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资本保全是指在资本得到保持或成本得以补偿之后,多余的部分才可以确认为收益。这实际上是陈报收益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目的,即将投入资本和收益(存量和增量)区分开来,也就是必须严格区分资本收益和资本返还。  相似文献   

2.
财务资本保持观念与实体资本保持观念的比较与评价山东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杨成文"资本保持"是CapitalMaintenance的译文,也有译为"资本保全"的,其含义是保持投入资本的完整无损,只有超出投入资本以上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资本保持理论是真实收益...  相似文献   

3.
资本保全是指在资本得到保持或成本得以补偿之后的多余部分才可以确认为收益。这就是说,收益的实质是对资本保全的保障,而资本保全则是收益的前提条件。本文阐述了传统资本保全理论的内涵及缺点。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企业金融理论从完美的资本市场出发,认为企业只是一个通过投资获取现金收益流量的主体,不同的金融证券只是代表投资者对企业现金收益的要求权,资本结构决策、治理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但是,完美资本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资本结构是治理结构的基础和依据,治理结构是资本结构的体现和反映,  相似文献   

5.
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资本,除了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以外,还必须通过举债经营,并获得举债经营上的利益。从国内一些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来看,每年都有一些公司资不抵债,或者进行资产重组,甚至破产,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本文拟以上市公司为例,谈一谈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问题。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每股收益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那么每股收益最大化的资本结构是不是最佳资本结构呢?显然不是,原因在于它没有考虑到风险问题。只有风险不变的情况下,每股收益的增长才会直接导致股价的上升。实际上是随着每股收益…  相似文献   

6.
刘芳 《电子财会》2006,(5):52-55
资本保全是指保持投入资本的完整无缺,并且认为只有超出投入资本以上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传统的资本保全根据其强调保全的经济含义不同分为财务资本保全和实物资本保全两种。资本保全理论是计算成本、计量收益和衡量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依据,也是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支持着现代会计实务,构成了现代会计范式的基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资本保全理论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其局限日益明显,需要完善和发展传统资本保全理论。  相似文献   

7.
张涛  耿伯峰 《会计之友》2008,(24):13-16
随着2007年央企资本收益收缴预算的试行以及2008年全国各省市国有资本收益收缴与预算管理的全面展开,国有资本收益收缴与支配已经进入全面实质操作阶段,各地均制定了相关试行条例。但作为一项试行的新制度,国有资本收益收缴与预算仍然在相关法规、企业制度、财政制度等相关方面存在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将从资本收益的收缴和预算支配两个方向对国有资本收益相关制度进行思考,进而对我国正在试行的国有资本收益相关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实体资本保全内涵的介绍,指出只有获得真实收益的企业,其收益才是可以分配的,同时提出了短期营业收益和长期营业收益的计算模式,并通过例证进一步阐述了实体资本保全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传统资本保全理论正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由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历史性转变进程中,其局限性日益明显,需要发展和完善传统资本保全理论。   一、传统资本保全理论的审视和发展   资本保全的含义是保持投入资本的完整无缺,并且认为只有超出投入资本以上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资本保全理论是计算成本、计量收益和衡量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依据,也是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支持着现代会计实务,构成了现代会计范式的“基石”。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必须重新审视、发展传统资本…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一直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权益资本是企业所有者的自有资本,而企业又是所有者的,所以权益资本的收益远远超出债务资本的收益。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这种收益不平等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较.分析了两者存在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然后提出了新经济环境对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论资本保持及其对收益计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保持是计量收益所必需的财务概念,是划分资本收回和资本收益的临界点,不同的资本保持观念对收益计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一)资本保持(capital maintenance)或资本保全、资本维护,是指在资本得到维护或成本得到补偿的条件下才能确定收益.资本保持概念源于法律上的“资本维护规则”,其形成和发展受到经济学思想的渗透和影响.亚当·斯密是第一位将收益解释为不侵蚀资本可消费的数额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第一步将收益表述为在期末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可以消费的最大金额.这些早期的关于收益内涵的描述充分揭示了现代资本保持理论的思想实质.资本保持是收益计量的必需的财务概念,是划分资本收回和资本收益的临界点,企业资本收回只有超过该临界点才能确认为收益.因此,坚持资本保持观念,是正确确定企业收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重要的会计政策.在长期的收益计量实务中,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资本保持观念:一种是财务资本保持观念(Financial capital maintenance);另一种是实物资本保持观念(Physical  相似文献   

