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企业的规模和效益上去了,但是雾霾天气却与日俱多,2016年度国家在应对环境恶化的问题上甚至不得不采取企业停工、学生放假停课的方式。由此可见,人们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认知已经越来越重视,环境会计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就更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环境资源已经广泛被世界各国关注,自然而然地环境会计也成为了各国会计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升级,雾霾、有毒化学品污染、臭氧层破坏等众多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诱发这些问题的企业有着不可逃避的责任.本文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内涵,指出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并从博弈论的视角针对企业社会责任及其信息披露问题做出分析且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雾霾问题一直都是我国关注的环境问题,而近年来愈演愈烈,直接造成了巨大的出行障碍和健康威胁,从而造成连锁影响和损失,因此我国必须加大对雾霾天气的治理,以强有力的措施改变现状,减轻环境污染。文章从雾霾天气现状、雾霾频发原因以及治理措施三个角度探讨了雾霾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雾霾等环境气候问题的频繁出现,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碳排放权交易是发展低碳经济、控制企业环境影响的重要举措。对碳排放权交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我国还没有明确规定,尚处于探索阶段。文章结合国内已有文献资料探究如何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为我国制定相关会计准则法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雾霾污染影响的日益加剧,雾霾防治人才政策的优化与完善逐渐成为我国雾霾治理中的重点工作。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等方法,指出了目前我国雾霾防治人才政策存在政策体系不健全、政策实施监管缺失、雾霾防治人才选拔与招聘机制不规范、雾霾防治人才培训和培养机制不完善,尚未建立有效的雾霾防治人才激励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缺乏宽松的政策执行环境和创新的法律环境等问题;给出了健全雾霾防治人才政策体系,强化监管职能,规范雾霾防治人才选拔与招聘、培训与培养、激励与评价机制,营造宽松的政策执行环境和创新的法律环境等改进我国雾霾防治人才政策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最近雾霾调查记录片《穹顶之下》引起了大家对中国雾霾和环境问题的极大的关注,纪录片里柴静也提出了对雾霾的解决对策:即多使用石油、天然气来取代低效的煤碳,并减少扬尘和餐饮业的排放。但作为新闻记者出身的柴静,在短片提出愿景和发出呼吁,让全社会更加关注是值得赞赏的,但短片并未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我们作为每天和环境打交道的专业人员(景观设计师),应该有更实际的策略来解决雾霾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没有雾霾的吉日,人们才敢放心出行。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问题,实施绿色会计已经迫在眉睫,火电厂是典型的三高企业,尤应尽快推行绿色会计。故本文以火电厂为例,简述绿色会计的实务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潮流中,中国在经济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会伴随着许多的问题,其中环境问题尤为突出,雾霾当然也成为环境问题中最难解决的一种.以北京为例,探讨北京政府在治理雾霾时的情况,同时提出政府行政责任,树立正确有效的治理雾霾的对策,找寻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分析长沙地区雾霾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沙地区雾霾治理的应对措施,即完善雾霾防治法律法规及规章,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加大环境违法成本,完善治理区域协作法律机制,依法推进大气污染物减排,加强公众参与,保障公众环境权益,以及完善组织领导和考核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论环境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与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会计要素就是对环境会计对象的进一步分类,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则是环境会计最主要的基本问题。因此,对环境会计要素核算及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及症结 (一)理论界已意识到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力 由于国际社会各种努力的启示,也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许多会计学者也展开了对环境会计问题的研究.据对我国主要财会和经济管理类期刊的统计,到2001年,已有60多篇涉及环境会计和环境审计的文章.这说明我国已经认识到环境会计的重要性,大家开始关注环境会计问题.与此同时,我国的会计团体和政府会计管理机关也开始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邢磊  李翠莲 《价值工程》2019,38(8):47-50
近年来,我国的雾霾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雾霾污染使得居民消费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雾霾天气给部分行业及相关产业带来较大的影响,给一些企业和商家带来了新的商机,从而催化了"雾霾经济"。本文以空气净化器为研究对象,基于受众消费行为分析,对空气净化器的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分析,找出目前空气净化器在营销过程中的优劣势,并进一步提出应对消费需求变化的空气净化器营销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雾霾常态化已是事实,按照雾霾污染的经济属性,达成治污减霾目标的核心是加快市场化的雾霾污染物排放权交易,从而缓解资源紧张、大气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日益不平衡的现象。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人们摒弃过去高耗能、快增长、重污染的粗放型生产方式,把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所以排污权交易这一市场方法得以推行。但在我国,排污权交易发挥其作为新型经济手段,引导和调控宏观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有限,究其根本是因为针对排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难以标准化,从而使得市场化调剂遇阻。从雾霾防治角度出发,以排污权交易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应规范雾霾污染物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核算;根据污染物排放权时效的差异展开分析,得出排污权的会计属性应为资产类;计量上需结合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会计计量属性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上对属于长期资产的排污权应进行摊销及减值测试。  相似文献   

14.
关于雾霾是由放射性引起的谣言四起,人们由于对放射性领域缺乏相应的知识而恐慌文章通过解释雾霾的定义,探讨雾霾现象,分析雾霾是否含放射性物质。同时介绍目前广泛使用的空气中放射性测量方法,选取γ空气吸收剂量率的自动连续监测方法。以雾霾频发的北京市为代表,选取其发生雾霾天气时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与环境本底水平进行对比。得出发生雾霾时,γ空气吸收剂量率依然是环境本底水平。因而,雾霾并不是由于放射性物质所引起。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我国环境会计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在环境会计研究中产生争议的一些问题,如环境会计目标,环境会计主体以及环境会计计量。并提出了自己的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以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雾霾污染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雾霾污染会导致审计费用增加和审计质量下降。这一结论在替换雾霾污染指标、改变雾霾污染衡量方式、替换雾霾污染数据、替换审计质量指标、替换控制变量、采用极端天气比例、考虑雾霾污染的预期效应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雾霾污染会通过增大企业经营风险和企业问题曝光风险来提高审计费用;雾霾污染会通过减少审计师的审计时间来降低审计质量;审计费用溢价增强了雾霾污染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雾霾污染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和对审计质量的负向影响仅在非重污染企业样本中和非重污染地区样本中显著成立。研究结论有助于厘清雾霾污染影响审计行为的作用机制,为主管部门在雾霾污染环境中加强审计市场监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日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企业的财务影响也越来越大。与此相适应,许多国家的会计理论界积极投身于环保运动,不断将环境问题纳入会计研究的范畴,深入探讨会计应如何参与环境保护,促进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深层融合与协调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这直接导致了环境会计这一现代会计新型分支的创立与发展。而在环境会计相关问题的研究中,首先走向实务的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影响会计独立性的环境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一种信息系统,它总是密切地依存于生产发展的客观环境.在任何一个时期,对会计问题的研究,都要以客观社会环境为立足点.会计管理活动的发展体现了不同企业环境下的会计价值、会计观念、会计文化和会计技术等等.它们都与内外部经济环境各种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以会计环境为出发点对影响会计独立性的因素进行分析,为研究会计的独立性问题提供另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雾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对雾霾进行治理时要对其原因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同时也需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治理和规范。从而使得环境问题得到解决,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开发》2015,(5):137-138
文章基于环境问题日趋凸显的背景,探讨了现有会计体系存在的缺陷及环境管理会计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当前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将来环境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