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华一 《活力》2014,(18):43-43
德育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稳步实施。  相似文献   

2.
开发科学文化知识中的德育功能 ,寓德育于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能潜移默化 ,对学生的成长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这与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在业务中是同样的道理 ,不仅是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而且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去年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要求“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1“知书达理”我国教育史上历来有“知书达理…  相似文献   

3.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互相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美育作为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并列提出的,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述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重新认识和理解教育、素质教育、美育的终极目标的一致性,以推动素质教育的正确实施和学校美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高度凝练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特点,是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在本质上与大学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是相统一的,是新时期大学德育价值的根本取向,是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新标杆,也是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6.
行善促健康     
施善可养生,好人能长寿。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资料越来越清楚地表明:道德修养不但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也是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条件。我国古代学者很早就提出了“仁者寿”的理论。《中庸》中就有“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的论述,意思就是说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方能获得高寿,方可登上“仁寿之诚”。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善恶与人的寿命有关。“善有善报”可以说是人们长期实践得到的一种人生体验。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2700多人进行长达14年的调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相反…  相似文献   

7.
王晓梅 《价值工程》2010,29(32):313-313
高校心理咨询主要解决心理问题,德育偏重于思想问题。但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思想的发展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心理活动的方向又受思想的支配。心理咨询与德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要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服务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服务具有不可分性,也就是说服务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顾客的消费过程。顾客参与生产过程,这就决定了顾客对服务企业成功地提供服务产品和自己的服务体验以及满意度会产生影响,不仅如此,在服务场所内的顾客之间也会相互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顾客进行管理,这也是服务企业管理的一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条件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力 《价值工程》2011,30(35):164-165
现代社会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这也为高职类院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了能够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的德育教学,就必须强化德育网络课程建设,完善网络德育课程的载体建设,同时,还应该推进高素质的信息化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道德和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代的孔子以自己非凡的智慧才能,开创了中国古代德育的新局面,并确立了一整套德育的原则和方法。孔子的德育思想,要意在于使全社会的人各安本分,和谐相处。孔子德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内向性,情感性的特点。孔子的德育思想学说是对社会与人生的完美设计和终极关怀,他提出的为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具有个人道德修养与教育指向的普适价值和永恒意义。他的著作中处处闪耀着孔子德育思想的理想主义精神,透现出孔子德育思想超越时代的敏锐深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德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道德教育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一定意义上说,德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文教化。德育具有人文精神的内蕴,人文精神又可通过德育得以传导。德育的人文精神与人的个性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德育的人文精神促进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体现为对人的价值的尊重、肯定和弘扬。德育的人文精神要求人的个性发展与社会规范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带领好一个团队就像是驾驶一艘船,要船上的人不仅要齐心协力,方向一致,才能很快到达目的地.如果意见不统一,各自为阵,永远无法到达目的地.这正好验证了:天时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处在不同国度的人思维方式不一样,文化习俗和受到的教育也不一样.如何让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这个大团队里,一起朝着共同的方向努力.这更是对一个管理者沟通和管理能力的大考验.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加快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向纵深推进,特别是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市场经济已经呈现出新业态替代老业态、新兴行业层出不穷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不仅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市场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会计事业也迎来了大发展的良好机遇。全国现有会计从业人员1600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个人修养也良莠不齐,通过加强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促进会计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渠道。本人就加强会计人员道德修养的意义和方法进行初探,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徐梅 《活力》2013,(23):6-6
教育关乎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千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未来几年,我们将在继续巩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重点围绕德育、体育和美育三方面加强对学生们的培养教育。着力构建符合国家要求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德育教育内容体系,加强黑龙江优秀精神教育,创新德育教育途径方法和工作机制,坚持知行统一,强化实践环节,不断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进一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弘扬冰雪运动传统,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要认真落实体育课课时和每天一小时课外体育活动时间,配齐体育教师,保证体育场地器材达到国家标准。同时,改进美育教学,配齐艺术教师,保证艺术课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整合学校和社会艺术资源,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孙相娜 《活力》2013,(12):36-37
“人是目的”是高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如果去除了人,高校德育就只剩下枯燥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高校德育主体及其互动确立的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取向.强调人的主体性地位.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这对增强高校德育针对性,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满足主体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韩松 《民营科技》2010,(8):99-99
重点讨论音乐教学应如何通过其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习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决定了高职德育工作的特殊性.要创新高校德育工作格局,就要根据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走出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体现高职德育内容实用性、形式多样性、方法渐进性等特点,创新专业教学与思政工作相互交融、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同步养成的机制,以实现德育价值,提升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提高质量技术监督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推进企业的标准化建设,同时也为业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一个学术研讨的平台,辽宁省标准化协会与企业标准化》编辑部决定每半年举办一次企业标准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现将征集论文的有关内容和要求公示如下:  相似文献   

20.
德育教育在一个人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这一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成了社会、学校和家庭关注的焦点.要求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特点、行知能力,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提高德育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