5):20-21
现在我们提出“藏汇于民”,是因为我们经历了“藏汇于国”的时代。“藏汇于国”就是通过限制市场微观主体如企业等的外汇持有量,将外汇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国家。1994年中国进行外汇体制改革,开始实施银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即境内机构经常项目的外汇收入。除国家规定的可以开立外汇账户保留的以外。均必须卖给外汇指定银行,然后由银行平盘后将多余的头寸卖给国家。所以有学者指出,银行结售汇制度有利于外汇从企业手中向国家手中聚集。外汇局有关人士对记者说,如果套用强势经济造就强势货币这一说法的话,  相似文献   

10.
管涛 《中国金融》2007,(5):50-52
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仍在加剧,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矛盾。现在,我国外汇储备每年增加一两千亿美元,2006年年末储备规模突破了一万亿美元。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同时提出要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自2001年以来,外汇管理部门就主动顺应形势变化,围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目标,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深化外汇体制改革,逐步放宽境内机构和个人持有与使用外汇的限制,加强对投机性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的管理。上述工作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外汇持续供大于求的局面,外汇储备规模还在不断膨胀,人民币升值压力仍未有效释放,社会各界对此非常关注。本文拟就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王亮 《云南金融》2012,(6X):105-106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外资的持续流入,外汇储备快速增加。这种情况在金融危机前尤为明显。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本文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探求外汇储备量的增长变化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收支失衡的关系,并分析外汇储备增加在提高中国的经济地位、增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实力同时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结合本文的分析为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的经济行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又是新一年的开始。 每年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盘点外汇管理上年度的热点亮点。回望那些影响深远的精彩事件。2006年,又有哪些让我们铭记的片断? 2006年.在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的形势和央行“藏汇于民”的政策思路之下,各界对外汇管理改革空前关注。央行5号公告引发社会持续的热评和探讨,人民币汇率风险更为人们熟悉并接受,贸易投资便利化跨出一大步,“断网行动”的成功则显示出外汇局执行“疏堵并举”策略的坚决与成熟…… 这一切让我们有理由认为,2006年,已成为中国外汇管理改革光芒闪烁的年份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王亮 《时代金融》2012,(18):105-106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外资的持续流入,外汇储备快速增加。这种情况在金融危机前尤为明显。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本文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探求外汇储备量的增长变化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收支失衡的关系,并分析外汇储备增加在提高中国的经济地位、增强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实力同时给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结合本文的分析为金融危机后我国政府的经济行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对进口贸易外汇的管理方式,主要是采取以银行售付汇和海关进口货物数据为主线的进口核销管理,外管局通过对银行售付汇和海关进口数据的对应,审核进口贸易的真实性,实施有效进口付汇核销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外汇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流人、流出均衡管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新形势下外汇管理的主基调和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外汇局如何准确把握企业进口“到货与付汇”、“付汇与到货”的核销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王倩 《西安金融》2004,(2):40-4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后,我国国际收支在多年潜在性逆差后连续多年顺差,2002年还首次实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国际收支顺差直接导致外汇储备增长,在弥补国内需求不足、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和增强公众对人民币信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开始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资源配置效率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产生某些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新形势下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现象进行重新认识。一、我国自1994年以来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是国际收支失衡的一种表现形式国际收支是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宏观经济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汇》2006,(6):15-17
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 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点:国际收支交易规模继续扩大经常项目顺差明显上升,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大幅增加;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下降,其中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由顺差转为逆差,外商直接投资仍保持较大规模;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国际收支继续保持较强的整体抗风险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姜艳 《云南金融》2012,(7Z):50-51
<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我国居民出国留学、旅游、移民人数日渐增多,近年更是出现了境内个人在境外买房、投资等方面的新需求。与此同时,在我国国际收支多年保持较大顺差的格局下,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难度不断增长。在上述背景下,"藏汇于民"作为减轻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压力的多赢之举被各方普遍接受,为进一步放宽个人外汇管理,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为深入了解近年来云南省个人购汇情况和主要去向,分析影响个人购汇变动的主要原因和资金用  相似文献   

18.
姜艳 《时代金融》2012,(20):50-51
<正>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及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我国居民出国留学、旅游、移民人数日渐增多,近年更是出现了境内个人在境外买房、投资等方面的新需求。与此同时,在我国国际收支多年保持较大顺差的格局下,外汇储备经营管理难度不断增长。在上述背景下,"藏汇于民"作为减轻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压力的多赢之举被各方普遍接受,为进一步放宽个人外汇管理,拓宽民间资本投资渠道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为深入了解近年来云南省个人购汇情况和主要去向,分析影响个人购汇变动的主要原因和资金用  相似文献   

19.
热说“藏汇于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宁 《中国外汇》2006,(5):18-19
在2006年3月18日召开的“2006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上,央行副行长吴晓灵表示,今后我国要进一步扩展外汇资金运用方式,变“藏汇于国”为“藏汇于民”。央行首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藏汇于民”的战略选择,迅速引起众多学者、媒体的高度关注。“藏汇于民”意义何在?如何“藏汇于民”?一时间社会各界热议不休。  相似文献   

20.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出口收入存放境外政策试点的通知》,出口收汇留存境外不仅意味着新政将提高境内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贸易便利化,缓解外汇储备激增压力,畅通人民币境外流通,也意味着我国贸易外汇管理制度的重大突破,我国正在探索从“藏汇于国”向“藏汇于民”的战略路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