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权法》首次肯认应收账款质押。人民银行也出台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融资并没有如期望一样被广泛开展。是什么原因导致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叫好不叫座?本文提出,应收账款质押的不确定性是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俞刚 《现代金融》2008,(2):48-48
一是可抵押物范围大大扩展,极大地拓宽了融资空间。《物权法》体现了“法无禁止即可行”的原则:商业银行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可更灵活地设定抵押财产,保障银行债权安全。二是引入动产浮动抵押制度,明确规定应收账款等可以设立质押。《物权法》第223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将其有权处分的应收账款等权利设立质押”。  相似文献   

3.
2007年3月通过的《物权法》将应收账款列入了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物权法》等有关法律公布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明确了银行办理应收账款质押的操作规程。应收账款质押在法律上得以明确认可,既有利于银行创新业务品种,又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但由于应收账款本身具有不确定的特点也给银行债权实现带来一定的风险。本文在对应收账款质押界定的基础上,阐释设定应收账款质押应该具备的条件,并对这种新型质押给银行业务带来的法律风险进行分析,以期对银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面临的风险有所提示,并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薛冠甲 《征信》2016,(10):31-34
随着《物权法》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的出台,应收账款融资在我国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目前,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国内也建成了一些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然而相关法律制度仍存在一些漏洞。为此,可以考虑在法律层面进一步明确应收账款的涵盖范围,建立对应收账款债务人的通知规则,同时对应收账款转让登记的效力做出规定,并明确应收账款质押与其他担保方式的权利顺位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银行监管部门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物权法》首次在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应收账款可以出质,解决了中小企业不能提供合法担保物的困境,也为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扫清了法律障碍。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为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提供了具体操作依据。然而,我国有关应收账款质押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因而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配套制度缺失。这是该质押未能如期望那样在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被广泛运用的原因所在。本文以银行为视角,对应收账款质押的"配套制度缺失"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性地梳理与分析,并就完善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法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如何化解县域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以及《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的出台和登记公示系统的建成运行,为应收账款担保融资和贷款机构业务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运作平台。本文分析了县域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及贷款需求特征以及县域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难以开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县域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物权法》首次在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应收账款可以出质,解决了中小企业不能提供合法担保物的困境,也为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扫清了法律障碍。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为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提供了具体操作依据。然而,我国有关应收账款质押的配套制度尚不完善。本文以银行为视角,对应收账款质押的配套制度缺失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性的梳理与分析,并就完善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7年10月1日实施的《物权法》明确应收账款可以作为质押物进行贷款,这不仅拓展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有效途径之一。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显示自2007年10月1日开始,全国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一共发生了146601笔,然而一些地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却十分缓慢。  相似文献   

9.
<正>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指企业运用其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银行或者其他机构申请贷款或其他融资的行为。我国《物权法》第228条规定"以应收账款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也就是说,交易双方同意以应收账款质押后,还需要到登记机关就该事项进行登记。登记公示的目的是向利害关系人告知应收账款已被质押的事实,从而维护交易安全(具体流程见示例图)。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应收账款可以设立质权,扩大了企业可以担保的财产范围,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项新举措。但从中小城市发展情况来看,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仍处于起步阶段。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的评估及可控性成为制约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关键因素,如何准确把握风险,促进业务发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应收账款可以设立质权,扩大了企业可以担保的财产范围,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成为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项新举措,中国人民银行也配套出台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搭建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平台。但从中小城市发展情况来看,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沧州为样本,对两年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信贷实践进行总结,分析了当前制约该项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推动业务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银行监管部门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下,《物权法》首次在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应收账款可以出质,解决了中小企业不能提供合法担保物的困境,也为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扫清了法律障碍。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为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提供了具体操作依据。然而,我国有关应收账款质押的规定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因而存在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配套制度缺失。这是该质押未能如期望那样在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中被广泛运用的原因所在。本文以银行为视角,对应收账款质押的“配套制度缺失”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性地梳理与分析,并就完善我国应收账款质押制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法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打开了动产担保融资之门,它明确规定“应收账款可以进行质押”。为配合《物权法》应收账款质押的实现途径,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于10月1日上线运行。由此,企业应收账款这一“沉睡资产”开始被激发出融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应收账款质押是我国《物权法》在担保形式上的一个创新,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务中,其本身还存在较大风险。银行在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时,应当认真审查应收账款的详细内容及出质人、第三债务人的资金实力和信誉;设立质权时,不仅要签订书面质押合同、履行登记程序,还必须交付相关的权利凭证并通知第三债务人,以最大限度防范信贷风险,维护银行质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为发展动产融资特别是应收账款抵押融资打开了方便之门,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民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金融物权担保方面有八方面的突破,应借鉴国际上物权担保的发展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收账款抵押登记系统。  相似文献   

16.
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福录 《新金融》2007,(7):60-63
我国《物权法》明确肯认应收账款质押,使银行业不再担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存在法律瑕疵。但由于《物权法》规定较少且简略,缺乏操作性,加之我国信用制度尚不健全,给银行业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带来潜在风险。本文在界定应收账款及其质押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存在的十二种风险,并从法律和银行两个方面提出了防范这些风险的建议或措施。本文还指出,在当前法律规定不完备的情况下,贷款银行更应从强化贷前调查、发挥合同约定和完善贷后管理三个方面去防范此类贷款业务风险。律师界在推动法律完善、帮助银行约定风险防范条款上,要发挥专业优势。  相似文献   

17.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推广难点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威  史国军  杨泳 《金融纵横》2009,(10):69-70
一、基本情况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权法》拓宽了动产担保范围,规定应收账款可以质押,并明确人民银行信贷征信机构为应收账款担保登记机构,为银行办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提供了 法律保证和操作平台。但从欠发达地区来看,至2009年4月末,江苏省泗阳县仅工商银行办理了1笔金额为100万元的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其余各银行均未开办该业务,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在基层发展推广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为发展动产融资特别是应收账款抵押融资打开了方便之门,将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和农民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金融物权担保方面有八方面的突破,应借鉴国际上物权担保的发展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收账款抵押登记系统.  相似文献   

19.
《物权法》将应收帐款纳入质押的范围,规定有处分权的应收账款可以质押。为配合应收账款质押的实施,人民银行公布《应收帐款质押登记办法》,规范应收账款质押的登记工作。这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应收账款质押担保的合法性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银行的信用提供了新的担保方式,标志着中国商业银行的应收帐款质押业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据权威人士披露,企业应收账款和存货作为动产担保已经写入物权法》草案。这意味着企业可以以应收账款和存货向商业银行抵押贷款。一旦《物权法》获得通过,全国将有30万亿元资金被盘活。而动产抵押融资正是解决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央行研究局去年对金融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约一半的中小企业资产是以应收账款和存货形式存在的,基本没有固定资产。由于现行法律限制,存货、应收账款和农业资产等动产不能用于担保。也就是说,如果应收账款和存货可作为担保物向商业银行抵押贷款,那么将彻底打开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