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抚顺石油二厂从梳理管理制度、强化职责入手,激发全体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意识,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在该厂员工看来,全员管理就是让管理成为我们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每名员工都要用自己的力量参与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2.
试论如何提高企业薪酬体系的公平性和员工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广西电业》2005,(4):44-46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员工对薪酬的抱怨,“工资”,永远都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遭难题。对公司内部的员工而言.别人钱袋里装多少钱,总是可以引发无穷的好奇心。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们总能看到一些关于薪资公平的有趣现象。比如,有些公司的薪酬水平远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可是员工仍旧对薪酬有很大的抱怨,甚至有些骨干员工觉得受到不公平待遇,纷纷离开公司,另谋高就。  相似文献   

3.
石川 《现代班组》2009,(8):31-31
如今,基层员工越来越关注企业文化,也越来越想表达自己的声音。经常有员工聚在自己开设的小论坛上畅所欲言。这不,今天有三位员工又开始锵锵了,让我们来听听。  相似文献   

4.
黄文 《中国石化》2004,(2):68-69
目前我们石化集团公司的改制分流正在不断向前推进,如何增强员工对改革的理解,及时把握员工思想情绪,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对企业改制分流的顺利推进和最终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佳 《广西电业》2013,(8):60-61
“作为刚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我们将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勤于学习、积极探索,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环境,缩短成长周期。”7月16日下午,崇左供电局召开了2013年新员工见面会议。会议发放了《新员工手册》,并宣贯了《新员工培训方案》,该局相关负责人出席见面会并寄语新员工。  相似文献   

6.
张忠 《中国石化》2004,(3):26-27
如何将员工的劳动报酬同绩效挂钩,考核到人,分配兑现到人,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我们石化企业在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处于市场前线的石化销售企业来说,加油站员工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是一个关系员工活力的基础性问题。近年来,许多销售企业在推进油站分配制度改革和绩效考核方面做了  相似文献   

7.
《车间管理》2006,(3):18-19
我们分钩班现有员工10人,其中:男员工9人,女员工1人,平均年龄43岁。分钩班负责车钩分解、缓冲器拆卸生产任务,是车钩分厂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我们班生产任务完成的如何,将直接影响着下道工序乃至整个分厂、公司生产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商振 《中国石化》2005,(3):26-27
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有关奖励的问题已经讨论了很多。企业对员工进行奖励的目的何在?个人认为,企业对员工的奖励,应当是以约束员工按照组织经济绩效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行为选择为目的。也就是说奖励是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企业对员工进行奖励,是希望员工能以企业组织所设想的方式行事。因此我们可以说奖励的目的在于引起员工某种特定的行为。企业的奖励政策与企业规章制度构成了一个渠道,  相似文献   

9.
汉高集团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跨国公司,一直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其能够长盛不衰,得益于其独特的管理方法。公司内部有一本所有员工共同遵守的《协作与领导工作准则》,该准则不仅是员工行动的指南,而且是衡量的标准。公司力求营造“信任”的氛围来感染客户、供应商与员工。准则具体内容如下: 1.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合作。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团队合作,才可以获得成功并使个人有满足感。如果我们要求员工主动自觉地承担责任,并在工作中取得成果,那么我们就一定要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员工并相信他们的能力,这种信任是以汉高一致…  相似文献   

10.
崔凯 《董事会》2011,(5):62-63
“带走我的员工,把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竞争日益加剧,生产节奏愈益加快,员工的工作压力和精神负担也随之加大。在这样的情势下,如何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使大家轻装上阵,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工作中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笔者以为,建立员工“心情管理”模式,像关注天气那样关注员工的心情,防止员工带着不良情绪上岗工作,以避免给自己、给他人、给企业带来伤害,是一项管用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化工管理》2009,(5):88-88
1、忽视员工 如果说把一个公司的运作比作整个太阳系的话,那幺领导者们则无疑是太阳了。这可能是许多人公认的观点,也是一个传统的课题了。可是,领导者固然重要,但即使是比起那些见解独特的少数领导者而言.我们更应该感谢的是我们的团队。尽管并不是所有的领导者都愿意参与到团队中来.或者他们并不愿意承认员工的重要性,但这并不影响员工在团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家研究机构通过调查显示.忽视员工的作用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3.
某单位一员工因完成不了上级交给的工作而向上级提出自己的困难时,该领导却说:“干不了就别干了,人现在有的是!” 其实,时下在我们企业中,像这种无视员工“自尊”的现象还真不少。特别是当员工有了失误,或者因某种原因完不成某项工作任务时,有些企业管理者总是不问青红皂白,也不管员工是否能接受,常以一句“干不了就别干” 来答复。结果长此以往,员工不但会觉得“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员工是企业的主人” 这些话只是一些口号,甚至还会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种被企业利用的工具,需要时就拉一把,不需要时就揣一脚。慢慢地,…  相似文献   

14.
申向阳 《中国石化》2011,(10):69-70
在中国石化2011年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傅成玉董事长指出:“今天我们管理企业,不仅要管好生产经营,还要管好其他各个方面。要努力让社会理解我们公司和干部员工为国家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作出的贡献。通过社会对我们的认可,把中国石化打造成一个高度负责任、高度受尊敬的国有企业。”这样一个有高度、有时代特征的目标,得到了系统内干部员工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5.
巍辛 《董事会》2005,(12):109-109
在备受关注的人才大战中,各公司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来聘请和留住公司明星员工。但是,过度迷恋明星员工可能会让我们落入低估“配角“重要性的危险陷阱。  相似文献   

16.
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生命的责任。如果说智慧和能力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还有一样东西更为可贵,那就是担当责任的精神。责任是每个企业的文化之源。企业要想成就百年基业,责任必须贯穿始终。如果在企业文化中强调员工做事必须从小处培养员工的责任心,从大处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并使员工养成自觉的行为,那么这个企业员工的责任文化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7.
<正>始终坚持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把培养员工终身学习能力、终身成长能力和终身就业能力作为培训的根本理念,把提升员工核心竞争力作为重要路径,将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中交一公局集团目前拥有员工2万4千人,全球在建项目1000多个,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战略重组“后时代”的背景下,要谱写好“合整融升”四步曲,就要奏好教育培训的协奏曲。我们始终坚持人才管理、培养、发展一手抓,深入推进构建特色鲜明、活力充沛的培训格局,坚持“三个到位”,厚植学习型组织底蕴,引领广大员工在岗位一线创造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企业中的优秀员工,劳模可以说是企业员工中的“名牌”,我们都知道名牌产品具有丰厚的、独特的文化内涵,作为“名牌员工”的劳模也同样如此,他们是企业的中坚,员工的楷模,在不同的岗位上创造着奇绩。企业的发展中凝结着劳模的无私奉献和创造性劳动,铭刻着一种企业精神和崇高品格。而企业文化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平果县供电公司榜圩供电所副所长黄振汉在总结他们6月17日一次抢修时说到:“临近中考,线路一旦出了问题必须尽快查找和修复,即使是半夜我们也只能把全所员工调动起来。”对于榜圩供电所来说,全所能够随时出动的员工加上所长和副所长也只有8人。正是有了这些肯于奉献自己的时间,勇于在艰苦环境中付出,并且团结协作的员工,  相似文献   

20.
“每天坐在拥挤的通勤车里,我们感到很疲惫,领导能否增设几台车,让我们精神饱满地来上班,高高兴兴回家去?”一个员工帖子贴在了炼化信息平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