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张栋 《齐鲁珠坛》2012,(1):60-62
自2003年正式实行审计公告制度以来,我国政府审计机关针对实施的审计事项,陆续出具了一系列审计公告,掀起了一次次审计风暴,不仅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而且扩大了政府审计的社会影响。在汶川抗震救灾等公共危机审计中,审计机关更是实施了审计公告的适时披露,在很多方面有了创新,例如此次抗震救灾审计中采用全过程跟踪审计,连续发布4个公告,及时更新审计结果;  相似文献   

2.
国家审计利用自身的权限对政府部门、公营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及其相关责任人的公共经济权力进行有效地控制是我国相关法律和社会公众的客观需求(董延安。2007)。近年来,我国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公告所掀起的“审计风暴”正是审计机关合理运用审计权限在社会公众中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国家审计在列公共经济权力进行控制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面临各类公共危机的挑战。面对公共危机造成的重大影响,各国政府开展了公共危机管理,相应地,国家审计机关开展了贯穿于公共危机预防、反应和恢复等各个阶段的公共危机管理审计。我国目前的公共危机管理审计实践重心在于危机发生后的援助款物使用情况的审计和危机恢复阶段的重点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对危机预防审计缺乏认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选取美国洛杉矶综合性危机预防审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地震预防审计和爱沙尼亚应急准备审计三个审计案例,介绍其公共危机预防审计的实践,从中总结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对我国现阶段开展公共危机预防审计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ISM方法的政府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的真实需求为出发点,以全面提升政府审计公告质量为目标,以解释结构模型(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ISM)和其他实证方法为手段,试图建立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评价模型,以期为评估政府审计结果公告行为的有效性和政府审计结果公告本身的质量提供一个系统完整的参考性框架。为此,本文首先运用文献检索法确定了政府审计公告质量评价的备择指标来源文献,归集出若干备择指标;其次,以备择指标为基础,运用特尔斐法确定了政府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评价的因素指标;再次,运用ISM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结构化处理,得到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评价模型;最后对模型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我国政府审计公告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审计风暴"以来,审计机关的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公众在期待审计结果公告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我国政府审计质量不仅取决于审计报告的质量,还取决于审计结果的执行情况,其中审计调查出的主要问题情况是衡量审计报告质量的关键因素。受到可获取数据完整性的限制,本文仅选取审计署特派办2002~2008年审计处理结果的执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审计结果执行情况与审计处理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司法机关对违规人员的处理能够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审计结果的执行效果会对政府审计质量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吕祯琳 《理财》2004,(11):13-15
2001年《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公布实施,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各部门进行效益审计,即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每年第四季度向本级政府提出绩效审计报告,并受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绩效审计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频繁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给党和国家各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对公共危机过程中,审计机关作为独立的经济监督部门,在保障善款善用、灾后重建的顺利进行、提高政府公信力以及激发社会公众的热情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桂芹 《理财》2005,(5):81-81
与外部审计仍然要对报告中所涉及的审计结果和审计建议进行跟踪,目的是为了审查和监督被审计单位是否对报告中提示的问题进行纠正和改进。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程序,是内部审计机构充师出具审计报告就基本完成审计工作不同,后续审计要求内部审计师在审计报告发出后,分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是基于国家审计公告来研究审计的期望差距,并通过完善国家审计报告来缩小审计期望差距。首先,分析了西方国家的审计公告制度,并提出了对我国审计公告的启示。然后,分析了我国审计公告制度的几点不足,并总结出由它们所引起的审计期望差距。最后,提出了几点完善国家审计公告的措施,同时也作为缩小国家审计期望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审计报告的不同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审计职业来说,审计报告的标准化可减少审计成本和避免审计法律诉讼,还可约束恣意和为理性选择提供合理保障;而对社会公众来说,审计报告留下了太多职业保护的痕迹。审计报告如何权衡设计职业保护与社会公众利益间的关系,本文提出了三种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系列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政府审计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受托管理者,对于应对公共危机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公共受托责任、政府审计本质、“免疫系统”功能论和法定职责四个方面分析政府审计应对公共危机的理论依据,探讨政府审计应对公共危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随着审计报告公告制度的推行,审计结果的高度透明,审计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审计管理水平的高低越来越成为制约审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审计部门需要鼎力打造新的管理模式。它与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相比,具有管理目标超前化、管理要素的包容度大、管理的边界有突破、管理手段兼容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一、期望差距的产生 审计期望差距表示审计人自己认可的审计职责与社会公众期望的审计职责之间存在距离.公众从自身的信息需求出发认为,审计界除了保证审计报告的真实合法,还必须保证财务报告的正确公允,披露所有重大差错和舞弊,认为审计报告应承诺被审计单位的存续能力.  相似文献   

14.
由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所处的环境不同,导致了全球范围内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多样性。我国行政型审计模式相对其他模式独立性较弱,不利于审计机关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并且,由于审计法在公告问题上用词模糊,知情权在法律上不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仍未广泛落实,使得审计机关不能有效公开审计结果。因此,为完善审计结果公告,需要从审计制度、法律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逐步建立健全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对审计报告提供者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报告的主要需求者被审计单位、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进行了问卷调研,研究发现,约七成调查对象认为我国审计质量在不断提高,但审计报告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对现有审计质量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也面临相应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审计质量与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差距较大、注册会计师同业和供需之间市场竞争环境存在矛盾、注册会计师行业数字化建设落后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6.
单全 《财政监督》2012,(12):57-58
一、我国国家审计应对公共危机的简要回顾2002年11月非典型肺炎发生在我国粤港两地,并于2003年3月以后向全国大范围扩散。随着国家针对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的投入,国家审计署于2003年12月发布了2003年第1号的审计结果公告:"审计署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17.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完成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后出具的、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由于编写审计报告的目的是就被审单位财务报表表明专业意见,同时正式认可并限定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的责任,所以审计报告不仅对被审单位的利益,而且对注册会计师的自身利益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对审计报告的编写作了非常详细的规定。在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7号一审计报告》的出台,将进一步推进我国审计报告规范化的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撰写审计报告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我国政府审计的特征、管理模式、审计体制等客观条件出发,以政府出具的审计报告为对象,以政府审计的影响因素为重点分析政府审计报告的效率,并提出相应意见对策。  相似文献   

19.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出具的,对审计项目发表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书面文件,是审计机关工作成果的主要体现形式。为了规范审计报告的内容,使审计报告使用者获得充分有效的信息,审计法规对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构成做出了规定,这些具体内容就是审计报告要素。各国的审计报告要素都有各自的特点。美国审计署(GAO)的审计报告具有要素全面、信息量丰富、便于查询的优点。我国国家审计机关正在研究审计报告的改进,美国有关审计报告要素的规定,在某些方面的做法为我国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审计业务管理,是指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项目过程控制、审计质量、审计项目会议、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整改检查等相关审计业务管理活动。加强审计业务管理,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审计风险,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等。针对目前我区工会经审工作现状和审计业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工作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