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外债偿还能力分析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偿还其已利用外债或将利用外债的能力和水平的评价,是决定一国或地区外债适度规模的重要依据。外债偿还能力分析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充分、有效地利用外债,制定和调整有关政策,加强外债管理,促进外债借、用、还的良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外债偿还能力的分析指标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外债偿还能力必须依据两个标准,即生产能力标准和资源转换能力标准。生产能力标准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拿出一部分国民收入偿还债务本息后不会影响其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资源转换能力标准是指用于偿还外债的那部分国…  相似文献   

2.
防范外债风险的技术方法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债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外债借入风险管理、外债使用风险管理和外债偿还风险管理三大环节,涉及到各借债主体、一系列运作机构以及政策、方针、法规、制度等各种要素的组合。外债风险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成本最低,规模适度;风险最小,效益最佳;按期偿还,保持债信。  相似文献   

3.
方华 《经济论坛》2003,(19):19-20
从国内国际的经济实践可以看到,对外债的风险管理必须双管齐下,不仅政府要有相应的举措,作为真正的债务人的企业也必须有所作为。这样才能有机地协调外债的借入、使用和偿还,达到“成本最低、规模适度,风险最小、效益最佳,按期归还、保持信用”的外债风险管理目标。本文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来谈谈如何加强外债的风险管理。一、政府的举措1.建立外债管理统管机构,由多头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的管理。目前我国的外债宏观管理上仍然存在多头管理的弊病,因此必须从组织机构的设置上加强宏观外债控制。建议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设立有权威的外债管理机…  相似文献   

4.
李茜 《当代经济》2001,(11):36-36
资本外逃也称为资本转移,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反映其金融体系潜在危机程度的重要指标。 资本外逃对我国的经济影响是: ①资本外逃会引起我国不必要的外债增加。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外汇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是稀缺的,所以我国要利用外国储蓄——外债来发展经济。但是以债务方式流入国内的储蓄是一种纯粹的债务,具有很强的偿还约束,并且偿还时需要更多的国内储蓄。从根本上讲,借债国能否趋利避害主要在于所借外债的利用效率,即取决于一国资本吸收能力的大小。②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国的国际收支主要依靠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的平稳来实现,随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加大,资本项目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经常项目的比重则  相似文献   

5.
<正> 外债偿还高峰即将到来是90年代我国面临着的一个重大经济问题,能否顺利渡过这次偿债高峰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及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重大。对此有“乐观论”和“悲观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两种观点争论的实质在于如何科学地确定我国外债的适度规模。我国的经济建设实践也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回答适度外债规模问题。  相似文献   

6.
赵天鹏 《经济师》2000,(2):56-57
债券,作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筹资手段和投资对象,它对聚集社会闲散资金、调整社会资金结构、发展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国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信用活动。因此,利用债券集资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过量使用,必然会降低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就国债的适度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谈一些粗浅看法。一、适度的国债规模刺激经济发展,规模过大对经济发展有负面效应1、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较优方式。败政赤字出现后,一般有三种方式弥补。一是动用历年的财政结余;二是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三是发行国家公债。采用第一种弥补方式的前提必须有结余…  相似文献   

7.
适度外债规模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一、适度外债规模的理论分析1.适度外资量的理论决定——一个简单模式外债规模通常分为总值和净值。总值是指当年未偿外债的总额,它是历年所借但尚未到期的外债总余额同当年新借入的外债数额之和;净值是指当年新借外债数额减去当年还本付息所得的差额,亦即当年实际流入的外资数量。要确定适度外债总规模,可先确定当年的适度外债净值规模,或简称适度外资量。然后根据当年的还本付息需要,便可很容易地求得适  相似文献   

8.
孙捷 《财经问题研究》1990,(12):24-27,20
一、外债的概念和范围科学、准确地为外债定义,并正确地理解它,这是管理外债的前提,当然定义可以根据形势和管理的需要,从不同角度加以概括,但基本内涵是一国对其国外所负的债务,简称为外债。国家外汇管理局1989年11月10日公布的《外债登记实施细则》为外债下的定义是,“外债系指直接从国外筹借并需以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这一定义有两点需要特别明确:第一,外债是指国内企业、机关、单位在国外筹借的资金,这些资金当然是用外币表示的;第二,这些对外借款必须具有法律性的契约关系,不能是其它无法律效力的书面或口头协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的借用国外贷款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弥补国内建设资盖不定,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技术设备,促进产业进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跟着宁夏借用国外贷款规模扩大,外债总量也在增大,目前宁夏已进入相对集中的外债偿还阶段。最近几年,宁夏年均还本付息额在1000万美元左右。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外债的宏观管理。运用科学会理手段积极防范和化解宁夏整体债务风陵,使后用国外贷款在“借、用、还”三个环节上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证外债整体对外活俭是目靓外债管理工作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童大龙 《技术经济》2000,19(3):12-14
一、公债适度规模问题的理论分析适度的公债规模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既满足公债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 ,又满足公债规模、结构、效益有机统一并能“内生”偿还能力这两个条件的公债规模。保持适度公债规模是公债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的客观要求 ,同时又是公债规模正、负面效应的双重特性要求。适度规模是公债本质及其运行规模的客观要求。这是因为 :应债人应债能力的有限性决定公债规模的有限性。应债人购买公债虽然只是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让渡 ,且以国家信用和公债收效率为支撑 ,但居民等认购者的认购能力、认购量受可支配收入及其他信用…  相似文献   