12.
谢芳 《四川会计》1996,(9):16-18
对资本维护理论的几点认识西南财经大学谢芳资本维护又称资本保全,指在会计计量中保证报告期前后企业"财富没有变化"或"境况良好"的基础上,确认当期收益,即指在原资木得到保持或成本得以补偿后,才确认收益。一、资本维护的涵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关于编制和提...  相似文献   

13.
步行 《活力》2005,(12):59-59
一、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金利用效果 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核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结构指的就是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各占多大比例。资本结构的优化已成为现化企业筹资决策中的核心问题。所谓最佳资本结构应当是可使公司的总价值最高,而不一定是每股收益最大的资本结构。同时,在公司总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下,公司的资本成本也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14.
一、EBIT/EPS分析法的原理 EBIT/EPS是在各种不同的息税前利润(EBIT)和息税前收益的条件下资本结构变动对每股收益(EPS)影响分析的一种方法。所谓资本结构就是企业总资本中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构成及比例关系。由于债务资本的利息支出一般是固定的,而且能在息税前列支,由此可给股东带来额外受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财务杠杆收益,或叫负债效应。对于资本结构变动对企业每股收益的影响可通过下例来分析。假设有甲、乙、丙三个公司,除资本结构不同外,其他情况相同。  相似文献   

15.
企业是一个运用资本进行生产经营的单位,是资本投入、生长、增值和获利的载体。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从本质上讲就是对资本的组织和管理。资本是任何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资本增值和盈利,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在西方经济学中,资本泛指能够赚取收入的一种财富,收益的任何来源都是资本的形式。企业资本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物资资本,即体现为物质形式的资本,能够赚取利息、利润、地租等非劳动收入;二是非物质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基本(或一般)劳动力资本,两者之和又可称为劳动力资本。企业资本增值取决于…  相似文献   

16.
华金秋  黄平 《广西会计》2000,(11):10-13
一、传统资本保全理论的审视和发展资本保全的含义是保持投入资本的完整无缺 ,并且认为只有超出投入资本以上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资本保全理论是计算成本、计量收益和衡量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依据 ,也是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 ,支持着现代会计实务 ,构成了现代会计范式的“基石”。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发展传统资本保全理论 ,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一 )传统资本保全理论仅限于会计学中确认、计量的资本 ,忽视了对未确认、计量资本的价值保全1.知识资本和知识资本保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将…  相似文献   

17.
资本公积是指归所有者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形成的、但不构成实收资本的部分资本或资产。现行会计制度下,资本公积的核算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和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股权投资准备、关联交易价差、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因此,搞好资本公积的核算对于真实地反映各投资者对企业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保证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财务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财务管理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资本的取得、运用和资本收益的分配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企业成本的高低、利润的多少、资本需求量的大小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资本利得税     
《财务与会计》2007,(7):12-12
资本利得税(英文Capital Gains Tax,简称CGT),是对资本利得(低买高卖资产所获收益)征税。常见的资本利得是指买卖股票,债券,贵金属和房地产等所获得的收益,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征收资本利得税,比如利时,新加坡,瑞士等国就没有资本利得税,新西兰没有正式的资本利得税,但是某些资本利得被划入可征税的个人所得,  相似文献   

20.
中外财务教科书都把留存收益视为与普通股相同的资本,将其资本成本确定为等同或略低(考虑到其没有筹资费用)于普通股的资本成本,并参加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然而,当以市价作为计量基础计算普通股的价值时,股价本身已经包含了留存收益因素,再让它单独作为一种股权资本参加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计算,属股权资本成本的重复计算,会高估公司综合资本成本。此结论从资本成本的角度对西方筹资的“啄序理论”与资本成本理论相悖的现象做出了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