11.
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国力承受能力和财力综合平衡出发,集中统一管理,借债要规模适度、结构均衡。外债投向由“基础设施型”的格局逐步转变为“基础设施——出口创汇型”。所有外债项目都要进行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保证预期效益的实现。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和完善各种涉外法规。争取国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不断上升。提高外债项目的创汇能力。还款谨守债信,按期偿还,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国林 《当代财经》2003,(2):46-49,50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究竟是过多还是不足,经济界一直争论不休。通过描述法定性分析,可得出我国外汇储备是充足的结论;利用比例分析法衡量适度状况时,储备与进口比率、储备与短期外债比率显示过多,而储备与广义货币比率得出适度的结论;使用定量分析法,自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造成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在于各个理论和方法有不同的假设前提,而现实经济生活本身又充满许多不确定性,因此最好将定性、定量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一组数值构成的适度区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可根据不同的宏观环境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利用外资适度规模的衡量标准 衡量利用外资规模是否适度,主要通过衡量外资使用的累积结果——外债余额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从外债管理看中国外汇市场运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曙松 《经济纵横》1998,(11):29-35
几年来,我国外债规模持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宏观政策对于社会投资总规模的调控能力,增大了国内配套人民币资金的压力;在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条件下,外债的流入通过国际收支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国内宏观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外汇市场的稳定。因此,对外...  相似文献   

15.
<正> 所谓外债管理就是对一个国家的对外负债在资金引进、使用及偿还等方面进行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外债管理的两个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定外债数额和外债构成。为了有效管理外债,债务国政府首先必须预计偿付期限,预测出口收益、国家财政收入和将来继续取得外资的各种途径。其次,还应当密切注意本国提前偿还债务和为债务再筹资的能力。具体做到以下几点:①充分利用条件较好的新贷款;②使项目贷款的偿还期适应该项目的收益;③妥善处理出口收益和亏损或预算外进口支出。  相似文献   

16.
略论我国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军 《经济问题》2002,(11):21-23
外国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由于外资规模,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多种负面影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外资利用规模成为我国利用外资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外债的偿还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规模问题,并对今后的外资引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截至1991年6月底我国协议直接外资415.43亿美元,实际利用直一接外资176.30亿美元,截止1990年底,我国的外债余额525.5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外债余额457.8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87.1%,短期67.7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12.9%。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旧利用外资需求量仍在扩大,现有利用外资的渠道中起主导作用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外债规模也在适度增长,但由于我国目前外汇资金的流通和周转速度还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外汇资金的利用不够平衡,出现国内外汇资金缺口较大,部分外汇资金却滞留境外现象。此外,国际局势的  相似文献   

18.
适当地确定外债总规模,防止债务失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在这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1975—1984年10年间,因无力按期还本付息而被迫重新安排债务的就有25个国家,这些国家由于外债增长速度过快、规模失控使债台越筑越高,最后陷入侦务泥坑而不能自拔。我国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底子不厚,一旦陷入侦务泥坑后果将不堪没想。因此,保持外债的适度规模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世界各国对外债规模的确定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放任自由型,主要通过宏观政策  相似文献   

19.
杨俊松 《时代经贸》2013,(24):88-88
一、当前我国外债资金基本情况 外债作为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国政府和货币管理当局关注的重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均衡压力较大,2012年欧债危机的持续存在导致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严重,资本加速回流。这些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致使我国利用外债资金也出现变化。我国外债资金从借贷途径来分,主要有直接外债和外债转贷款。直接外债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向境外机构借用的商业贷款和一些企业之间的融资;外债转贷款主要是中国政府借用外国政府贷款或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外债转贷款具有贷款条件优惠,贷款期限长等特点,主要投向能源、环保、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外债转贷款已成为我国经济落后省份主要外债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5年-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影响因素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主导因素,外债规模、广义货币、进口与当年本国GDP同样是影响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主要因素,各种因素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力度差距并不大。因此,在测算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1985年-2004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经历了不足-适度-超额的变动过程。中国已经出现超额外汇储备,为此需要采取相关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